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财经资讯 > 电子商务

电商:自我颠覆的成长 不断打破禁区

时间:2014-07-19 10:14:48

我有一个梦想,让电子商务变得土得掉渣儿。”2005年的中国电子商务大会上,时任淘宝总经理的孙彤宇曾说过这样一番话。按照他的解释,电子商务当时还是阳春白雪,不管是首都北京,还是时尚的上海,乃至改革前沿的深圳、广州,电商都还刚刚起步。

而如今的电商,不仅“土得掉渣儿”,而且已经成为烂大街的生活消费方式。服饰、电子产品、图书、电器、百货、日化、食品等,几乎所有的品类都已经“上网”。更为恐怖的是,因为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物流的建设,电商正在不断打破禁区,从日常的水电煤气,到打车挂号,都已经统统涵盖。

七年之间帝国雏形落定

七八年之前,整个中国电商用户规模也不过千万户。如今,单是电商卖家的规模就已经达到800多万规模,用户规模更是高达几亿,年度交易量已近2万亿规模,即便是放在整个社会消费品盘子里,其分量也在逐步接近10个百分点。

电商的业态,也从初始单一的外贸,陆续发展出B2B、C2C、B2C、B2B2C、C2B等日趋丰富、多样的形态,从消费到生产、从互联网线上网购到线下O2O,越来越深入地渗透进生活和生产的边边角角。

与电商形态发展相伴随的,是电商江湖势力的不断变幻。

最初的时候,在电商荒原上,仅仅还是eBay易趣与阿里巴巴淘宝的圈地之争。相比如今阿里巴巴在各个领域四处出击、恨不能买下“半个互联网”的盛世王朝架势,当年的阿里巴巴在淘宝发展上一度面临eBay的围追堵截,命悬一线,eBay联络了当时最为主流的门户平台对淘宝进行封杀,逼迫其采用小网站弹窗推广,边路逃生。

按照当时eBay的说法,“18个月内结束网络拍卖市场的战争”。

最终,在那场免费与收费的战争中,淘宝最终胜出,2006年之后,成为C2C拍卖市场霸主,延续至今,eBay在中国虽不能说绝迹,但市场份额也只有微乎其微的1%,而淘宝规模则高达98%以上。

C2C曾被认为是电商的主流,但后来电商的发展,一再突破人们的想象。

讽刺的是,对于淘宝乃至阿里巴巴来说,虽然赢得了这场战争,甚至一统天下,但最终仍需要解决平台和流量变现的问题,淘宝商城也就是后来的天猫开始孕育,这使得阿里“收费”有了可能性。

喘息稍定的马云,很快又面临新的战争,这一次,对手从国外巨头变成了本土同行。

腾讯和百度,都一度进军电商市场,巨头开始逐步打造自己的独立生态圈,并首次采取“屏蔽”的方式御敌于国门之外。

这场巨头的战争中,工于生意的马云又胜出了,阿里巴巴也几乎成为了电商代名词。在电商领域,阿里巴巴树立了信用、交易、支付等多个标杆,并从最初的B2B陆续繁衍出C2C、B2B2C等多样电商业态,帝国雏形初成。

电商新势力诞生

但巨头在酣战同时,却往往忽略了悄悄出现的异军突起的力量。

起步中关村的京东商城,在“非典”过后的几年,面对彼时如日中天的苏宁、国美、永乐、大中等线下渠道,毅然决然全力奔赴线上市场,将自己的线下门店陆续关张。与此同时,最为深远的是,尽管当时面临亏损和烧钱质疑,京东却固执地开始自建物流,生生地把电商打造成了电商的标配服务能力之一。

迥异于C2C的平台模式,京东等自主B2C平台,在电商消费理念升级之后,越来越开始向消费者心中倾注“正品”概念,从而形成与淘宝的差异化优势。

京东的崛起,也标志着垂直电商异军突起,2009年之后,除了京东之外,包括当当、凡客、麦包包、唯品会、亚马逊、聚美优品等都不断崛起。自主B2C、团购、特卖、闪购等越来越多的电商形态开始涌现。

整体而言,电商势力目前仍处于“多元一级”的格局,阿里巴巴通过多年累积,日趋打造丰厚的电商生态,占据中国电商市场80%以上交易份额,但市场垄断饱和的局面,使得商户营销、交易成本也水涨船高,“出淘”之声不时响起,腾讯和百度,虽然在电商大战中败北,但京东却接起了下一棒,“市场需要更多选择。”

而在资本市场上,经历了近10年培育和繁殖,电商终于结下“盛夏的果实”。

去年中概股资本市场重启以来,表现最为闪亮的基本都是电商概念股,京东、唯品会、聚美优品、当当等多只股票,都已跃居中概股前列;今年上市的京东,目前已成为仅次于百度的第二大中概股,而2012年曾被质疑“流血上市”的唯品会,短短两年时间,股价涨至当初百倍。

几年之前,在行业里炙手可热、左右市场变局甚至电商公司命运的,是门户、游戏和搜索概念;如今时过境迁,电商当道之下,老牌互联网公司似乎成为明日黄花,与电商踊跃上市相比,当初登陆美股的中国互联网公司,近年都纷纷选择了私有化。

但电商的疯狂只是刚刚开始,随着阿里巴巴上市启动,整个资本市场,将迎来一场最大规模的狂欢。目前阿里自己的估值,已经达到1300多亿美元,在资本市场,投行更是将其高捧至2500美元的高度,更为重要的,阿里已成为“中国最赚钱的互联网公司”。

尽管在资本市场上好戏不断,并购、IPO不断上演,也让电商成为最让人艳羡的行业,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目前的电商行业,除了阿里巴巴近两年进入收获期,持续、规模化盈利外,其他电商公司,基本都还处于亏损的边缘。

实际上时至今日,假货、价格战、虚假交易等老问题,依然是电商挥之不去的阴影,不时让人诟病。更需要警醒的是,高企的估值其实只是资本的盛宴,在上市之后,风投脱缰而去,留给电商行业的会不会是一地鸡毛?

  • 上一篇:搜房网启用新域名fang.com 发布新5年计划
  • 下一篇:当当网回应拖欠校园代理费:下周支付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