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歌音乐家何怡。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诗、乐、舞一体,很多诗词名篇都能弹唱出来,但当今琴歌的演出却不多见。4月24日,琴歌音乐家何怡将登台国家大剧院台湖剧场,上演中国诗词琴歌原创情景音乐会《如梦令》。她将边弹、边演、边唱,把《声声慢》《如梦令》及古曲《阳关三叠》等作品呈现在舞台上。
琴缘 从擦肩而过到为它回国
琴歌是音乐、声乐与诗词结合的艺术,《阳关三叠》《秋风词》等琴曲都能演唱出来,但能欣赏它美感的人实属少数。最开始学古琴、听琴歌的时候,何怡也没能立刻爱上这门艺术。那是2006年前后,何怡在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学习,跟古琴专业的朋友学琴,她看到谱上有词就拿来唱,“当时我只觉得,我的人声和古琴声音不搭,唱出来不好听。”那时候她并没意识到,是中西不同的演唱方法让她出现这个“错觉”,就没有继续研习。
何怡既学过民族声乐,也学过美声演唱,毕业后去西方唱了一年多的歌剧。“那一年我体会到中西审美差别很大,突然就想到,当年我唱琴歌是不是方法不对?”何怡说,即便是现代民族声乐,也借鉴了西方的发声法,当时她唱琴歌运用的是偏西方的审美方法,风格肯定不搭。2012年,她放弃了国外一个演出的邀约意向,决定回国研究琴歌。
“当时古琴在国内刚刚有火起来的苗头,琴歌基本没有什么人知道,但我想这门艺术没落了实在可惜。如果唱歌剧,很多人都可以唱,我既会唱歌又能弹琴,如果我不做,自己也会遗憾。”于是,她找到几个朋友,开始钻研琴歌的演唱。
琴痴 一句词能唱上千遍
“西方声乐教育是连贯的、统一的,无论高音低音,音色不要变化太大,不要一会儿真声一会儿假声,而是要混声,有一套标准化的唱法。”要用这个方法套中国琴歌,就会很死板,刚开始做琴歌时,何怡每天都经历着折磨。作为科班出身的歌唱家,她要忘掉十几年声乐学习留下的“肌肉记忆”,用中国的方式去唱歌。可这种唱法,虽然在古书中有描述,但没有教材乃至录像、录音等范例可以借鉴。很多个晚上,她就是把自己关在小黑屋,不开灯,在黑暗中寻找声音变化,一句词能唱上千遍,感受如何发声合适。
那段时间里,何怡一边参考古籍,一边借鉴姊妹艺术的方法,如戏曲、吟诵,以及传统曲艺的说唱艺术等,甚至还参照了通俗歌曲的演唱方法,终于找到了感觉。当时她想办一场琴歌音乐会,演唱《阳关三叠》《秋风词》《黄莺吟》等有古谱的琴歌,但遇到的最大难题是:没有音乐厅会接。
琴传 继承中加入新元素
“你说别的类型的演出形式,音乐厅听说过,至少知道可以卖票。我说要开琴歌音乐会,当时古琴音乐会的受众都不多,琴歌更是没听说过。”何怡说,当初她从国外回来和朋友们研究琴歌时,凭的是一腔热爱和使命感,没想过前景和收益。等有了初步的研究成果,她希望能有更多人听到。于是在近十年中,从画廊到小沙龙,从高校再到音乐厅,她带着琴歌走向了高雅艺术殿堂。
一直以来,普通观众对古琴和琴歌多少会有刻板印象,觉得“弹得慢,声音小,听一会就困了”,很多人在听了何怡的音乐会后有所改观。“中国文人的精神状态,有恬淡闲适的一面,也有激昂狂放的一面,所以琴歌的风格也很多元。”何怡说,在这次音乐会上,她和几位音乐家就会演绎古曲《酒狂》,再加入即兴的演奏和演唱,这首相传由阮籍创作的古曲,充满魏晋时期的豪放情绪。
除了演绎有现存古谱的琴歌作品,何怡和她的团队还在近几年中创作了很多琴歌新作,为古诗词谱曲再演唱。《声声慢·寻寻觅觅》《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诗经·击鼓》等作品,都会在这次音乐会上呈现。
“虽然这几年喜欢传统文化的观众越来越多,但如果完全用传统方式演绎也会让他们觉得有距离,所以我也会加入新的元素,尤其是戏剧和舞蹈。”何怡说,“古书上说吟咏歌唱还不足以表达感情的时候,才会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我们的表演也是这样,绝不是为了加入舞蹈而特意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