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天津新闻

张世伦:永不止步的改革先锋

时间:2018-11-04

风从海上来 改革进行时――天津篇

张世伦近影
张世伦(左)承包海河塑料厂时与竞聘干部握手。

天津北方网讯:虽然年过古稀,但他每天用微信处理大量信息,服务、帮助民营企业转型发展;虽然已到颐养天年之际,但他还身兼重担四处奔波,为民营企业和社会团体建立党组织鼓与呼。一种开拓进取、永不止步的精神在他身上闪现,也让周围的每一个人受到感染。他,就是天津山西商会党委书记张世伦。

30多年前,他的名字频繁登上各大报纸,是改革开放初期的风云人物之一。他丰富的人生经历,凝聚着很多时代标记,因出身问题不能上大学,在艰苦条件下搞科研,主动挺身而出致力国企脱困,被树为全国典型和标兵。今天,市场经济深入推进,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张世伦的经历和他首创的“群体经营工作法”,仍然值得我们思考、学习和铭记。

被压制排挤的自学成才标兵

1963年,张世伦高中毕业,由于亲属中有人去了台湾,他因身份问题没有考取大学的资格,不得不到五一化工厂上班。他坚持业余学习,刻苦钻研化工、医学、机械等专业知识,先后研发出23种精细化工产品,把这些科研成果都献给所在的五一化工厂,为企业获得经济效益100多万元。

转眼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新来的厂领导对知识分子却看不上眼,认为他们“不服管、有野心”。厂里技术岗的几位大学毕业生被调到其他岗位,一直热爱科研并有多项发明的张世伦也受到排挤。

厂里的经营状况越来越差,人心涣散,张世伦想换个地方工作。有多家单位考察了他的能力后,准备调他去工作,结果厂领导又拦住不放人。苦闷之中,1984年12月2日,张世伦鼓起勇气给报社写了一封《不用,不放,意欲何为?》的信,在信中,他陈述了在化工厂的遭遇。

报社将他的来信全文刊发,化工局党委非常重视,开始着手调查厂领导的所作所为。在各界的关注下,化工局党委深入调查,澄清了事实,最终对厂领导予以免职,张世伦等人反映的问题也得到解决。1985年初,厂里一时没了领导,新一年的生产计划无法按期编制,这时,张世伦等五名知识分子致信化工局,请求承包五一化工厂,保证当年盈利,下一年利税翻番,若完不成任务,自愿辞去所有职务。

很快,化工局党委批准了他们的承包请求。在几位知识分子的管理下,五一化工厂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很快恢复生机,当年就扭亏为盈。张世伦也荣获天津市特等劳动模范、自学成才标兵等荣誉称号。

1986年10月,张世伦的两项科研成果被河北省东光县的一家化工厂引进,他获得成果转让费3万元。当年,这可是一笔巨款,张世伦征求了妻子的意见,将这笔巨款捐献给天津外环线建设工程。1986年10月14日,天津市政府举办记者招待会,市政府领导接受了张世伦的捐款。一时间,张世伦成为街头巷尾人们热议的对象,他美好的追求和奉献精神,也成为不少青年人学习的榜样。

30多年过去,回忆起当初捐钱的经过,张世伦说:“天津的外环线建设是一项利在千秋万代的战略工程。人民城市人民建,我是一个天津市民,应该为城市建设尽绵薄之力。”

再承包两家国企扭亏为盈

参与承包五一化工厂获得成功之后,张世伦时刻关注天津同行业企业生存状况。他考察了多家亏损国有企业,仔细研究了这些企业亏损的现状和主要原因。1987年7月26日,他向化工局提出申请,自愿承包两个亏损企业,保证在一年多时间内,让这两家企业扭亏为盈。

化工局党委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先让他承包亏损的海河塑料厂。提起当时承包这家企业的经过,张世伦仍记忆犹新:“我到海河塑料厂一看,账上没钱,还欠着职工一大笔工资和医药费,有200多万元滞销产品积压在仓库,当务之急是把这批产品卖出去。”

为此,张世伦提出,所有职工都可竞争营销岗位,卖货收入10%奖励营销员。竞争上岗,重新组建供销科,一位中年大姐卖货能力最强,积压货物中有一半都是她卖出去的,因此获得重奖。销售提成在现在已非常普遍,但在当年,奖金数额有限制,超过比例就会违反相关规定,这也正是张世伦改革国企突破的地方。

张世伦认识到,一些职工被放错了岗位,换一个岗位可能是更好的舞台,来展现他们的才华。于是,他对所有的科室干部自由竞聘,对四个车间独立核算,班组承包,根据利润确定奖金。这种新制度,一下子把工人的积极性激发出来了。

“比如说,这个班组里的机器维修缺少工具,实行班组承包后,为了降低核算成本,这些工人把自己家里的工具拿到车间使用。班组成员开始节俭,浪费一张纸、一滴油都觉得心疼。”他说,“最让人吃惊的一件事是,当时一个班组生产了一批货需要送给客户,按照正常操作,这批货应该花钱租赁货车送达。结果,十几个工人下班后自发地骑上自行车,载着货送到了几十公里外的客户手中。”

