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马打造的新物流,并不止于物流。而是要从商品和供应链上,重构整个零售体系。
从媒体的角度来说,研究盒马已经是一门独立的课题。盒马在新零售范畴内的创新拓展,已经走进母体级的阶段。即盒马的综合性零售创新,到目前为止,单拿其中一项技术出来,也能嫁接到其他零售企业成熟的应用。盒马基于智能化打造的新物流,也是如此。
现在,我们对盒马的分析研究,开始走入单项细分阶段。我们的第一期研究,先从盒马物流谈起。
广义上的物流,是指商品流通的全链路。即从源头基地到配送到门。狭义上的物流,主要分两块,一个是仓储,一个是配送。
我们谈的盒马物流,包含以上两种。所具体探讨的价值点,在于盒马如何在业务呈几何倍增放大的当下,依然要做到也能做到30分钟近场景极速送达。
盒马物流秘密:缩短订单路线
盒马的业务,已经大到一句话框不下。
开店,是今年盒马三大主战略之一。在刚过去的全年1/3时间里,外界已经习惯盒马“十店同开、八城同开”的汹涌。按照中国东中西部的地理划分,盒马已经初步完成对东部重要城市的覆盖、中部领先城市的覆盖,以及对西部成都、贵阳、西安的落地。这其中,上海和北京,以及深圳,是盒马开店卡位的绝对重点。
▲盒马全国门店最新分布图
供应链和商品开发,盒马的日日鲜、自有商品开发,已经跑出一条盈利模型成熟,业务运转稳固的模式。盒马日日鲜在消费者认知中,已经建立起极高的品牌心智占有。
业务横向拓展,目前盒马已经完成上海、北京两地的云超业务上线。云超的上线,意味着盒马从盒马鲜生的生鲜餐饮业务,向精选的全品类电商业务迈出实质性一步。同时,盒马还在上海嘉定和杨浦,分别拓展了高度自动化新餐饮模式、Office商圈上班族人群的小店餐饮模式。
业务纵向连接,盒马已经和浙江三江超市,福建新华都对接。在联营开店和老店数字化升级改造上,启动盒马供应链和模式的输出。当然,春节之后盒马在大润发实施的改造,才更值得全行业关注。
物流,是以上这些具有高度创新性的业务,得以链路顺畅的前提。还是用那句我们将盒马创始人兼CEO侯毅(花名老菜)的原话,来形象化提炼物流在盒马整个业务盘子的底层价值。2017年4月,《零售老板内参》APP(微信ID:lslb168)曾独家询问侯毅:“如果将盒马已有的所有资产和优势全部去掉,只允许保留一项,盒马也还是盒马,你会选择保留哪个?”
侯毅的回复是:30分钟即时配送。
记得我们在《蓝色盒马VS红色京东:云超和物流的侯毅版方法论》一文中,我们重点谈到盒马云超根据订单做物流路线的创新点,在行业引发激烈讨论。
这篇文章的核心论点,讨论了盒马以盒马鲜生门店为全链路的轴心坐标,将云超的快消标品物流链路,分割成门店前、门店后。
门店前的物流,盒马走的是大仓(DC)对店仓(FDC,也是盒马鲜生门店)的B2B物流模式。门店后的物流,盒马走的是30分钟近场景即时配送的外卖模式。然后根据顾客下单的SKU和包裹数量,以及顾客收货地址所在位置,系统自动设计一条最佳配送路线。从顾客下单到收货,采取次日达模式,让整个物流路线成本和效率最大化。
作为新零售新物种的代表品牌,盒马物流对外强调的概念也是新物流体系。与传统模式相比,或者说,与此前文章以京东为例,盒马新物流与京东B2C最大的不同,在于京东物流体系基于从端到端——从大仓到顾客。京东电商B2C模式,决定了京东物流的B2C模式,订单是其最小颗粒单位,订单服从物流路线。比之再小的,是订单拆单的不同包裹。
盒马的B2C自营模式,不同于京东或其他B2C生鲜电商,在于盒马鲜生门店的FDC架构,在其中起到的全链路轴心作用,即订单是从门店到顾客的近场景完成。
也就是说,京东模式,从源头基地到中心大仓,是商品形态。从中心大仓到顾客,是订单形态,且订单会拆成几个快递包裹。其中,从中心大仓到顾客的零散订单路线拉的过长,时效和成本拉的过高。
盒马模式,从源头基地到门店,是商品形态。从门店到顾客,是订单形态,且一个订单就是一个包裹。其中,因为从门店到顾客是3公里半径的近场景配送,零散订单的路线短、时效和成本在可控范围内。
打个形象的比喻,好比一件商品,从源头基地到顾客家里,要走1000公里。京东的物流模式,是从源头基地到中心大仓,用B2B模式走完800公里。顾客下单后,再从中心大仓,用B2C的订单模式和“211时效”,走完剩下的200公里。
而盒马的新物流模式,是在门店前,用B2B模式走完997公里。在门店后,用B2C外卖模式,走完剩下的3公里。
众所周知,物流以仓对仓的集中B2B模式运输,规模效应带来的运能成本才是最低的。时效方面,也只用管商品的保质保鲜时效,而不用管顾客下单的配送时效。
快消品,比如米面粮油、洗护、家清、酒水等大件重包商品,成本和效率,只能在短半径内完成。
盒马物流秘密:门店!门店!门店!
