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邦动力网讯】4月2日,亿邦动力网消息,被称为农业版“得到”的农技知识学习平台天天学农,在3月份上线了全年农技订阅课程,这是国内首个农业订阅课程,在上架几天内就快速售出了百余份,农业相关领域知识付费正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新兴蓝海。
天天学农的首席农技专家张倩在谈到课程开发的过程时表示,“我们之前发布了很多较短的季节类、病虫防治类的专题课程,因为农业具有生产连续性。今年广西新增100万亩沃柑,我们尝试做一个沃柑的全年课程,让全国知名的实战者带着大家一起完成果树种植、管理的全流程。用户花299元,就可以聘请一个一线专家手把手的全年指导。”硕士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果树学专业的张倩曾就职于赣南科学院、赣州市果业局,长期深度接触过种植户后,他决定加入天天学农这个新兴的农技知识学习平台,将农技知识做成系统课程,让更多农民受益。
农业知识付费
在天天学农创始人赵广看来,随着农民将小农经济转变为商业行为后,仅仅靠经验种植的做法就已经不再适用了,有目的地获取自种品种农技知识的需求更旺盛,这个因素成为了农技知识付费繁荣走势的温床——用户付费购买的其实不是知识,而是知识转化的过程,甚至是直接可见的经济收益。
在我国目前有2.6亿的种植人口,其中超过2500万户的中大型种植户,随着土地流转的加速、作物种植结构向经济作物的调整、新型农资的普及,农技成为了他们的最大痛点。有调查表明,有超过85%的农户认为需要技术指导,而摆在他们面前的难题是专家少、渠道分散、农技知识质量差。天天学农选择以农技知识培训为切入点,则极好的满足了农户对知识的专业性、标准化、高性价比等方面的需求,这也是在APP上线短短几个月内就快速积累了一批活跃用户的原因。可以说,这看似形式简单的内容正有效的挖掘农技服务这个近千亿的市场。
赵广认为:“农技培训如何做到让农技专家、培训教师、农技人员“进村头、上屋头、到田头”手把手的教农民是一个非常大的难题,但是如果你把手机当成是农技专家的载体,这个问题便迎刃而解——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拿起手机学习农技知识。”
农业版“得到”
在以知乎、得到、喜马拉雅为代表的知识付费平台的尾部,新世相等仅在微信公众号这样的次级端口的内容团队都获得资本的青睐。在国内,民众对知识付费接受程度越来越高,对付费知识的巨大需求正在推动市场的快速发展。
而农民的付费意愿也远超想象。赵广的观点是:就知识付费的根本而言,用户购买的不是知识,而是知识的转化。我们对农技知识设定的基本原则是‘直接作用’——获取的知识是能直接作用于农业生产,提高生产力;‘实践性强’——学了立马就能下地去使用,现学现用;这些原则与非农业的知识付费相比更刚性。
从某种程度上说,天天学农已不再拘泥于农技知识平台的性质,在原有的媒介机制下又建立了深度内容的优势。天天学农团队已经建立了一个超过200人,背景涉及顶级农业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农技站、科研所工作人员或者是一线的种植户的专家池,庞大的专家池保证了天天学农拥有最头部的内容。
为了保证课程的质量,天天学农也建立一套专家遴选的标准,首先是建立专家储备池,并对专家能力进行系统评估,再根据课程需求邀请专家进行实战试讲,判断是否合适,最后与高水平的专家独家签约。这套标准保证了天天学农充足的课程生产力及课程的质量、数量。这套专家积累-遴选的机制逐步为天天学农构建起了一定的壁垒,加上精准的选题策划和良好的市场运作,共同为他们带来了数十万的用户和超过20%的付费转化率,农技知识线上教育平台的效果初显。
相对于知识付费的课程,天天学农的课程在更接近于在线教育,它更有更强的约束力和更体系化的知识体系,同时又兼顾了知识付费的移动消费特征。由于有了教学过程和课后学习的问答互动,对种植户而言,就能够获得较为深度系统的知识学习,同时课程能直接对经济收入产生正相关。这使天天学农的课程成为了刚性需求。
天天学农的首席农技专家张倩表示:“兼顾便捷与系统学习,能提高收入。同时,局部多人学习同样的课程更容易使局部地区形成集约化、标准化的农业产业,提升农产品的规模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从这个角度讲,天天学农的课程是偏刚性的。”
据悉,天天学农也在扩展自己的课程体系,除了现有的柑橘课程外,葡萄、猕猴桃、芒果等经济作物的课程也会逐步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