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遇上西雅图》最开始叫《美丽有缘》
国产电影在上映前改名字的例子也有很多,比如,宁浩执导的电影《玩命邂逅》改名为《心花路放》后上映;陈可辛执导的影片最初定名为《亲爱的小孩》改名为《亲爱的》后上映;取材自“朝内81号”流传已久的民间故事原本叫《朝内81号》,后来也易名为《京城81号》……这些电影的改名经历都被片方和导演形容为“找到更合适的名字”,也确实收到了不少好的效果,不仅吸引了各自的受众群体,票房也会有所增加。
《北京遇上西雅图》原名之一为《美丽有缘》。
在2013年上映的7字片名的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最初定名则是《美丽有缘》,改名后票房非常理想,以不到3000万元的投资获得了5.2亿元票房,该片导演薛晓路告诉新京报记者,“每次给电影起名都是一项非常难的工程,最初,我做剧本的时候叫《抛锚西雅图》,因为生了个孩子就像抛锚一样,后来觉得这个名字指向不清,会让观众以为更像是灾难片,而不像爱情电影。”开拍后,薛晓路与制片方、剧组人员开始想着换名字,大家的方式是集思广益,再对名字进行投票。第一轮他们选出的片名是《美丽有缘》,但这个名字因为比较土,并没有赢得主创们的满意。因为薛晓路想保留西雅图这个地名,于是在上映前终于选到了《北京遇上西雅图》。在薛晓路看来,片名的长短对于票房没有十足的影响,但片名的辨识度以及上口程度,多多少少会影响观众的第一印象。
多考虑下沉市场,更贴近普通观众
大概很多电影制作方都有过改片名的经验,能给电影想到最合适的名字不是一蹴而就的。于2021年上映的高口碑电影《了不起的老爸》就成为了当时影市的一匹黑马,但这部电影也是经过了多次更名。该片制片人孙吉顺坦言,改片名出于对市场的考虑,事实上,《了不起的老爸》最初有不少片名供选择,整个剧组边拍边想,有建议叫《跑出我人生》,有想法叫《盲马》,后来曾改为《起跑》。“这些名字都很不错,但我们觉得《起跑》太文艺了,到了宣发期觉得名字和普通观众没有太大认同感,再加上我们电影演出阵容没有大咖,跟宣传方猫眼影业一起商量,就改成了《了不起的老爸》,想更贴近普通观众,黏合下沉市场。”孙吉顺还介绍了一个小插曲,他们本想着把电影改为《了不起的老汉》,但确实因为部分地区不太接受(四川)方言专有词,担心名字会有歧义,最后还是敲定了《了不起的老爸》。这个改名的决定也得到了宣传方的认可。
与原片名《起跑》相比,《了不起的老爸》的片名更贴近普通观众,黏合下沉市场。
制片人方励参与制作了多部电影,大家送他个绰号叫做“片名高手”,几乎起电影名的事情都由他一手包揽,他和李玉合作过的多部电影的片名都出自他手,并且很多故事都非常有趣。李玉最早执导的《红颜》,最初片名很长,叫《今年为什么老下雨?》。方励回忆时打趣道,那时候拍戏真的总下雨,连车上贴的标志都是“下雨剧组”,后来他们觉得片名太长,《红颜》似乎更合乎情感意境。
《观音山》也改过很多次名字,在拍摄过程中方励灵机一动,想到片中出现的宝成铁路会经过一站,名叫观音山,这是方励对这条铁路的特殊记忆,也是他对这部电影的一种意境感怀。“最开始,别人有不同意见,认为应该叫《丹凤眼》,后来他们拿到微博上征求意见,发现90%的人都支持《观音山》,后来就取了这个名字。”
电影《二次曝光》的取名也有内幕,“在电影里,女主角会面对童年、成年两次情感打击,导致了她的纠结和内心挣扎,等于是二次伤害。所以给电影取名要从意境走,注重人文情感、气质、氛围是什么,最好的电影片名需要有留白、有意境,要有想象力,一个片名引起了观众的好奇心,就有机会能够获得更多关注。”
在制片人方励看来,《断·桥》的片名非常有意境。
即将于2022年上映的电影《断·桥》从开机以来便备受关注,这个片名就是来自于方励的一次“脱口而出”,最开始也有不赞同声音,说“断桥”容易联想到《白蛇传》中的断桥,于是他决定在两个字中间加一个点,以此让这个片名多了一层含义:“这个点不仅破了《白蛇传》里对断桥的传统想法,并且能够体现出情感割离的鲜明对比,观众看完电影后会非常明白这个片名的意思的,是非常有意境的。以前他们建议这部电影叫《黑夜给我,黎明给你》,我认为有些煽情,且太俗了,而《断·桥》的立意比较传神。”
在两位制片人方励和孙吉顺看来,片名决定了电影的调性,重要性无须赘述,尤其是在现在的电影市场里,营销方式多种多样,每个电影也有自己的定位和“打法”,但要问给电影改片名谁说了算,就要看具体岗位上大家扮演的角色和分工,但无论是哪个环节来决定,都是为了让电影更好。孙吉顺笑说,自己最近正在筹备一部钓鱼元素的电影,也正纠结于电影名字需要叫什么,“我们去网上多次征集,也四处询问,既不想很普通,也不想特别文艺,如果大家有好主意,都可以告诉我们(笑)。”方励也笑着表示,尽管自己起了这么多片名,依旧认为这是一件苦差事,他反复强调一个观点,“起片名要走心,需要反复斟酌,给兴趣,注重留白,无奈现在很多电影的名字着实不忍直视,连片名都算不上。”
“耗尽元气”开30多次会能“改崩了”
在电影宣传人员赞太看来,片名是面向市场和观众的最好的广告标语,无所谓长短,要根据影片内容挖掘影片潜力,既符合市场预期,又能突出影片类型,“在一部电影的宣传营销时期,他们都会与制片方、导演充分沟通,决定最好的片名,比如洪金宝主演的《我的特工爷爷》最初的片名叫《老卫兵》,他们认为这个名字不太有卖相,想突出动作类型,于是就进行了更名,赞太补充道:“宣传方肯定会就着市场和影片的内容,想一个最能代表影片又能突出类型和市场卖点的片名,大家都是为了电影好,也想着怎么有更高的市场回报。”
《我的特工爷爷》最初的片名叫《老卫兵》。
当然,有些时候改片名并没有上述几个例子那么“顺利”,甚至会产生很多意见分歧,从事多年宣传营销工作的王雨娇就直言“改一次片名,耗尽一次元气”,她说自己经手的几个电影几乎都会改名,有一次遇上的导演是个“超级强迫症”,每次想法很多,也经常容易变卦,再加上导演认为自己对电影片名有着绝对的掌控权,所以改起名来“特费事儿”:“每次我们确定一部电影片名需要开很多很多会,甚至会吵十几次架,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某部爱情片的片名开了30多次会,其中很多次都一度‘改崩了’吵了起来,后来也只得冷静下来从长计议,但这样的沟通也是为电影好,大家都可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