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打滚、丝糕、京糕梨;邻里守望、夕阳红、满载而归……25日上午,东城区朝阳门街道演乐社区居委会院里,饭菜飘香。“乐哉厨房——舌尖上的邻里情”演乐社区居民私房菜厨艺大赛正在举行。传统胡同美食、新时代创意菜,看得观众直流口水。
“这个费劲着呢,不过一看就很好吃!”在一盘驴打滚前,几位拿着小红花一边品尝一边准备投票的居民议论着。他们说的,是家住演乐胡同90号的朱英的参赛作品。朱大妈今年60岁。
“驴打滚是老北京小吃,社区一搞活动,我就做给大家吃,他们都知道,好吃着呢!”朱大妈说,做驴打滚,得先把江米面蒸熟了,晾温了,擀成片,中间放上豆沙,卷成卷,上面再撒上炒熟的黄豆面。“炒黄豆面很关键,火大了发苦,火小了有生面味儿。”朱大妈告诉记者。
和市场上卖的不同,朱大妈做的驴打滚,馅儿里除了豆沙,还有什锦果脯。“豆沙甜,什锦果脯是酸甜的,现在大家都不喜欢吃太多甜的,放点果脯,吃起来不那么齁。”
家住本司胡同的隋淑敏大妈的参赛作品是丝糕,看起来简单易操作。“把棒子面和白面一块儿和,做的时候在笼屉里放一层面,摆一层枣儿,蒸熟了一切就得。”隋大妈介绍。这也是胡同人家常吃的,小时候就想吃纯白面的,可那时候穷,哪有那么多白面啊!就往里掺一些豆渣、野菜。现在日子好了,大家都讲究养生了,白面还不能多放,都爱吃棒子面多的。隋大妈一做就一锅,送给街坊邻居一起吃。
参赛选手也不光是大妈。家住灯草胡同23号院的白祥明大爷就是邻居眼中的“厨神”,他的参赛作品叫“大王肉饼”,是一道西餐。
“这道菜是从老莫餐厅学来的,我闺女小时候生病,吃不下饭,我同事教了我这道菜。”白大爷介绍,这道菜,是把猪肉馅儿、鸡蛋、马蹄果、黄油面包渣等食材,像和饺子馅儿一样和到一块儿,表面再滚上黄油面包丁,下油锅炸。当年闺女经常吃这道菜,身体很快就好起来了。不管什么时候,只要白大爷这“大王肉饼”一上桌,准保没剩的时候。
白大爷是个热心肠,院里住的老人多,他经常把自家做的好吃的送给老人们。贴饼子、蒸南瓜、八宝粥……都是适合老人口味的。端午节、中秋节、春节……每逢节日,白大爷也会把自己做的粽子、月饼、饺子等送给老人们。
寿字糕、夕阳红、邻里守望……选手们还在传统菜肴的基础上创新,做出造型,赋予美食以邻里和谐的美好寓意。
“这次厨艺大赛,是我们社区‘快乐党建’系列活动之一。”演乐社区党委书记杜伟伟介绍。传统党建活动说教味儿重,群众参与热情不高。今年,社区聘请第三方机构,挖掘社区历史文化,量身策划了“乐衍薪传”党建品牌。
演乐社区党建服务以“五乐”为主题,分别是“乐学堂、乐业坊、乐和斋、乐居轩、乐善家”,涵盖社区党建、廉政教育、文化活动、社区建设、社区营造、志愿服务等领域。“通过开展居民喜闻乐见的特色活动,持续强化党员、群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努力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提高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指数。”杜伟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