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京城唯一南北走向的胡同群,这个夏天,经整治后,位于前门街道的草厂文保区,携古朴的风貌惊艳回归。近日,在“我家街巷最好看”随手拍活动中,有几十幅图片都定格草厂的墙,五颜六色的立体花爬上墙面,仿古的“外衣”套上墙根墙边的空调外机、灯杆,新潮的手绘则把街巷的美景、胡同的故事搬上墙。
常在前门地区散步的市民闫立军见证了这些可喜的变化,他随手拍下了草厂三条的立体花墙,古意盎然的灰墙上点缀了五颜六色的小花,红的似火,粉的像霞,有的组成规则的长方形,有的编织出波浪状的花带。漫步这片文保区,转角处,遇见这俏丽的繁花,总让人怦然心动。
市民赵熔则抓拍了草厂五条胡同深处不经意的亮色,那是盛放花坛的花台,家门口的灯杆。这些细节,粗心的路人不会留意。
添绿增彩之外,胡同在后续管理上花了很多心思。为了使得胡同风貌保持完整一致,部分空调外机被灰砖和原木组成的长方体罩起来,其上则放置有绣球花等绿植;一些裸露在墙外的水管则披上了深灰色“外套”;就连灯杆也专门做成酷似木头的仿古模样;用于存放宠物粪便的便便箱被装扮成绿色,扮靓环境的同时,也意在鼓励居民自觉维护环境。
自然景观靓了,人文韵味也浓了,胡同景点、胡同生活也被手绘上墙。市民赵承顺就记录了这样的图景:红门外,灰墙前,年轻人手执调色板和画笔专注地创作,在他笔下,绿意盎然的夏景图即将完工;碧波荡漾的池塘里,小亭独立,莲叶田田,锦鲤泛波,这不正是前门三里河水道中“鱼戏莲叶间”的美景吗?而在另一幅手绘中,胡同主食厨房里工作人员赶制大馒头的画面也被描摹出来。
在胡同里玩石头剪刀布,学骑自行车,听老北京的吆喝声……对于打小在胡同长大的闫立军而言,这些皆是童年记忆的经典片段。如今,胡同里拎着鸟笼的老人怡然自得;葡萄架下,保洁在胡同里打扫卫生;踩着纹理粗犷的花岗岩,手拖行李的年轻游客正打量客栈……看着眼前草厂地区的变化,闫立军欣喜地感慨,“这两年老胡同整改得真不错,大栅栏的百花园,三里河的小桥流水,把我们又拉回了老北京的景象。这草厂的墙,不就是反映这些变化的镜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