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很多热爱传统文化的人都知道叶嘉莹,她毕生研究中国古典诗词,人们称她为先生、“穿裙子的士”。最近,一部关于叶嘉莹的文学纪录片《掬水月在手》,引发人们广泛关注,并获得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纪录片奖。透过镜头营造的含蓄、隽永氛围,我们看到叶嘉莹坎坷却充满诗意的人生,也感受到那一种高远的境界。
如叶嘉莹所说,“中国的古典诗歌,可以唤起人们一种善于感发、富于联想、更富于高瞻远瞩之精神的不死的心灵”。这种于困苦之中不败精神的品德,也正是她所提倡的“弱德”。今天,我们感怀于《掬水月在手》所展现的一位古典诗词大家的人生经历,更多的是对品格、胸襟和修养的致敬,也是对诗词中所蕴含的审美趣味、精神力量、高远境界的向往。
曾经有人问,中国诗歌会灭亡吗?叶嘉莹回答:“我以为不会。只要是有感觉、有感情、有修养的人,就一定能够读出诗词中所蕴含的、真诚的、生命的感动,这种感动是生生不息的。”当我们读到“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时,优雅声韵如同美妙的乐曲;当我们读到“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就体味到了一种旷达超脱的人生态度……更重要的是,对于爱好诗歌的人来说,诗歌绝不仅仅是一种可以量化的知识或技能,更是一种生活、一种智慧,一种让人在纷繁中抬起头来体验、感受的不同境界,打开的也必然是更为开阔、更有厚度也更为丰富的精神世界。
还记得电影《死亡诗社》结尾,当老师被迫离开学校时,学生们站在桌子上齐声朗诵惠特曼诗句的情景吗?诗歌闪耀着永不消逝的灵韵之光,提醒着人们努力仰望更美好的世界。让更多人从一首诗、一阕词中读懂品格和修养,传达理想和持守,我们的生活里就会有更多大气派、大豪情。(津云新闻编辑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