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贯彻“崇文争先”理念,重塑中轴画卷、赋彩老城生活、推动文化创新融合发展
东城:以文化引领城市发展
近年来,北京市东城区坚持贯彻落实“崇文争先”理念,走出了一条以文化为根基、为底色、为驱动的城市创新发展之路。
“十四五”时期,东城区将持续以文化引领城市发展,重塑大美中轴画卷、赋彩老城生活、推动文化创新融合发展,用“崇文争先”理念为文化东城、活力东城、精致东城、创新东城、幸福东城提供强劲动力,使东城成为传统文化精华展示地、先进文化潮流引领地。到2025年,文化引领城市发展的“东城范式”将声誉日隆,全国文化中心核心承载区魅力尽显。
以文化浸润城市
延续千年古都文脉、推动老城整体保护与复兴是核心区的重要使命。2020年9月,东城区出台《贯彻落实“崇文争先”理念 进一步加强“文化东城”建设的实施意见(2020年—2025年)》,绘就了未来五年城市复兴的生动画卷。
中轴线,是北京老城的灵魂和脊梁。按照实施意见,地处核心城区的东城将全面烘托中轴线作为城市骨架的统领作用,凸显以中轴线为代表的古都历史文化内涵,打造北京古都形象、中华文化精神的展示窗口,集中展现大国首都文化自信。将以故宫、天坛两大世界文化遗产为核心,加强永定门、正阳门、钟鼓楼、地坛等节点联动发展,彰显独一无二的壮美空间秩序。立足纵贯全区南北的“文化主轴”,突出古都新韵的核心地标,带动区域文化与活力复兴,实现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相互交融、历史文脉与时尚风尚交相辉映,让东城成为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地区。
以中轴线为统领,五条纵横交错的文化带将连通城市的文化脉搏:建设北大红楼红色文化传承带、雍和宫—东四南老城文化保护带、前门京味文化体验带、王府井商业文化发展带、东城园创新文化集聚带,在“以文化城、文在城中、文城一体”城市意象中焕发老城的勃勃生机。
同时,加强中轴线历史文化资源系统整合,建立红色遗迹数据库,建设大运河文化数字体验中心,塑造街巷文化景观、胡同漫步系统等文化体验区,让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创新文化的新时代风采全面绽放。
以文化赋彩生活
在青砖灰瓦的四合院,邂逅时尚潮流的新文化。2020年8月,老城区最大的公共文化活动中心——美后肆时景山街道市民文化中心一落成开放,就迅速蹿红。这里不仅有国学、琴茶、非遗等传统文化活动,还有脱口秀、服饰美学、现代戏剧等时尚街区才有的潮流玩法,老城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高质量的文化生活。
“不断增强市民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是‘十四五’期间东城区文化发展的重要目标。”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推广以“美后肆时”为代表的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运营新模式,让更多市民沐浴文化之美。
用文化为老城居民生活着色赋彩,“十四五”期间,东城区还将着力打造“五城”,即“戏剧之城”“书香之城”“博物馆之城”“非遗之城”“中医药文化之城”。一系列措施已提上日程,如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戏剧中心,加快北京国际戏剧中心、幸福大剧院等建设;搭建“全域博物院体系”,布局富有老城文化内涵的主题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等,赓续历史文化根脉;推动非遗、老字号创新发展,打造“最京味”非遗文化休闲地,培植隆福寺、东四北大街等沉浸式文化社群和网红文化体验街区等。
以文化助力发展
推动文化创新融合发展,是文化经济提质增效的坚实基础。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东城区将持续做好“文化+”文章,推动文化与金融、文化与科技等互联、互补、互融、互促。
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源头活水必不可少。“对于我们演出类文化企业来说,如果前期投入跟不上,再好的创意和点子也只能沦为想象。”希肯琵雅国际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丹说,作为东城区驻区企业,受益于包括“文菁计划”上市企业奖励等一系列的联动政策,企业的重要演出类项目得到支持,实现优质资源联动、企业焕发新生。
像希肯琵雅一样受益的东城企业不止一个。2020年,东城区启动了优质文化企业专项扶持的“文菁计划”,奖励资金3400万元。并设立总规模10亿元的“文菁”文化+产业基金,引导撬动社会资本为高新技术驱动的文化产业提供资金支持。同时,针对性解决文化企业前期投入大、资金流转困难的痛点,为741家驻区文化金融专营、特色机构服务文化企业,贷款余额达148.56亿元。
2021年,东城区将用好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先行先试政策优势,实现文化与金融融合发展;以数字经济为引领,设立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基金,通过系列具有前瞻性、针对性的措施落地,注重科技在文化领域的垂直场景运用,加快文化科技融合发展,串联起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枝叶,打造全国领先的文化企业创新创业沃土。
蓝图绘就,未来可期。我们憧憬着,未来五年,一个彰显古都文化、蕴含新时代生机活力的东城将逐渐展现眼前。