盒马的新物流,从源头基地到门店,中间当然也会有DC大仓。但在商品的物流状态中,门店前的商品,都是以整个托盘的集约模式,用大卡货车集中配送到门店。
集中配送到门店之后,门店再将整个托盘的商品,一次性在门店完成收货、上架、捡货、打包、配送的五位一体动作。盒马物流是一个托盘(或者是整箱整板)一次性操作50件包裹。而京东物流则是根据订单,需要操作50次才能完成50件包裹。操作效率、运载效率和成本核算,两者的差异都很大。
从DC大仓到顾客家中,做外卖式的直线配送,而且物流距离又短。成本和效率,自然出来了。
当然,这并不等于说,盒马不过是将门店,替代成京东的DC大仓使用。
按照盒马物流总负责人陈明(花名红方)的介绍,盒马物流是全新设计的一套去中心化、分布式的智能网络。跟以往比,不仅仅在于细节上的优化调整,而是从整体的底层架构上,构建一套新的物流体系。
它的诞生,最早是根据生鲜品类而专门设计的。这也让盒马物流整体配送链路非常长,在整个阿里体系,比如与菜鸟网络对比,也是最重的物流模式。
甚至相比京东,盒马的物流模式也更重。然而,盒马物流在成本和时效上,却操作的相对轻巧些。
盒马物流的去中心化(不以大仓为主)、分布式(以门店为链路轴心)的智能网络,在谈清楚了去中心化和分布式的模式特性之后。盒马物流的智能化水平,则是其第三个要着重分析的。
盒马物流的智能化,大致可分为四类:
第一,智能履约集单算法。
我们假定一个极端的完美物流体验命题:从福建厦门到新疆乌鲁木齐,以12小时的速度,获得最完美体验的物流解决方案是什么?
答案只能是:快递员买张机票把货送过去。当然,这种昂贵的方案,根本不值得在物流层面做进一步的讨论。
盒马物流不能这样一单一单的去做,又要讲究时效内的成本可控。其做法,必须是基于时效节点顺序、区块分布,在整个POI的位置上,打造出机遇线路的智能履约集单算法。将不同订单在一个路线上,做最优配送批次的串联。
第二,门店智能调度。
我们反复的强调,门店,在整个盒马配送成本和效率上,是最重要的轴心坐标。盒马门店之所以能承担起DC大仓的功能,很重要的条件,在于盒马门店从设计之初,就是仓储式货架和库存设计。即盒马门店商品的货位和库存,都是实时回传调度的。
这样,盒马门店,在线下层面,就是标准的门店运营,具备完全的实体店销售功能。在线上层面,门店就是标准的仓储作业。一个门店,一套班子,做到两个门店的人效和坪效。
因为是智能调度,在中餐和晚餐的高峰时段,门店和仓配同时在作业的高峰期,也不会造成高峰期忙不过来,闲置期工作量不饱和的问题。下午三点前后的闲暇时间,就是云超订单配送的高峰期。
第三,配送智能调度。
按照上面所述,好像只要一个订单(包裹),在盒马门店作业完成分捡打包装车后,剩下的就是直线送到3公里半径内的顾客家里。
其实不然。这里面,配送员熟悉的配送区域、所在的具体位置(门店、路途中、顾客家、返程中);订单的不同批次、品类(常温或冷链);都需要做一个最优智能匹配,才能做到智能效率的最大化。
第四,商品智能订货。
上文所述,盒马不是将门店(FDC),简单的替代成京东的DC大仓使用。其内在含义,在于门店的面积毕竟有限,不可能完全复制DC大仓的作业体量。
一方面,盒马是基于全品类对标品做精选,缩小全品类的SKU数。另一方面,盒马会根据自己的历史数据和阿里的大数据,去做智能的订货和库存分配。达到库存周转、销售和顾客需求满足的最大化。
