导语:12月7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奶产品质量与风险评估创新团队编著的《中国奶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报告》正式发行。报告显示,“优质奶产自本土”。与国产液奶相比,进口液奶中β-乳球蛋白、乳铁蛋白等活性蛋白质因子含量显著偏低,象征乳品热伤害程度的糠氨酸指标含量偏高。(来源:新京报快讯 记者 郭铁)
国产液奶活性蛋白指标更优
奶业创新团队2017年联合全国50余家风险评估与质检单位,在《报告》中分析了国产奶质量安全水平现状。
据了解,农业农村部奶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北京)开展的系统评估证明,牛奶中的活性营养因子较为脆弱,容易受到过度加热、远距离运输或者长期保存的伤害而失去活性。而《报告》指出,国产奶与进口奶的区别就在于热伤害程度。
《报告》显示,在活性蛋白因子含量方面,国产优质巴氏杀菌奶中的平均值为2291mg/L,进口巴氏杀菌奶中的平均值为186mg/L。国产优质巴氏奶的乳铁蛋白平均含量为10.4mg/100g,进口奶只有1.3mg/100g。
而在衡量产品“新鲜度”方面,国产优质巴氏杀菌奶的平均糠氨酸含量为6.2 mg/100g蛋白质,进口巴氏杀菌奶的平均含量为49.2 mg/100g蛋白质。糠氨酸含量过高,表明牛奶的受热程度高、保存时间长或者运输距离远。
国产奶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食品抽检合格率97.6%,其中奶制品合格率99.2%,合格比例远高于其他食品种类。2017年12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组织抽检婴幼儿配方奶粉225批次,抽样合格率达100%。
与国内相比,欧盟官方的食品与饲料快速预警系统(RASFF)2017年年度报告中,食品不合格通报3403起,其中奶产品相关61起,占1.8%。
《报告》认为,即使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当前我国奶产品安全整体上也已经达到很高水平。婴幼儿配方奶粉的质量安全继续保持稳定向好的发展态势,消费者对国产奶制品的信心进一步增强。
优质乳工程企业增至23家
《报告》认为,“优质奶产自本土奶,是科学规律,也是国产奶立于不败之地、应对进口冲击、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根本所在,是我国奶业发展的方向。”
2016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发起成立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优质乳工程”。2017年,联盟以生乳用途分级技术、加工工艺优化技术和奶产品品质评价技术等3项技术为核心,建立优质乳工程技术规范6套,形成“优质乳工程技术体系”,在光明乳业(8.000,-0.02,-0.25%)、现代牧业等18个省份23家企业示范应用。
《报告》还指出,示范企业的市场销量增长10%以上。这些企业去掉了传统加工工艺中的预巴杀和闪蒸工序,加工温度由原来的95℃下降到75℃。示范企业每加工1吨巴氏杀菌乳节约48.55元,加工成本降低15%以上。降低二氧化碳排放46.51千克,降低二氧化硫排放0.15千克,降低氮氧化合物排放0.13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