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财经资讯 > 电子商务

山东如意溢价60%收购利邦 谁是获益者?

时间:2018-05-11 16:19:00

2017年10月9日,利邦公告第三方可能认购公司新股份,如果完成,公司控制权可能出现变动。第三方已经支付订金7200万港元,可见诚意是满满的。利邦大涨17%,之后一路上扬。

2017年11月9日,利邦公告,第三方为山东如意集团,并且认购价为1.2港元,相较前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溢价60%。认购股份总代价22.152亿港元,完成后山东如意集团将占公司总股本51.38%,成为公司控股股东。

这个认购价可以说是大大超出市场预期的,利邦一度大涨32%。

2018年4月18日,利邦公告交易完成,山东如意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股权比例达到51.7%。原利邦的董事会成员全部退出,如意系的人入驻。

目前利邦的股价0.8港元,较控股股东山东如意的认购价1.2港元,仍然有相当大的折价。

那么问题来了,利邦是什么来头?山东如意又是什么来头?为什么山东如意要收购利邦?这么大的折价摆在那里,利邦有没有投资机会?

▌利邦:成也中国,败也中国

在上述交易完成之前,利邦是冯氏集团旗下的公司。冯氏集团是香港的百年企业,核心业务包括贸易、物流、分销及零售,在香港市场上拥有四家上市公司,分别是利丰(494.HK)、利标品牌(797.HK)、利亚零售(831.HK),以及利邦(891.HK)。

利邦在大中华地区(中国大陆、港澳台)经营高级至奢华男士服装,目前旗下主要有三大品牌:Kent&Curwen、Cerruti1881、Gieves&Hawkes。利邦先后将其收购,由特许权品牌转为了自主品牌,另外,公司还拥有Durban在大中华地区的特许经营权。

利邦2009年11月在香港上市,过去一年里全球经历了一场可以媲美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奢侈品的消费与经济周期的相关性比较大,金融危机对奢侈品的消费影响非常大,08年、09年下降非常明显(下面是欧元计,不考虑汇率影响)。

之后全球奢侈品的消费随着经济的复苏重新上扬,背后的主推动力量仍然是中国市场的强劲增长。根据麦肯锡的数据,2008年的时候,中国消费者已经买走了全球12%的奢侈品,2012年时,这一数值上升到21%,2016年上升到了惊人的32%。

早些年中国消费者购买奢侈品的主要渠道一是中国内地市场,二是香港市场。而这正是利邦的核心市场,利邦旗下品牌在中国的店铺数量扩张非常迅速。

在中国消费者的强劲消费推动下,利邦享受了一段非常美妙的业绩增长期。

利邦的投资者也享受了一段美妙的投资期,股价翻了差不多5倍,不到两年时间里。

然后就是悲剧发生了,发生的导火索是中国的反腐,端倪见于2012年下半年,2013年就来得非常猛烈了。看利邦怎么说的:

中国奢侈品的需求很大的一个来源是送礼,在反腐的大杀器下,这块的需求被打得战战兢兢。2013年、2014年看营收没下滑很多,那是因为公司的促销打折政策,毛利率一路往下走,利润就扛不住了,13年利润下滑43%,14年又下滑48%。15年进入亏损,一直亏损至17年,并且亏损扩大至17年的6亿港币。

反腐是一个重要原因,另一原因也要提下,即消费场景的转换,这是由两个变化带来的。一是电商的兴起,包括海淘,消费者线上购买奢侈品的意愿增强。二是国外旅游渐成潮流,关税上的优惠也要吸走部分流量。

这就令严重依赖中国和香港市场的利邦雪上加霜,不断关闭店铺,2012年中国大陆店铺386间,2017年只有206间。利邦的投资者也是凄凄惨惨戚戚,股价高位跌去90%以上。

▌山东如意:中国版LVMH

讲完利邦,现在来看携22亿港元前来求娶的山东如意。

山东如意创立于1972年,前身是山东济宁毛纺织厂,最初的主业就是毛纺、棉纺。改革开放后,全球服装产业链向中国转移,山东如意拥有大规模的生产制造能力,逐渐接一些外贸订单,并且客户越来越高级,比如Burberry、Armarni等。

有一个事实是,尽管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服装生产市场,但中国的服装公司却长期以来处在价值链底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大量财富的中国服装公司,无论是面对越南等东南地区更低成本的竞争,还是其他抱负,都有动机去改变这一状态。

升级中国的服装产业,需要非常优秀的营销人才和设计人才,短时间内并不容易。收购国外时尚品牌是一条比较快的路。山东如意也有自建品牌,但并不如意。

2010年起,山东如意开启了并购之旅。

2010年山东如意收购了日本知名的服装公司Renown41.53%的股权,成为后者第一大股东,获利23个知名服装品牌,其中包括利邦拥有大中华地区经营权的Durban。

