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天津北方网讯:尽管工作繁忙,但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仍然坚持隔一段时间与留学生“约一次饭”,饭桌是一个中医推介平台,这样的饭局坚持了多年。
近年来,境外来津学习中医的人数逐年上升,留学生的数量处于自然科学类学科的首位。张伯礼所在的天津中医药大学于1992年开始,在国内最早整班制招收留学生学中医,截至目前,累计培养接受学历教育的留学生毕业生已达1754人。加上参加短期培训的,每年都有近2000位留学生来这里学中医,是国内招收学历留学生最多的中医药类高校之一。
向外国人讲好中医故事
这是最近一次的饭局。饭桌上,张伯礼让服务员上了一壶茶。英国学生先注意到,这与他们平时喝的茶区别很大。“这是绿茶,你们喝的是红茶吧。”张伯礼问道。“是的,我们只喝红茶。”英国学生点点头。“在中国,夏天喝绿茶,冬天喝红茶。为什么呢?绿茶性凉,红茶性温。冬天喝红茶暖胃,夏天喝绿茶清热,秋天喝菊花茶去燥。”张伯礼一边点菜,一边解释道。
菜很快上齐了,一道烤鱼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在我们国家都吃烤牛肉,很少吃烤鱼。”一位意大利学生说。“牛肉性温,鱼肉性凉。将平时的饮食文化与天气结合在一起,根据自然环境调整生活习惯,就是中医讲的‘天人合一’。生病可以治病,没病可以调理,中国人有这种福气,这就是中医药的理念和文化,是带有东方味道的生命解释。”张伯礼说。
“很多老师要求留学生学习中国传统医学经典著作,甚至还要背诵,对外国学生来说太难了。不同的文化背景,如果强行灌输,反而适得其反。其实,中医理念蕴含在生活各个方面,老师完全可以潜移默化地通过鲜活的事例传递出去,往往事半功倍。中医要实现国际化,教育要先行,我们的老师必须学会讲好中医故事。”张伯礼告诉记者。
在张伯礼的引导下,留学生了解中医理念、熟识中医技能,德国留学生内龙道就是其中之一。内龙道的中医诊所开在德国黑森州最大的城市法兰克福,诊所的白色外墙上,绘着一条栩栩如生的蓝色巨龙。“我是上世纪90年代到中国留学的,取名为‘道’,是‘道法自然’的意思,中医受中国古代哲学影响很深,认为人体和自然环境息息相关,我非常认同。”他说。
几年前,张伯礼前往德国参加学术会议,顺便去了一趟内龙道的诊所。尽管早有耳闻,但真看到诊所内熙熙攘攘的就诊人群时,张伯礼还是吓了一跳。“我与一位德国病人聊了一会儿,她曾是一名抑郁症患者,自杀过3次,后来在内龙道这里治疗,慢慢地恢复了健康,现在与内龙道成了朋友。”张伯礼对这位德国学生的成绩很欣慰。
一个德国人不远万里到中国学中医,在他的朋友、家人看来,是件十分“荒谬”的事情。“我们是基督教徒,你怎么能去中国学中医?”内龙道笑着模仿道。但现在他的朋友、家人对中医的观念已转变了,慢慢认可了中医的疗效。
中医“神奇”但不“神秘”
捏住针柄,轻轻捻搓几下,放开手指,一根根闪着寒光的银针稳稳地刺进皮肤里……在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保康医院,埃塞俄比亚留学生戴米松小心翼翼地给患者扎了一针。
这位毕业于埃塞俄比亚一所医科大学的留学生,曾是一名西医大夫。2011年,一位肯尼亚同行邀请他参加天津中医药大学在埃塞俄比亚举行的为期一个月的针灸培训班,出于好奇,戴米松勉强答应了。然而短短的接触,让戴米松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012年,戴米松来到天津中医药大学学习针灸推拿学,硕士毕业后,他又继续留在这里跟随张伯礼读博士学位。
脉象仪、舌象仪、中医模拟人……天津中医药大学研发的系列诊疗教学仪器,让中医教育更加标准化。“中医‘神奇’但不‘神秘’。经过长期的医学实践以及几千年的临床经验,中医形成了一个拥有自己的理论、诊断和治疗方式的独特医学体系。”戴米松告诉记者。即将毕业,戴米松选择“康复科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作为自己毕业论文的主题。
像戴米松这样有西医背景的留学生在天津中医药大学并不少见。来自越南的吕庭海出生在一个西医世家。“中医的整体观、系统论,辨证施治理念,通过调整整体来解决局部问题……都属于多靶点的治疗方案,这恰恰也是西医的理念,从某种角度来讲,两者‘殊途同归’。”吕庭海说。
如果说西医诊治一定程度上依赖“机器”,那么中医要全靠医生本身的知识储备。为了更好地培养外国留学生,让中医国际化成为可能,最近二十年来,天津中医药大学做出了很大的贡献。2008年,由张伯礼组织制定的世界中医教育标准问世,现在有50多个国家都在执行。同时,“一带一路”中医药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天津)暨中医药远程教育培训中心也在天津中医药大学揭牌,这也是除2016年中医国际师资培训基地以外,该校拥有的另一个由国家批准的中医药国际师资培训基地。
“外国朋友很清楚,只有到中国来,才能学到中医药的精髓。”张伯礼向记者解释,近年随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影响力的提升,愈来愈多的留学生来华学中医。(津云新闻编辑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