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全市GDP增长6.7%,高于年初预期目标0.2个百分点,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497.7亿元,增长6%。就前三季度经济社会形势,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10月23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减量发展、加速转型的新阶段,本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进展。
创新第一动力加速释放
创新驱动型经济发展特征更加凸显,实体经济加快升级,高端制造业继续引领工业增长,科技创新第一动力作用进一步发挥。这是前三季度本市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
今年前9个月,以先进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增势良好。从增速上看,前三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6.8%和11.2%,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分别增长19.9%和18.6%。其中的佼佼者如小米手机,其销量大幅增长,前两季度全球销量同比增长48.8%,增长率保持全球第一。北京奔驰产值增长17.9%,利润总额增长20.9%。
“从北京自身的禀赋看,丰富的科技智力资源是首都发展的优势,抓创新就是抓发展。”相关负责人介绍,本市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强化对创新型企业“一对一”服务,加快落实国家减税减费政策,1至9月减免高新技术企业相关税收554.4亿元,减免小微企业税收44.4亿元。创新人才也在加速聚集,北京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90人,占全国的36.1%。与此同时,企业也在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前三季度大中型重点企业R&D支出同比增长17.6%,比去年同期提高6.8个百分点。
消费主引擎持续发力
消费升级的步伐在加快,新零售加速布局,线上线下消费快速融合,助推本市内需结构的持续优化。数据显示,1至9月,本市市场总消费额增长7.9%,高于年初预期目标0.4个百分点,其中服务性消费额增长11.3%,占比达到54%,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7.4%。
“投资更加注重补短板、优供给。”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8月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已全部下达完毕。同时出台健全政策机制进一步促进民间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建立企业发展和项目落地服务双平台,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外资外贸增势同样表现良好。前8月的数据显示,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044家,增长26.4%,实际利用外资119.3亿美元,增长4.2%。北京地区实现进出口1.77万亿元,同比增长24.2%,比上半年高出3.5个百分点,进出口、出口和进口增幅分别高于全国15.1个、23.7个和9.5个百分点,拥有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双自主”产品占出口比重达21.4%。
高标准公共设施进驻副中心
北京学校开建、胡各庄小学主楼结构封顶、友谊医院全面接管通州新华医院……城市副中心建设正如火如荼,今年以来好消息频传,高标准公共服务设施加快入驻。
在优质教育高标准公共服务设施加快入驻副中心、医疗资源在通州落地的同时,还有一批城市功能建设项目即将徐徐展开。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副中心行政办公区一期工程基本建成,城市绿心起步区详细规划方案编制及剧院、图书馆和博物馆建筑设计方案国际征集均已完成。此外,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已完成总体设计方案优化,环球主题公园项目主体工程实现开工。雄安新区建设方面,北京将全额支持3所学校和1所综合医院建设,签署共建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协议,12家中关村企业入驻。
围绕交通、生态、冬奥等重点领域,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新进展。今年以来,首都地区环线、京秦高速已全线贯通,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命名,航站区工程实现结构封顶。生态方面,持续深化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今年前9个月,全市PM2.5累计浓度5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6.7%。冬奥场馆建设也按计划实施,国家速滑馆工程完成混凝土结构施工,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工程建设加快推进。
棚改全年任务提前完成
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最终落脚点是惠及民生。相关负责人介绍,以交通拥堵治理为例,目前轨道交通建设进展顺利,8号线三期、四期及6号线西延启动空载试运行,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线一期加快建设。此外,康家沟、郭公庄等公交场站和苹果园、北苑北等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建设。而地面公交也在不断优化线网,新开33条常规和多样化的公交线路,调整了40条线路,让126个小区居民更加便捷出行。针对停车难题,第一阶段停车综合整治试点正积极推进,城六区和通州区目前已有6216个车位实现电子收费。
前三季度,本市还新增了2.3万个学前教育学位,并通过大力推进医养结合,支持养老机构开办内设医疗机构,推进15家公立医疗机构向康复功能转型。在住房方面,前三季度筹集建设4.82万套各类保障性住房,完成全年任务的96%,而棚户区改造2.49万户,提前完成全年任务。在便民商业设施建设方面,本市出台利用地下空间补充完善便民商业设施的指导意见,建设提升便民商业网点1436个,也超额完成全年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