2014年1月,山东如意买下了德国男士西装生产企业PeineGruppe的多数股权,成为主要股东。该公司旗下拥有Barutti、Materhand等品牌。

2016年耗资13亿欧元收购法国时尚集团SMCP,获得旗下的Sandro、Maje、ClaudiePerlot三大服饰品牌。根据2017年财报数据显示,山东如意占股权57.3%。这次交易是中国时尚领域金额最大的并购案,山东如意也由此成为中国第一奢侈品集团。

2017年3月,山东如意以1.17亿美元的价格,从香港上市公司YGM(375.HK)手里收购了英国老牌Aquascutum。该事件宣布于2016年10月,有印象的可以记得宣布后YGM大涨62%。

2018年2月,山东如意在与同样布局奢侈品版图的复星国际等的竞争中胜出,以约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瑞士奢侈品牌Bally的实际控制权。

然后就是利邦了,今年4月以22亿港元完成收购,获得利邦旗下的三大品牌。

当然,山东如意的视线并不是只放在了高端国际品牌的收购上,它也从生产环节着眼,在上游进行了收购布局。比如2017年10月,山东如意宣布收购美国英威达旗下服饰和高级面料业务,英威达为面料品牌莱卡母公司。2011年至2014年,先后收购了澳大利亚的罗伦杜牧场和棉业巨头库比棉场等。

可以看到,山东如意布局非常广,打通了服装纺织全产业链。目前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毛纺产业集团,是全球收入排名前20的时尚奢侈品集团。

然而,我们来看公司的营收,2016年290.87亿人民币,利润总额28.57亿,经营性净现金流40.63亿。显然,尽管业务还不错,但这些数字与公司动则大手笔的收购相比是非常悬殊的。

那么创下中国奢侈品并购纪录的山东如意是如何运作的呢?答案是负债。来看有息负债的规模,2014年有息负债规模为132.4亿,2017年3月末达到288.81亿,2017年9月末上升到314亿人民币。公司2017年9月底的资产负债率为64%,从下面知道负债基本上为有息债务。

▌山东如意收购利邦猜想

2017年9月底,山东如意的有息负债规模达到了314亿人民币。在负债率如此高企的背景下,为什么山东如意还要在2017年11月宣布溢价60%收购一个连续亏损的利邦呢?

其实山东如意已经完成的几个大手笔收购,只有SCMP是一头现金流,过去几年增长都不错,2017年又展现了强劲的增长。

Bally可能是第二头现金流,但Renown和利邦都不是,利邦连续亏损三年,经营现金流也是负的,Renown2017年归属普通股东利润亏了2.5亿日元,业绩也一样低迷不振。

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公司的负债端压力会非常大。因此,可以猜测,公司有非常强的动机将旗下的资产证券化。

山东如意集团下面有四家上市公司,A股的如意集团(002193.SZ)、港股的利邦(891.HK)、17年法国上市的SMCP、日本的Renown(3606.T)。

如果公司有动机将旗下资产证券化,A股是最诱人的选择,估值高,但BUG是审批时间长,不知道猴年马月,而且等待时间还会面临很多的不确定性。日本的Renown和法国的SMCP也可以排除,它的壳里已经装了当地市场熟悉的资产,再运作其他,不说当地的法律政策是如何的,投资者买不买账也是问题。

很显然,香港的利邦(891.HK)是最好的选择。香港的法律环境给了大股东运作足够大的自由权。另外,香港本身就是个离岸市场,很容易接受其他地区的资产来这里买卖。

再试想一下,山东如意旗下已经拥有许多个奢侈品牌了,在负债这么高的情况下,溢价60%认购利邦的新股,如果就是为了获得利邦的三个品牌,显然是说不过去的。

因此猜测香港市场上落一子,一定是有资本运作上的后图的。负债率比较高的山东如意,有对现金的强烈需求。

这也就意味着利邦的新大股东,溢价60%,以1.2港元每股认购利邦(注意,不是收购老股,是认购新股),对利邦的股价会有强烈的诉求。

▌结语

相比香港显赫的四大家族,冯氏家族并不广为人知,但是我们进去的许多百货商店,相当一部分的产品来源与它旗下的利丰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百年走过来,如今冯氏的第四代已经上台,但他们要面对的是一堆停滞甚至亏损的业务。冯氏集团的没落一定程度上折射的是香港地位的变迁。

利邦是冯氏集团卖掉的第一个上市公司,易主之后,原来利邦的董事会成员全部出局,不过其相关成员仍然持有近20%的股权。可想而知,它们对这批股权不会再有很大的兴趣,套现走人是最有可能的,这也意味着利邦上面一段时间内会存在抛压。当然,是现在抛,还是把股价做上去抛,这是个问题。

但新进的山东如意集团以溢价60%,每股1.2港元的价格认购新股,成为大股东,显示了它的意图不小,绝不仅仅是为了在它众多的奢侈品牌中再加三个品牌而矣。从山东如意的资产负债情况也可以知道,山东如意对资金会有强烈的需求,它需要一个方便运作的壳。显然,它下面四个上市公司,利邦会是最好的选择。

  • 上一篇:阿迪达斯户外在美国登山中心大楼设新办公室
  • 下一篇:报告显示:电商平台助推中国品牌充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