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上海新闻

长三角产业带数字化升级成新国货高地

时间:2019-05-14

大白兔奶糖、六神花露水、张小泉剪刀、百雀羚面霜、杏花楼青团……提及老字号,我们可以一口气说出许多品牌。

我们能随口说出这些品牌,是因为它们深深印刻在脑海里,更是它们仍频频出现在视野中。比如,在手机上经常能看到这些老字号的联名款,而且一键就能下单寄到家中。

如今,在商务部门认定的1128家“中华老字号”中,过半数已进驻天猫。5月8日,阿里巴巴宣布将帮助200个老字号年销售过亿,支持老字号复兴。也正是老字号上线天猫淘宝,与阿里生态全面拥抱,才激活了它们的“逆龄生长”。

除了老字号外,阿里还宣布将全面启动新国货计划,包括协助全国1000个产业集群全面数字化升级;创造200个年销售过10亿的国产品牌;全面扶持20万个年销售500万的淘宝创意特色商家;天猫海外、Lazada和速卖通帮助70万国货商家出海。

在这些新国货搭乘数字化快车背后,是阿里巴巴将平台上消费端需求传导到供给端,促进制造业提质升级。长三角产业带也在阿里巴巴的赋能下换上了“数据大脑”,成功迈入数字化时代。

老字号承载上海底色

作为民族工商业最早萌芽、繁荣的地区,上海现有老字号品牌222家。从服饰鞋帽、日用文体到食品餐饮一应俱全,不论是数量或品类丰富度,上海都是老字号第一阵地,无出其右。

其中,有一家老字号,总部坐落于上海,工厂分布于长三角的无锡、江阴等地,它的粉丝横贯60后至80后三代人。天猫数据显示,它在2018年中国老字号品牌发展榜单中,位居第二。

这家上海企业名为恒源祥。那么,它究竟是如何创造上海老字号商业奇迹的呢?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恒源祥便将生产线布局到长三角地区。1991年,它与无锡市井亭村绒线厂签下协议,以“定牌加工”经营模式进行合作。18年前,就为井亭村贡献了1.2亿元产值。如今,恒源祥旗下有多个工厂驻扎于此,有三分之一绒线出自这里,此后井亭村也改名为“恒源祥村”。

2012年,恒源祥接入天猫,开始数字化转型之路。2013年首次参与“天猫双11”,恒源祥就突破8000万销售额,到2017年“双11”全网销售额突破3亿。恒源祥相关负责人表示:“从目前体量来看,天猫平台占据其电商业绩的95%。”

像恒源祥这样乐于改变逻辑,不断颠覆传统思路的老字号在上海还有很多。比如回力,引入线上经销管理体系,即授权大小经销商参与从设计、生产到终端经营的所有环节。如此一来,经销商积极性被充分调动,线上线下店铺也不会因产品同质化而产生内部竞争。

还有上海家化,一方面引进高科技自动化生产线,提高产品生产效率;另一方面紧跟消费市场,借助大数据赋能产品研发,推动客群年轻化。

借用恒源祥集团总经理陈忠伟所说的一句话:“一个品牌跟一个人一样,都是有自己的基因的,基因“不能轻易去改变”。对于上海老字号而言,不变的“基因”铸就了它们长久的品牌价值。

这些品牌在新时代,将成为企业的无形资产,上海的生活文化记忆,它也承载着上海的底色。

长三角产业带数字化升级

“浪奔浪流,万里涛涛江水永不休,淘尽了世间事,混作一片淘淘潮流。”正如这句《上海滩》歌词所写,上海老字号也跟随时代大浪潮,经历着起起伏伏。

“建一个商业大厦易,而保留一个商业老字号难”。过去一段时期,一些老字号企业产品创新动力不足,成为制约老字号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

