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我有时会带着家人去盒马(上海某店),虽然过去要十公里,但丝毫没降低我们的热情。我们的轨迹通常是,避开午饭高峰期,一般在13:00点左右出发,到了先选海鲜,把午饭给补上。
孩子是家庭的小太阳
去盒马的动因并不全是为了吃,当然在里面堂吃能吃出大排档的感觉,这点也比较关键。另外一个原因是,店内有时会组织小朋友手工活动,比如教小盆友做蛋糕,这样家长不仅把孩子给遛了,吃和逛都比较安心,所以也是一个遛娃打发时间的好去处。临走时,再随机买些水果、蔬菜或日用品。它正是戳中了我们这类人的生活需要。
一个月前,盒马(云超)高调上线了“盒尔蒙”频道,这是一个专属的成人用品购物区。为此,盒马还发布了一个成人用品调查报告,深度挖掘了少女、少妇购买成人用品的不同。频道内有700多种成人用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包括焦糖味的润滑液、夜光套套、口红形状的跳蛋、情趣内衣等。而且,盒马承诺30分钟内快速达。
所以盒马开始关心嘴巴之外更重要的大事,试图给饮食男女们提供更丰富、更综合、更立体的生活服务。盒马公关对外表示“现在还没有任何一个零售商,可以做到让用户30分钟内买到丰富的成人用品,我们可以给用户带来最贴心的服务”。
说到底,盒马希望解决饮食男女一切即时性需求,因此,就不难理解盒马改名的野心了。
十天前,“盒马鲜生”宣布改名,去掉了“鲜生”二字,口号也由之前的“有盒马购新鲜”改为“鲜美生活”。 因此侯毅不再认为盒马是一家生鲜零售商,他说“盒马既有生鲜卖场,又是一个电商平台,你能说盒马还只是一个生鲜超市吗?” “生鲜是我们吃饭的本钱,会进一步加强。”
所以,我认为盒马卖TT是自身迭代升级的一个重要节点和契机。这标志着,新零售又进化了,新零售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当下的消费需要,也不能完全代表未来的消费趋势。
正如前面所述,我作为一名普通消费者,并非单纯为了吃海鲜或买青菜才去盒马,我想大部分消费者应也如是。
新零售盛行以来,被包装了各种理念和模式,最初是“线上-线下”,后来是冠以消费升级的各类高大上,再者是“线上+线下”。模式上,从自动贩卖机,到有无人超市,再到无人货架。所推崇的售卖理念在逐步被打破和延伸。
至于,新零售究竟是什么?好像也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谁能最大限度的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消费欲望,谁就是最领先的那位。
但,我同样不认为,现在再搞个“卖场+餐饮”就是新零售,而且我一直不认为,在办公室或楼道里放俩货架,就是神奇的新零售。
在生鲜电商界(其实生鲜电商已被迭代没了),最早是每日优鲜做了一次有效的创新,就是“社区前置仓”,其实在每日优鲜做这件事情之前,早有企业在尝试,比如现在已经不怎么被提及的Dmall(多点),只是每日优鲜的迭代速度和节奏感掌握的太好。记得有次拜访徐正,我问他怎么理解新零售,他和我说了一堆认同和不认同,那番话倒是忘记了,但前置仓所推演出来的“近景消费”却让我耳目一新。这就是当时的新零售。
读书的时候,我们是三点一线式的生活方式,家-学校-寝室;上班后,我们依然是三点一线式的生活方式,家-办公室,再加一个随机、随心情、随需要的社交娱乐场所。
近景消费就是围绕“三点一线”最大可能的主动且直接触达消费者。因此,一年后的今天再看“社区前置仓”已经不过瘾,也已不能被完全满足。于是有了无人超市,甚至无人超市可以像机器人一样在社区里“闲逛”,以求触达随机消费者。于是有了无人货架,直接把“卖场”搬到办公室,占领三点中的“办公室”这一核心点。
但,在这个战场上,现在还没有王者。可以肯定的是,所有的新零售商们都在试图以最快、最高效的方式,尽最大可能满足消费者多元需求。
因此,每日优鲜有没有可能搞“小盒马”?我认为可能。无人超市有没有可能共享厨房或送外卖?我认为可能。这不是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消费趋势使然。
因此,市场再无新零售,我认为都是生活服务商。
插播一个观点:
在刚结束的经济100人论坛上,侯毅说“新零售与传统零售有很大的本质区别,新零售的核心是以客户价值为驱动,传统零售是成本驱动,这两个的理念冲突很大”。
我不是很赞同这个说法,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忽略了商业设施的时代局限性。比如,在纯现金时代,我们不能因为有了POS机,就否认了现金时代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本质;有了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支付,就否认了POS时代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本质。
零售业态的变化,一定是随着商业设施的更新迭代进而升级变化,但零售本质并没有变化。
盒马最近又放了一些奇葩招数,比如开通了SOS家庭救急服务,提供包括电池、充电线、插座、灯泡、雨伞、创可贴等日常急需商品,30分钟内送达。还可以预约理发。未来甚至可以购买服务时间,比如老人在家里有东西搬不动,可以叫盒马派人来搬。侯总的话是“有困难,找盒马”。
有点看不懂,难道盒马要“滴滴保姆、滴滴保安、滴滴保洁”?或者是阿里借盒马制衡美团?但,不管怎样,希望盒马能把这事搞成,倒是居民福利。
我倒认为,与其这样,倒不如把新零售做到极致,或许是新零售商升级为生活服务商的绝佳机会。
前面提到我们正常人类的三点一线式生活,再结合近景消费趋势,商家其实还没有真正攻破“家”这个最终场所,没有比这更近的近景了。
每家每户都有厨房、冰箱甚至冰柜,随着智能生活的普及,谁说冰箱就不能成为一个很好的零售载体?几十亿砸在单车和货架上,砸在更实用的冰箱上不是更有价值?
智能冰箱已在逐渐普及家庭
不超过三年,或许广大人民群众就不需要花钱买冰箱了,就一个字“送”。至于怎么送,那就是新一代生活服务商们要考虑的了。
此为亿邦专栏作者文章,如要转载请签订内容转载协议,联系run@ebr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