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对话人:
李晓欣天津社会科学院经济分析与预测研究所副研究员
张 本报评论员
天津北方网讯:天津“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将“经济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作为主要目标之一。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构建现代工业产业体系,打造更强劲的“动力系统”,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张 :我市坚持制造业立市,着力构建“1+3+4”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在优化产业结构方面有很清晰的战略规划。特别是以人工智能产业为核心,以信创产业为主攻方向,这个“龙头”抓好了,可以为整个产业体系更好地赋能。
李晓欣:天津提出,“十四五”时期基本建成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要做到“先进”,就需要大力发展智能科技产业。智能科技不仅是技术,更是服务,和其他产业融合得越好,越能发挥新一代科学技术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推动多个产业升级,继而实现产业结构优化。信创注重的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我们把它作为主攻方向,应该着力加强对其他产业的技术渗透。这不是简单地做加法,而是要渗透到研发、生产、管理等所有环节中去,针对每一个产业乃至企业的特点,提供定制化、场景化服务,这样才能更精准地发挥前沿科技的效力,最大化地赋能。
张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优化产业结构的“重头戏”。我们的“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预期从2020年的26.1%提升到2025年的40%,幅度很大。您认为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接下来的着力点在哪里?
李晓欣:首先应该利用好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战略优势,加强协同联动,比如把更多跨区域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推动战略合作项目在天津落地,都更有利于新兴产业成长。其次,要加速新兴产业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天津近年来在产业链向外延伸上有许多突破,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增长助推了汽车产业的产品创新,新材料产业为航空航天、高端装备的迭代升级奠定了基础,彼此的关联度越高,越能形成产业集群优势,产生规模效应。此外,由于技术和市场存在不确定性,导致新兴产业在发展初期对风险投资的需求较高,这就需要发挥投资指向性作用,比如发挥海河产业基金的作用,引导资金向其流动,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张 :优化产业结构不是靠一条腿走路。天津还有许多优势产业,比如高端装备、汽车、石油化工、航空航天,为当前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进一步巩固提升这些产业,能让产业结构的基底更坚实。
李晓欣:新兴产业往往有大量待“开垦”之地,比较起来,优势产业寻找“新蓝海”难度更大。而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为优势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把握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探索新的市场需求空间,创造更高品质的供给,对优势产业而言至关重要。这就需要更好地加强与先进制造业之间的技术关联,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同时,还要加速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无论是研发设计、规划管理还是市场推广,都要借助更专业化的力量,持续提升投入产出效率,继续做大做强。
张 :其实无论发展新兴产业还是升级优势产业,拼结构的根本,是要在“新”字上做足文章。新产业、新模式、新技术等如同不断注入的活水,产生新动力,让高质量的成色越来越足。
李晓欣:在新发展格局中,我们也要有新的产业格局。着力构建“1+3+4”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就是致力于此。天津制造业基础雄厚,利用好这个优势,把产业发展放到全国、世界的发展大势中审视,始终把握住“先进”的方向,才能更好打造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产业。同时,天津还要继续为产业发展环境注入新活力,譬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5G网络、大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从软硬两方面发力,能为新技术、新模式乃至新产业的出现提供有力支撑。(津云新闻编辑付勇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