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上海新闻

让古老昆曲焕发青春!上昆建团四十年一直在路上

时间:2018-02-23

原标题:让古老昆曲焕发青春!上昆建团四十年一直在路上

微信图片_20180223104255.jpg

图说:上海昆剧团建团40周年纪念演出的邀请函

今晚(2月23日),上海昆剧团建团40周年的纪念演出将在上海大剧院拉开帷幕,一连六天的演出平均出票已经接近九成。从曾经台上演员比台下观众多到如今的一票难求,从当年台下满眼的白发苍苍到如今在所有戏曲剧种中拥有最年轻的观众群,上昆的40年见证了昆曲艺术的一次“华丽转身”。正因为上昆40年来坚持、坚守这个“内因”,才能在大环境变暖之后,让古老昆曲迅速“发芽抽枝”,重新焕发青春。

长生殿精华版20100508蔡正仁饰唐明皇、张静娴饰杨贵妃(竖裁).jpg

2010年,《长生殿》精华版,蔡正仁饰唐明皇、张静娴饰杨贵妃 资料图

坚持探索

上昆是全国原有的7家昆曲院团中最年轻的一家,成立于1978年的上昆当时赶上了百废待兴的时代,建团演出的第一部大戏《十五贯》当时在大众剧场上演时排队购票的观众曾多到绕剧场三圈。上世纪八十年代,上海昆剧团应邀晋京汇报演出。这次演出,引发了空前的反响。曹禺先生用四个“一流”盛赞上海昆剧团――“第一流剧团、第一流演员、第一流剧目、第一流演出”。第二年,第四届中国戏剧梅花奖颁奖典礼,计镇华、华文漪、蔡正仁、岳美缇与王芝泉同时“摘梅”成为梅花奖历史上至今未被打破的传奇。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古老的昆曲一度受到各种各样娱乐样式的冲击,出现了台上演员比台下观众多的尴尬局面。不过哪怕在昆曲最落寞的时候,上昆也从来没有停止过探索的脚步。“正是因为艰苦,更不敢停下来。”“昆大班”老艺术家,当时的上昆团长蔡正仁说。上世纪八十年代,上昆排演了根据剧作《麦克白》改编的《血手记》,成为戏曲舞台上最成功的莎士比亚作品之一;上昆的《司马相如》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昆曲新编历史剧中的代表性作品,至今依然常演常新;还有《婉容》《夕鹤》这些实验性小剧场戏曲作品,都是上昆的艺术家们在困境中的探索前行的尝试。进入新世纪,一部《班昭》演出了昆曲人的执着与坚守,也成为上昆第一部获奖大满贯的作品。此后,昆曲的外部环境渐渐回暖,上昆更是接连不断有力作、佳作问世。

占花魁20130428沈�丽饰王美娘、胡刚饰四儿、孙敬华饰老鸨.JPG

2013年,《占花魁》,沈丽饰王美娘、胡刚饰四儿、孙敬华饰老鸨 资料图

不懈播种

去年上昆赴日本演出,把昆曲讲座办进了东京明治大学,可容纳500人的大教室内几乎座无虚席,台下的观众都被昆曲的优雅精致所打动。今年,上昆计划把已经在国内举办了20年的“昆曲走近青年”项目精致化后带到日本大学校园。昆曲如今已经成为所有戏曲剧种中观众的年轻化程度最高的一个,常规演出剧场内年轻观众的数量普遍多于老年观众,这与上昆20年的进校园普及播种密不可分。曾经,昆曲进校园无人问津,甚至出现过学校领导怕学生中途退场而把举办讲座的礼堂大门锁上、但学生却从厕所的窗子翻窗“逃离”的尴尬局面。只不过上昆人坚持下来了,用自己的真心实意、用昆曲载歌载舞的艺术魅力打动学生,慢慢地,“昆曲走近青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渐渐成为昆曲的忠实追随者。这些年,上昆演到哪里,昆曲普及讲座就讲到哪里,坚持不懈的播种,收获了越来越多的“昆虫”。上昆面向社会举办的“昆曲跟我学”也成为昆曲爱好者们追捧的项目,每次招生名额都“供不应求”成为抢手货。