原标题:贯彻“崇文争先”理念,重塑中轴画卷、赋彩老城生活、推动文化创新融合发展
东城:以文化引领城市发展
近年来,北京市东城区坚持贯彻落实“崇文争先”理念,走出了一条以文化为根基、为底色、为驱动的城市创新发展之路。
“十四五”时期,东城区将持续以文化引领城市发展,重塑大美中轴画卷、赋彩老城生活、推动文化创新融合发展,用“崇文争先”理念为文化东城、活力东城、精致东城、创新东城、幸福东城提供强劲动力,使东城成为传统文化精华展示地、先进文化潮流引领地。到2025年,文化引领城市发展的“东城范式”将声誉日隆,全国文化中心核心承载区魅力尽显。
以文化浸润城市
延续千年古都文脉、推动老城整体保护与复兴是核心区的重要使命。2020年9月,东城区出台《贯彻落实“崇文争先”理念 进一步加强“文化东城”建设的实施意见(2020年—2025年)》,绘就了未来五年城市复兴的生动画卷。
中轴线,是北京老城的灵魂和脊梁。按照实施意见,地处核心城区的东城将全面烘托中轴线作为城市骨架的统领作用,凸显以中轴线为代表的古都历史文化内涵,打造北京古都形象、中华文化精神的展示窗口,集中展现大国首都文化自信。将以故宫、天坛两大世界文化遗产为核心,加强永定门、正阳门、钟鼓楼、地坛等节点联动发展,彰显独一无二的壮美空间秩序。立足纵贯全区南北的“文化主轴”,突出古都新韵的核心地标,带动区域文化与活力复兴,实现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相互交融、历史文脉与时尚风尚交相辉映,让东城成为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地区。
以中轴线为统领,五条纵横交错的文化带将连通城市的文化脉搏:建设北大红楼红色文化传承带、雍和宫—东四南老城文化保护带、前门京味文化体验带、王府井商业文化发展带、东城园创新文化集聚带,在“以文化城、文在城中、文城一体”城市意象中焕发老城的勃勃生机。
同时,加强中轴线历史文化资源系统整合,建立红色遗迹数据库,建设大运河文化数字体验中心,塑造街巷文化景观、胡同漫步系统等文化体验区,让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创新文化的新时代风采全面绽放。
以文化赋彩生活
在青砖灰瓦的四合院,邂逅时尚潮流的新文化。2020年8月,老城区最大的公共文化活动中心——美后肆时景山街道市民文化中心一落成开放,就迅速蹿红。这里不仅有国学、琴茶、非遗等传统文化活动,还有脱口秀、服饰美学、现代戏剧等时尚街区才有的潮流玩法,老城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高质量的文化生活。
“不断增强市民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是‘十四五’期间东城区文化发展的重要目标。”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推广以“美后肆时”为代表的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运营新模式,让更多市民沐浴文化之美。
用文化为老城居民生活着色赋彩,“十四五”期间,东城区还将着力打造“五城”,即“戏剧之城”“书香之城”“博物馆之城”“非遗之城”“中医药文化之城”。一系列措施已提上日程,如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戏剧中心,加快北京国际戏剧中心、幸福大剧院等建设;搭建“全域博物院体系”,布局富有老城文化内涵的主题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等,赓续历史文化根脉;推动非遗、老字号创新发展,打造“最京味”非遗文化休闲地,培植隆福寺、东四北大街等沉浸式文化社群和网红文化体验街区等。
以文化助力发展
推动文化创新融合发展,是文化经济提质增效的坚实基础。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东城区将持续做好“文化+”文章,推动文化与金融、文化与科技等互联、互补、互融、互促。
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源头活水必不可少。“对于我们演出类文化企业来说,如果前期投入跟不上,再好的创意和点子也只能沦为想象。”希肯琵雅国际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丹说,作为东城区驻区企业,受益于包括“文菁计划”上市企业奖励等一系列的联动政策,企业的重要演出类项目得到支持,实现优质资源联动、企业焕发新生。
像希肯琵雅一样受益的东城企业不止一个。2020年,东城区启动了优质文化企业专项扶持的“文菁计划”,奖励资金3400万元。并设立总规模10亿元的“文菁”文化+产业基金,引导撬动社会资本为高新技术驱动的文化产业提供资金支持。同时,针对性解决文化企业前期投入大、资金流转困难的痛点,为741家驻区文化金融专营、特色机构服务文化企业,贷款余额达148.56亿元。
2021年,东城区将用好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先行先试政策优势,实现文化与金融融合发展;以数字经济为引领,设立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基金,通过系列具有前瞻性、针对性的措施落地,注重科技在文化领域的垂直场景运用,加快文化科技融合发展,串联起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枝叶,打造全国领先的文化企业创新创业沃土。
蓝图绘就,未来可期。我们憧憬着,未来五年,一个彰显古都文化、蕴含新时代生机活力的东城将逐渐展现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