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这几年,出行市场似乎已经变成了重要的角斗场。从网约车大战到共享单车再到共享汽车,一轮轮融资大战触目惊心。作为最先烧出来的市场,网约车大战以10亿元补贴烧出了行业格局,但时至今日,外卖平台美团也宣布进入网约车市场,在多个城市端推出司机端补贴政策,行业人士判断,又一轮网约车大战已经在2018年年初打响,出行市场正在以新的形势展开新一轮抢夺赛。
从行业现状来看,出行市场的玩家也在发生变化,由租车公司为主升级为巨头间的战争,除了BAT继续布局外,传统的汽车主机厂商也瞄准了出行市场。
作为较早一批吃螃蟹的“嘀嗒拼车”目睹了网约车市场中的起起落落,置身其中仿佛又置身其外,站在浪潮之巅下,走过了三个年头。
在回忆起刚进入出行赛道时,嘀嗒出行创始人宋中杰认为这是时代的机遇。
2010年7月份,宋中杰等5个来自谷歌、百度等中外互联网公司的人,组建了创始团队创办了嘀嗒团,但由于当时团购市场以新用户享受低价商品以此吸引消费者,所以平台难以与用户产生粘性,于是大多数平台成为了商家过剩产能的快消渠道,考虑到这不是商家的核心诉求,宋中杰决定跳出团购市场。
在移动互联网发展早期,创业市场存在很多机会,出行市场、在线O2O/在线教育、P2P金融都是他们的意向领域。综合考虑后,宋中杰表示最终选择进入出行市场主要基于以下原因:1、出行行业发展迅速,但还没有迎来爆发期,处于市场崛起阶段;2、移动互联网技术正在普及,人们正在接受新事物带来的变革;3、新的支付手段正在形成。
专注顺风车业务发展,建立双边关系
2014年,嘀嗒出行(原嘀嗒拼车)正式成立,开始以拼车业务为主的业务布局,专注于顺风车出行。
当被问及为什么只做顺风车业务时,宋中杰表示,其也曾经考虑过快车市场、专车市场,但由于当时滴滴已经在快车领域与Uber混战,专车领域已经有易到等企业,综合考虑,他觉得顺风车是他们的机会,并且又是合法的生意,所以决定做顺风车业务。
而嘀嗒拼车的品牌名称也是为了配合业务的发展,诠释了他们的核心业务,表现出了对业务的专注精神。其中,宋中杰认为,顺风车作为私人小客车的合乘信息服务平台,与其他营运性质的网约车有本质区别:1、因为顺风车车主都有固定职业,经济基础良好,不以营运为谋生手段;2、受教育程度高,具有一定家庭职业背景,遵纪守法意识强;3、顺风车费用低廉,降低了车主的运营费用,减少了乘客的出行花费;4、顺风车能够减少交通运力,有利于缓解交通拥堵。
嘀嗒出行公开数据显示,车主关注乘客已达800万次,注册用户已经达到8000万人,车主总数达到1250万人,覆盖全国359个城市。
上线出租车业务,定位做一家出行技术供应商
2017年10月20日,嘀嗒出行宣布上线出租车业务,截至目前已开通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佛山6个城市。
无独有偶,近期,首汽约车、易到也相继链接出租车领域。滴滴出行和日本软银近日也宣布,计划成立合资企业,进入日本出租车市场。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多家平台链接出租车业务,出租车司机机会更多了,这将推动传统出租车市场的自我变革。
对于此次入局出租车领域的原因,宋中杰表示:“我们看到了出租车行业面临很多问题,出租车的生存空间日益被挤压,订单损失严重,司机群体职业满意度下降,市民打出租车体验依然很差等。所以,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另外,他还谈到了出租车业务是对现有的顺风车业务的补充,因为顺风车不能满足即时性需求,出租车恰恰能弥补其在即时出行的短板。
据亿欧了解,嘀嗒拼车出租车业务采取平台不派单让司机抢单的模式,即乘客发布出行订单,附近的出租车司机可根据距离自己远近自由挑单,同时平台不设任务数,不强行派单,司机来去自由。对于出租车业务的商业变现问题,宋中杰透露,嘀嗒出行承诺作为出行技术提供商为司乘双方提供信息匹配,不引入竞价机制,最大程度保证司机和用户利益不受伤害。嘀嗒平台将不抽取佣金,赚取技术服务费。
针对出租车服务,嘀嗒出行还推出了橙星出租车计划,提出5+1服务标准,包括5个服务标准:车内无异味、座套清洁干净、车内整洁无异物、驾驶平稳、沟通有礼和1个考核标准:接单履约率。目标是计划三个月在六个城市打造出两万台诚信出租车。
宋中杰透露,截至2017年底,嘀嗒出租车已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佛山六个城市上线运行,未来将向更多二三线城市进军。另外,其平台认证出租车司机达到18万人。
专注于大众出行市场,不看好共享汽车的发展
由于业务的补充,2018年1月18日,嘀嗒拼车召开了一场线上发布会,宣布正式升级为嘀嗒出行,对于品牌升级的原因,宋中杰表示,自2017年10月开通出租车业务后,嘀嗒已经从拼车平台发展为出租车、顺风车兼具的移动出行平台,而未来拼车功能继续应用于出租车和顺风车之上。此外,他还表示,未来将专注于大众出行,不会涉足专车市场。
他表示,未来将通过不断积累用户和司机,掌握优势,占领部分市场,而大市场在2018年将继续保持规模性发展,竞争依然在继续。
纵观整个出行市场,除了网约车市场依然保持热度,共享汽车也在成为资本追逐的对象,是主机厂商的另一战场,2018年1月7日,一汽轿车发布公告称,将与摩拜出行联手布局共享出行领域。但是宋中杰表示并不看好共享汽车的发展,从技术角度出发,他认为,共享汽车依然是租赁形式,只是通过技术手段将人们的租车划分为小时机制,从本质上没有得到改变;从需求角度来看,他认为共享汽车的使用场景有限,只能解决用户不得不开车的场景需求;第三,分时租赁涉及到找车、停车问题,很难达到便利性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