墙头马上20140918胡维露饰裴少俊、罗晨雪饰李倩君.JPG

2014年,《墙头马上》,胡维露饰裴少俊、罗晨雪饰李倩君 资料图

永不停歇

今晚演出的最后一个场面是奔跑,“一百多号人在台上奔跑。我们的主题是‘我们在路上’,我们的目标永远在高处,永远不能停歇下来。”谷好好说。虽然现在的大环境暖风频吹,戏曲艺术受到了方方面面的关心支持,但上昆却并没有丝毫懈怠。相反,这几年在人才培养、创作演出各个方面持续发力。“昆大班”的老艺术家还时常在舞台上进行示范演出,“昆三班”的中生代如今已经有五朵“梅花”绽放,而年轻一代的“昆五班”正“呼啸而来”,人才梯队整齐、兵强马壮。另一方面,在演出市场上昆这几年也大出风头,前年的“临川四梦”,去年的全本《长生殿》可谓“名利双收”,在戏曲商演市场成为各大院场争抢的热门项目,演出简直“停不下来”。今年,上昆计划推出《琵琶记》《浣纱记》和《牧羊记》三部作品,在巡演方面则计划重启“三地联动”概念,与苏昆、浙昆合作推出“三地联动版”的《十五贯》《牡丹亭》《雷峰塔》等经典作品。问谷好好为什么这么拼命?她说:“因为我们太懂得珍惜了,就像突然有了新鲜的空间,要拼命呼吸。希望现在的年轻一代在这么好的时候也要更懂得珍惜,懂得感思,更要懂得勤奋。”

川上吟20150416吴双饰曹丕、罗晨雪饰甄宓.JPG

2015年,《川上吟》,吴双饰曹丕、罗晨雪饰甄宓 资料图

【马上评】珍惜好时代

在采访中,无论是老艺术家,还是中生代名角,都会提到一个词,“珍惜”,“没有那时候的苦,显不出现在的甜来。因为我们走过一段艰难困苦,才显得我们现在的好日子得来不易。”蔡正仁每每提起往事,就特别感慨。然而,对于年轻一代来讲,这种感受并不太真切。“现在有的是机遇,有的是平台,缺的是勤奋。”这是谷好好的感慨。

当年“昆大班”在戏校的时候早上六点钟不到就去“抢占”练功房,“昆三班”的谷好好曾练功练到血尿,而现在的年轻人远没有前辈老师们的那份执着了。和蔡正仁开玩笑说,不如剧团规定早上八点就要到团里练功,他却说,这个要靠自觉,靠规定持久不了。

生逢好时代,是年轻昆曲人的幸运,但若不懂重珍惜,那便是辜负了好时代。不管大环境如何,成功的道路会都离不开勤奋、刻苦。

狮吼记20170808黎安饰陈糙、余彬饰柳氏、缪斌饰苏轼.JPG

2017年,《狮吼记》,黎安饰陈糙、余彬饰柳氏、缪斌饰苏轼 资料图

霓裳雅韵・兰庭芳菲――上海昆剧团建团四十周年系列演出日程安排

1. 庆祝专场 2月23日(正月初八)

时长:约2小时,无中场休息

主演:上海昆剧团五班三代全体演职人员

2. 经典折子戏专场Ⅰ 2月24日(正月初九)

时长:约3小时,中场休息10分钟

《虎囊弹・醉打山门》 湖南省昆剧团 刘瑶轩、王翔

《紫钗记・折柳阳关》 江苏省苏州昆剧院 王芳、赵文林

《铁冠图・刺虎》 北方昆曲剧院 魏春荣、张鹏

《西厢记・游殿》 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 施夏明、李鸿良

《西园记・夜祭》 浙江昆剧团 汪世瑜

《琵琶记・吃糠遗嘱》 上海昆剧团 计镇华、梁谷音、张铭荣

3. 经典折子戏专场Ⅱ 2月25日(正月初十)

时长:约3小时,中场休息10分钟

《牡丹亭・幽媾》 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 龚隐雷、钱振荣

《荆钗记・见娘》 永嘉昆剧团 林媚媚、黄宗生、吕德明

《绣襦记・教歌》 上海昆剧团、浙江昆剧团 张铭荣、汤建华

《蝴蝶梦・说亲》 上海昆剧团 梁谷音 、刘异龙

《占花魁・受吐》 上海昆剧团 岳美缇、张静娴、孙敬华、胡刚

4. 明星版《长生殿》 2月26日(正月十一)

时长:约2小时45分钟,中场休息10分钟

主演:蔡正仁、张静娴、史依弘(上京)、王芳(苏昆)、魏春荣(北昆)、黎安、罗晨雪、倪徐浩等

5. 京昆武戏专场 2月27日(正月十二)

时长:约2小时30分钟,中场休息10分钟

《扈家庄》 钱瑜婷、杨亚男

《盗甲》 娄云啸、郝杰

《挑滑车》 奚中路、张艺严、贾、王玺龙

《劈山救母》 赵文英、丁晓春、吴双

6. 明星反串版《牡丹亭》 2月28日(正月十三)

时长:约2小时45分钟,无中场休息

  • 上一篇:这个展已吸引70万人次观展:党员组团“二刷” 老外都点赞
  • 下一篇:通报!上海交警春节期间查处了这些酒驾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