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天津新闻

天津复查和新发现近600尊摩崖造像 刊刻年代多为辽代 在全国具有特殊性和唯一性

时间:2021-04-07

天津北方网讯:近日,由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蓟州区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建的调查队,完成了天津市石窟寺(石刻)专项田野调查工作,复查和新发现近600尊摩崖造像,刊刻年代多为辽代。

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本次田野调查工作的负责人刘健介绍,本次调查是天津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文物局对全国石窟寺组织开展专项调查工作统一部署的一部分。经过3个多月的艰苦工作,调查队共复查了1911年以前开凿的石窟寺和摩崖造像3处,包括128个地点556尊摩崖造像;新发现3处,包括21个地点37尊摩崖造像,基本摸清了天津市石窟寺(石刻)文物资源的“家底”,为后续保护管理和利用提供了基础依据。

此次复查和新发现的这近600尊摩崖造像,刊刻年代多为辽代,主要分布于蓟州区盘山东麓千像寺遗址和正法禅院遗址周边的孤石或崖壁上,造像均为线刻,个体大者2米多,小者仅60厘米左右,如此规模、数量的辽代线刻佛造像群在国内同时期同类型遗存中极其少见,在全国具有特殊性和唯一性。

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盛立双表示,总体上看,天津北部地区的石窟寺类型以摩崖造像为主体,兼见有零星石刻、石窟和石龛;时间上集中于辽代,金代和明代亦有少量分布;造像以佛教题材为主。复查和新发现的摩崖造像类型全、内容题材丰富、空间分布和年代相对集中,展现了辽代以来天津北部地区佛教石刻造像艺术风格的演变和传承,丰富了天津市石窟寺(石刻)的题材类型和文化内涵,无论对于辽代佛教考古,还是中国佛教考古学研究,都具重要意义。

此次调查在少量留存有榜题的线刻造像中,见有功德主与为何人敬造的记述。镌刻者多为弟子、信士或邑众。其表现形式、刊刻技法,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民间造像的特点。特别是以千像寺遗址和以正法禅院遗址为中心分布的两处石刻造像群区域,均以山石为依托,以类似绘画白描的线刻手法,营造出数量庞大的佛造像群;两者在艺术造型、线条运用、凿刻技法等方面体现出年代上的早晚接续关系,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呈现出明显本土化趋势。这也恰恰反映出辽金时期,佛教信仰及其文化在天津北部地区得以长时期、稳定有序的传承和发展。

下一步,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在此次专项调查成果基础上,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助力天津市辽金遗存考古发现与研究再上新水平。

背景介绍

千像寺造像群位于蓟州区官庄镇联合村北,分布于投影面积0.4平方公里内的区域内。自本世纪初,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即组织相关考古专家对该区域的文物分布及存在状况进行了调查。该造像群为本市唯一的古代大型石窟寺类遗迹,其创作风格在全国亦属罕见。同时,该遗迹见证了辽金时期天津北部地区城镇生活、文化发展的繁兴状况,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2020年10月,“千像寺造像保护工程项目启动会”召开,该项目由国家文物局正式立项并拨付专款实施。此次保护工程项目的目标是防止造像病害继续发展,减缓风化破坏速度,保证造像在目前的保存环境条件下安全和稳定。保护工程实施后,不仅可以增加造像的抗风化能力,延长造像的保存时间,还可以保证造像的安全性,改善视觉效果及可观赏性,延续造像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津云新闻编辑付勇钧)

  • 上一篇:世界首次由自闭症儿童创作的灯光秀画展点亮节日津城 天津这些“画画的北北”冲上热搜
  • 下一篇:教唆学生打学生 这种人不配当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