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2017年的十九大奠定了中国未来中长期的发展方向,那么2018年的两会则会就这一方向的具体落实方案进行探讨。从今年两会的相关信息中对影响汽车产业的因素进行分析、思考。尤其是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所作的《2018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明了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也为汽车产业新一轮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产业:中国汽车产业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报告》中指出:“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经济增长实现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转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同拉动,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转向依靠三大产业共同带动。”这一变化,说明中国正在由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转变,具有重大意义。“五年来,经济结构出现重大变革。消费贡献率由54.9%提高到58.8%,服务业比重从45.3%上升到51.6%,成为经济增长主动力。”《报告》对此高度评价,称“这是我们多年想实现而没有实现的重大结构性变革”。可见,当前正处于变革的关键时间节点,并朝着我们期望的方向发展,我们正在见证着历史。
汽车作为上下游链条长、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的产业,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因此同样面临着重大的变革。汽车之家大数据报告显示,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中国汽车市场经历了十几年来的首个寒冬,整体销量增长显著放缓。2018年,业界的预期也普遍不乐观,销量将持续微增是普遍共识,甚至有更为悲观的观点认为中国车市将迎来销量的首降。汽车市场经历着变革的阵痛。造成这一阵痛的原因在于,当前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正处于从高速增长阶段进入普及阶段的过渡时期,也是从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的转变时期,产品的竞争力从价格转向品质和服务,消费者也更加成熟、理性。经济转型与行业变革的叠加,使得汽车市场增长放缓,销量呈现震荡调整的态势。
不过,挑战的同时也伴随着机遇。《十九大报告》中曾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并设定了到2050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这一整体战略方针和顶层设计决定了在未来的若干年内,中国市场仍将释放巨大的汽车消费需求。同时,中国向消费型社会的转变,也将进一步扩大汽车市场需求。
在挑战和机遇面前,产品竞争力不足、服务水平低下、跟不上用户需求变化的车企将难以为继,面临着被整合或沦为代工厂的命运;而具有市场号召力、积极转变的传统车企,以及具有竞争力的造车新势力,将把握住时代的脉搏、顺势崛起。汽车之家大数据报告预测,中国汽车市场在销量震荡回调之后,有望迎来新的汽车消费周期。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也将进入全新的阶段。
二、市场:中国汽车市场新的增长空间
中国经济的转型,为汽车市场带来新的增长空间。
从时间上看,“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按照美、德、日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在进入消费型社会后,汽车的消费将持续增长、并最终趋于普及。当前,中国汽车的千人保有量仅为140辆/千人,远不及美国800辆/千人的水平,也不及欧洲、日本600辆/千人的水平。虽然以中国的国情和未来生活型态的变化,是否能够与是否有必要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有待探讨,但中国汽车市场仍然有很大的增长空间是毋庸置疑的。
从空间上看,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这是《十九大报告》中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论断所决定的。
虽然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需要长期的投入与努力,但从《报告》中我们能够对相关方针措施一窥端倪:
一是区域之间的均衡发展:“加强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改革发展的支持。制定西部大开发新的指导意见,落实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举措,继续推动中部地区崛起,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这一切措施,都将推动次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汽车市场增长点。
二是城乡之间的均衡发展:“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并且,推动城镇化建设,在绝大多数城市放宽落户限制,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将进一步释放农村市场的购车需求。
三是城市之间的均衡发展:“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重点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出台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全面推进内地同香港、澳门互利合作。”同时,通过因城施策控制热点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去三四线城市商品住宅库存。在缓解一线城市规模过所带来的种种弊端的同时,带动周边辐射区域协同发展,必将带来新的市场活力与汽车产品消费需求。
从结构上看,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民间投资、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增强企业家信心,让民营企业在市场经济浪潮中尽显身手。”这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让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竞相迸发”。商业的发达、模式的创新,将会为居民生活带来新的需求点,继而带来对汽车产品的新的需求。无论是商业用途轻型商用车,还是生活用途乘用车,都将为汽车市场带来更丰富多样的需求和增长点。