再根据每个门店周边盒马会员的需求,做智能化的商品选品和库存分配(理论上盒马APP可以做到千店千面),进一步提升库存周转和商品动销。
▲盒马门店悬挂链作业场景
再配合盒马门店著名的悬挂链系统,一个高度自动化设备解决门店场内效率的工具,既可以分区捡货,也不需要让捡货员满场飞跑取货。盒马去中心化、分布式物流网络的效能,才搭建的起来。
所以,这才是盒马门店既发挥大仓作用,又不是简单替代大仓,又实质以智能化驱动门店作为物流中心的全部秘密。
盒马物流秘密:时间为先?
盒马物流在云超项目上的次日达,是盒马新物流与京东等传统B2C类物流对比中,非常为外界所不解的地方。
快,已经成为互联网时代的普遍惯例,好比智能手机,所有人默认的发展方向,一定是功能更智能、速度更快。
回到盒马物流。在全行业,盒马既然是第一个敢于做门店30分钟生鲜极速配送的商家。为什么又要在快消标品上,盒马貌似又反潮流的要做次日达?
纵然快消标品这种计划性、周期性商品,顾客并无应急收货需求——所想所见但不需马上所得。不过,我们还是需要深入盒马物流的时效逻辑,去发现盒马物流的深层次价值点。
陈明的答案是,快消品的最优购物体验,快,并不是唯一条件。甚至快,还要服从顾客的成本支出。
还有,给顾客提供最合适的商品和否无体验,前提是基于场景找到最优履约链路。
有一点要值得特别强调,盒马云超,是目前全行业快消类配送服务中,唯一还在免邮费的。酒水这类重货,免邮门槛有多高,或必须收取一定快递费,是盒马之外电商平台,普遍的做法。
所以,在商超类快消品上,不能悬空的把一个顾客实际不是很在乎的体验点——即时配送,当作是顾客体验的最大价值点。
再说,要说快,一般快消品,谁能快的过无人货架?就在顾客身边的水饮、零食,是不是就代表着最好的快消品购物体验呢?
答案,人人自知。
羊毛出在羊身上。不能一边收顾客十几块钱的运费,一边又说不收顾客运费的盒马云超不够快。
对于盒马来说,优化物流体验和履约效能,已经不是简单的从物流本身去考虑。而是要上升到商业模式、商品结构、供应链再造等本身去思考,并重构商超行业。
再说,真有只在乎时效,不在乎成本支出的顾客,比如在大半夜,盒马其实也是唯一能满足这类客群需求的电商平台。
4月1日,盒马上线了7×24小时的服务。虽然盒马门店晚上十点打烊了,但是盒马APP可以全年无休的下单购物。
24小时配送的难点不在物流层面,在盒马以门店为载体的作业半径下,24小时配送是对原有智能调度的复合叠加。
对于盒马来说,24小时不打烊配送,重点盒马从零售中心到城市社区生活中心的跨越。既融合线上线下的效能叠加,又打破了白天和黑夜场景的区隔。是对3公里生活场景的深度优化。
比如,因为做了24小时配送,盒马会员自动引出两个新的消费场景:早市、晚市。早市将原来早上8点的下单时间,提前至7点。晚市将原来晚上9点的高峰时间,拉到10点。让夜宵、成人用品、药品的固有商品力,在深夜场景增加应急、便利的商品力。
回到本文开头开讲,盒马为什么要舍命狂奔式的开店?门店,是盒马盘活整个业务盘子底层。物流,则是带活整个门店的纽带。
门店、物流,在整个盒马业务框架里的重要性和具体属性,大致就是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