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作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激发国企员工的积极性,使他们有主人翁意识,像爱家一样爱企业,是张世伦承包企业扭亏为盈的法宝。他认真地对记者说:“当一名员工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后,那是多么动人的场景,他们甚至把家里的沙发、桌椅搬到车间里来,晚上主动加班到深夜。”

他在海河塑料厂听取员工的建议和意见,员工们提的建议中,有90%以上都是可实施的、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合理化建议。这让他认识到,当每一个人都发挥出能力后,群体的力量是何等强大。为此,他改革的思想就是群策群力,让职工们直接参与民主管理和从事经营活动,变厂长个人承包为全体职工共同承包。

张世伦在海河塑料厂承包三个月就扭亏为盈,超额12倍完成指标。他独创的经营企业方法,被业界总结为“群体经营工作法”,经媒体报道、传播,广为人知。张世伦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1988年7月,张世伦又承包了劳保橡胶厂。这是一个有1200名员工的中型企业,预计年底亏损30万元。承包后能否扭亏为盈实现利润翻番,张世伦面临着人生一次挑战。“外界的预期非常高,如果我失败了,我名声受损是小事,我担心会影响人们对改革的信心。”30多年后,他如此回忆当时的心理波动。身处改革浪尖,面对艰难的局面挺身而出,该是需要何等的勇气和担当!

进厂前,张世伦在劳保橡胶厂里里外外观察了一番。有食堂没餐厅,职工打完饭都跑着回车间,很多时候吃的是凉饭。没有存车棚,职工的自行车都放在马路边上,有被盗的危险。为此,他进厂首要任务,就是解决了关系职工生活的两件事。“我让后勤部门尽快解决餐厅和车棚问题,不到一个星期就完成了。”张世伦回忆,“当时就赢得了民心,职工们讲,以前哪有厂长关心过这事啊!”

同样,张世伦在劳保橡胶厂精简机构,淘汰冗员,改革不合理的人事制度,重新竞争上岗。实施“划分群体、招标定岗、权放一格、契约管理、审计监督”,“分、活、控”的改革措施落实后,不到半年,劳保橡胶厂也扭亏为盈,当年利税达150多万元。

企业的效益好了,职工们的收入也提高了,职工大会上,再也没有人唱“鞋儿破、帽儿破……”的歌曲来起哄。在海河塑料厂年终大会上,职工们给厂长张世伦送了三件礼物,其中一件棉背心引人注目,这是100多名女职工每人一针一线合制而成,表达大家的内心感情。

1989年3月9日,天津市委、市政府发出《关于转发“群体经营工作法纲要”的通知》,部署在全市推广“群体经营工作法”。“群体经营工作法”的基本原则被概括为四句话:一是不离群体,二是壮大集体,三是共担风险,四是共同富裕。

社会团体抓党建的引领者

上世纪九十年代,张世伦先后进入河东区政府、区人大常委会工作。2004年,他退休来到了天津山西商会,并当选会长。他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加强商会党的建设,全力推动具备条件的会员企业全部建立了党组织,在全国的民间商会中率先实现了基层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他组建了商会5个资源服务平台,积极帮扶民营会员企业转型升级,经过10年的努力,一批会员企业走上现代产业之路。商会被国家民政部评为“全国先进组织”和“5A级社会组织”,他任书记的商会党委,被中组部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张世伦本人荣获“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记者与张世伦交流发现,他的观念一直关注时代前沿,互联网金融供应链、虚拟现实VR建模、大数据可视化、SaaS软件、人工智能等新名词脱口而出,让人很难想象他已是70多岁的老人。

去年11月18日,张世伦专门成立了一个由他当群主的“1118共享天下”的公益微信群,本着“百企帮百企”的思路,吸收了天津百余家优秀企业和200家有困难的民营中小企业入群。规定每天群友集中上线进行商务信息交流,线下商务对接。他在微信群中,率先加强党建工作,设置7个党员责任岗。他还组织群友,组成不同类型的义务服务小分队,深入一批群友企业搞论证、解难题,在不到一年时间里,解决企业需求1000多件。

1987年,张世伦在写给化工局党委申请承包亏损国企的信中提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应该站在改革的前沿阵地上;作为一个劳动模范,我的座右铭是:开拓进取,永不止步!”

他闯过来了,1988年,在劳保橡胶厂的职工联欢会上,一名职工表演完节目走下台时突然唱出:“世伦啊,你大胆地往前走,往前走,莫回头……”掌声雷动,笑语喧天。30年来,张世伦一直在往前走,正如他的座右铭:开拓进取,永不止步!(津云新闻编辑曲璐琳)

  • 上一篇:2日晚24时油价下调 92号汽油每升降至7.68元
  • 下一篇:张彦森:传承创新 做中国百年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