三、品牌:开放市场倒逼中国品牌品质升级
《报告》中对2018年政府工作的建议中提到了“全面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进与国际先进水平对标达标,弘扬工匠精神,来一场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这也是对企业、尤其是汽车企业提出的要求。就中国汽车品牌自身而言,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作为“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的领域,有必要响应这一号召,努力达成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目标。
并且,积极扩大进口、下调汽车进口关税,以及开放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措施,既是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也是引入外部竞争力量、倒逼中国汽车产业升级。这也是“坚持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严格执行环保、质量、安全等法规标准,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的具体体现。
既然有“引进来”,自然有“走出去”。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带动中国制造和中国服务走出去”。将会为中国优秀的企业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汽车之家大数据中心认为,汽车企业想要做大做强,就必须走出国门、成为跨国企业,这是汽车行业自身的特点决定的。而中国车企在海外市场的探索与成功,也必然会反哺国内市场,提升自身品牌形象,提升中国品牌汽车的竞争力。
四、产品:需求与政策推动汽车产品的形态进化
除了产业、市场、品牌等宏观层面外,《报告》中的内容也直接或间接的对产品发展趋势的判断提供了一些依据。
新能源汽车:《报告》明确指出,要“推动集成电路、第五代移动通信、飞机发动机、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产业发展”,将新能源汽车领域作为扩大开放的领域之一,并且“将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再延长三年,全面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从产业端到消费端,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力度不可谓不大。
将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方针放在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治理环境污染、建设生态文明的大环境下看,更能看出国家的决心与意志:一方面,在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同时,“提高燃油品质、淘汰黄标车与老旧车辆”,从产品结构上支持新能源汽车;另外一方面,“优化能源结构”,缩减煤炭消费比重、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重,从动力的源头上努力达成清洁环保。此前,面对中国以煤炭为主的一次能源结构,业界认为新能源汽车由于电力来源于火力发电,仅仅是将污染物转移集中排放,而并不能带来节能环保的综合效用。而优化能源结构的措施,则是对这一现实问题的切实解决方案。同时,这也符合“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实际。
智能网联车:当前的“新能源汽车”仅仅是汽车未来发展的初级阶段,而在可预见的未来,“智能网联汽车”才是汽车进化的终极形态。2017年,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和《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了《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中的一项重要产品就是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不仅仅拉动整个汽车工业的进步,还将会协同大数据、人工智能、通讯技术等多个领域的共同发展,可谓“弯道超车2.0”。根据《报告》内容,第五代移动通信、人工智能都将是国家重点支持的行业。随着补贴的分阶段退出,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过渡性产品,智能网联车将是汽车产品的发展方向。
五、渠道:在发展中下沉,在进步中创新
中国当前各区域间、城乡间的巨大差异,为汽车市场带来足够的纵深,在一二线城市车辆日趋饱和、大城市病凸显的同时,三四线城市及乡村的需求正在不断释放,汽车厂商的营销渠道也将面临着新的变革。
《报告》中指出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逐步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一方面发展经济、提高乡村居民的消费能力,另外,也通过“完善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机制”、“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实现高速宽带城乡全覆盖”,“民生兜底保障”等一系列措施,增强乡村居民的消费信心。在未来的汽车普及阶段,渠道下沉将成为汽车企业把握用户需求至关重要的因素。
另外,城乡结构的变化,居民生活型态的改变,汽车产品技术的进步,也将会催生汽车服务的新模式、新业态。智能网联汽车、智能生活与“互联网+”的协同发展,将推动汽车领域产品与服务的联通与融合。未来时代的销售售后渠道将是怎样的模式,围绕汽车与生活还将衍生出哪些新的需求,值得探讨。
在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变革、用户消费观念发生转变的背景下,汽车行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正如《报告》中所述:“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还有很多坡要爬、坎要过,需要应对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中国汽车市场在经过销量震荡回调之后,将迎来新的汽车消费周期和全新的机遇。如何顺应发展趋势、如何把握时代脉搏,如何面对挑战、如何抓住机遇,是值得中国汽车企业深入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