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121301单元51―07地块动迁安置房项目”――上海宝山南大村动迁安置房基地由于刚刚竣工,暂时只能以代号称之。但就是这样一个暂时连正式名字都没有的动迁安置房工程,近日却获得了上海市建筑工程质量大奖――白玉兰奖。而在今年获奖的上百个项目中,这个项目出人意料地成为唯一一个观摩工程。它究竟凭什么获得这么高的荣誉?
从用料到建筑均采用高标准
56岁的姚荣华是南大村的老居民,生在长在南大村,目前他已经完成动迁,就等11月入住新房了。看完新房,老姚称赞,这房子里面质量好,外面环境好,“以前住村里房子时,家里再怎么装修,外面都是乱糟糟的,出行也不方便,现在这房子,让我都不敢相信还在南大!”
记者走进小区发现,15幢18层高楼,整洁的外立面,高品质的绿化,新古典主义的建筑风格,颇有设计感的塔尖式屋顶,加之外墙上各种精细的雕花设计,眼前这个位于南大路上的小区更像是价格不菲的商品房小区。
建筑方大华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房屋外立面饰面材料为真石漆,参照的是商品房的高标准;外墙门窗选用断桥隔热铝合金门窗,节能环保;电梯使用的是著名品牌。在建筑过程中,塔吊上还安装了探头,监视每一层的工程质量。这样的工程项目,能获得规格仅次于国家级鲁班奖的白玉兰奖,并不奇怪,它还成了今年唯一的观摩工程。
白玉兰奖评委会成员、上海市建筑施工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周之峰介绍:“观摩工程可以说是白玉兰奖这个精品中的‘精品’,今年上下半年各评选了大约80个工程入选白玉兰奖,在这160个工程中,能成为观摩工程的只有两个,其中一个只是得到称号,并不进行实地观摩,真正邀请专家、工程方、老百姓来参观的‘观摩工程’,全上海只有这一个。这也是保障房项目首次成为观摩工程。”
作为一个经过专家们优中选优评出的观摩工程,这个小区精工细作,让前来学习的不少建筑施工从业人员感叹。施工方名华建筑总工李金辉介绍,整个小区建设要求高,但最有特点的还是无渗漏工程。该工程着重解决房屋渗水问题,从地下混凝土施工,到施工缝处理、后浇带封闭,都充分考虑了防渗漏需求,地下车库与房屋连通所用的橡胶止水带,使用的是上海隧道工程专用材料,针对窗框则采用无螺丝孔的设计,能防止雨水从螺丝孔渗入。整个防渗漏工程完成后还特意进行了喷淋测试,测试证实防渗漏效果相当良好。
建筑成本高、质量把关严、建筑周期长,最终提高了建筑质量。“企业虽降低了利润,却赢得了百姓口碑,我们愿意这么干。”建筑方负责人说。
让老百姓自己监督自己的房子
老百姓的满意,一方面来自建筑施工方的努力,另一方面还源于南大地区的综合整治。
这块昔日在国家环保部网格色块管理中被划为“黑色”的地区,正经历凤凰涅 ,获奖的“W121301单元51―07地块动迁安置房项目”,好似一朵开放在这片重生土地上的“白玉兰”,但其实,南大地区还有另一个安置房项目,也获得了白玉兰奖。大场镇党委书记杨金娣说:“这几个动迁安置房基地都和村民原先的宅基地挨得很近,有的就是原地建房。”
近6平方公里的南大地区作为外环西北角廊道,曾是违章搭建的聚集地,加上附近工业企业较多,使得该地一度在国家环保网格色块中显示为“黑色”。直到2010年10月,南大综合整治启动,这里成了宝山一片“热土”。
宝山区委书记汪泓好几年的开年第一站,就是带着职能部门到南大调研。经过多方努力,这块上海环境整治重点区域开始逐渐呈现转型成果。
南大的居民们从老房子迁出,即将进入动迁保障房,他们中有人曾担心:我们会不会从老的“黑土地”住进新版“棚户区”?事实证明,这种担心纯属多余。
对于动迁保障房建设,区里全力支持,一平方米的建设成本就达万余元,为了打造精品工程。为提高工程质量,除了专业监理人员外,在被动迁的四个村,镇里采取“自己的房子自己监理”的办法――在村子里寻找三、五名会做建筑活计的村民,组成质量监督小组。这招非常有用,毕竟是自己要住的房子,村民监督得特别认真。
南大村村民赵枫说,我们虽不专业,但我们就看企业管理是不是认真,这些从材料堆放等细节上都可以看出来。在丰收村动迁基地丰宝苑小区,丰收村质量监督小组发现某一种水泥产品建议10天风干期,施工方按照7天风干,其实7天风干已经能满足工程质量要求。但村民监督小组提出必须按建议指标,风干满10天才行。通过这样的双重监理确保了工程质量。
早在房屋设计阶段,大场镇就向动迁村民征询对房屋户型的意见,根据村民意见结合动迁实际确定动迁房的户型设置共10余种。这样贴近百姓需求的房子一出来,立即遭到“哄抢”――作为南大第一个动迁房基地的丰宝苑小区2014年6月22日启动签约,“我记得特别清楚,6月22日是周六,可周四已经有老伯伯带着凉席来排队选房了。”南大指挥部的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5月,村民们已经完成回搬,入住新房。(解放日报记者 周楠 通讯员 孙小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