在长三角则有另一番景象:不少老字号敏锐地抓住了数字化机遇,又重新焕发生机,擦亮了老字号的金字招牌。

这背后其实是长三角产业带的数字化升级,成为产业带转型升级的标杆。

曾经,有不少上海企业将生产线布局在长三角地区。这些工厂也因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浙江湖州,有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子,名为织里。早在1980年,这里还只是纺织、刺绣品的生产基地。此后,织里有一批村民自发进入童装产业。起初,村里大多只是家庭小厂,随着企业规模陆续壮大,政府为企业建造了产业示范园。如今,织里的童装企业有1.3万多家,童装电商企业7000余家,线上的年销售额达70亿元人民币。

在这一惊人数字的光环下,是织里童装产业带积极求变的开放态度。织里紧紧抓住销售渠道数字化的趋势,不再拘泥于传统生产方式,新款小批量试水淘宝,爆款快速生产,企业建立快速反应的生产链。一件衣服从设计、打样到成衣,最快只要两天。以销促产,淘宝用户的信息反馈,可以让企业从设计起的每一个环节,都能满足用户需求。

而这也是长三角产业带发展的速度,有扎实的制造基础,贵在尝试,勇于创新。

诸如此类的例子,在长三角地区还有很多。江苏南通是家纺重镇,这里生产的纺织品产量占全球产量的60%。2015年,淘宝推出生活家居频道“极有家”,南通家纺企业迅速嗅到商机。跳出原有批发模式,入驻淘宝,发力电商领域。这一做法的好处不言而喻,企业越过经销商,直接对接消费者,能及时了解消费者需求,调整生产重心。

上海老字号地处长三角产业带腹地,其二者有着难舍难分的商业基因。与上海老字号的争相焕新一样,长三角地区的“实干派”也在打造自己的“软实力”,包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注入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毕竟,在这里,觉察形势的神经时刻紧绷,市场经济的脉搏强健有力。

淘宝平台事业部负责人凯芙表示:“通过数据赋能、爆款孵化、营销创新等多种手段,我们希望每一条生产线都装上‘数字大脑’,每一位厂长都可以成为‘互联网CTO’,每一个产业集群都有能力产出代表当地最高水平的爆款新国货。”

新国货品牌借天猫走向海外

近年来,不少上海老字号转变思路,不囿于上海“边界”,逐步“触网”。老字号走上了新零售之路,它们的产品有的成了常青网红、有的成了季节爆款。

当然,这一过程也少不了政府和电商平台的外部助力。今年4月,上海市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供给促进消费增长的实施方案》,其中着重提及“重振老字号品牌,促进老字号改革”。近日,上海市政府还启动了上海老牌新品首发地建设,举办长三角老字号路演汇活动,现场组织老字号发布新品。

天猫也在2018年升级了“天字号计划”。天猫出海帮助超过1000家老字号和国货大牌扬帆出海。

于是,回力鞋在国际市场火了,张小泉剪刀走俏全球。杏花楼的月饼,也走向了美国市场。恒源祥、敦煌、上海、红心、张小泉等成为海外地区最畅销的前十大老字号品牌。很明显,上海老字号得以跨越地理局限,从地域品牌跃身为国民品牌,乃至全球大牌。

天猫相关项目组负责人透露,实际上,更多的国货品牌,通过天猫发生了内核的改变。老干妈、六神、李宁这些因天猫“国潮行动”项目推动、因跨界二次走红的国民品牌,不断拓展自己的业务边界,用新零售下沉到消费者端,涵盖营销、销售、售后等环节,提升产品服务质量,同时通过消费者洞察,用新制造前置到了商家的设计、制造和供应链管理环节,从而实现供给侧转型升级。

新零售新制造带给上海老字号的神奇故事还在不断书写,覆盖线上线下、海内海外。上海老字号品牌双妹“粉嫩膏”曾在1915年远赴重洋,近有佰草集乘坐“豪华邮轮”出海;2018年张小泉在跨境电商上实现了120万元成交额,相当于卖了1万多把剪刀;恒源祥的产品已销售至188个国家和地区,加入天猫的“天字号”计划后,恒源祥做到了“全球购”“全球造”,澳大利亚生产羊毛被,英国生产大衣,意大利生产丝巾丝袜……

在天猫平台的数字化赋能下,长三角产业带的故事将越来越精彩。

  • 上一篇:上外虹口校区足球场变身停车场?校方称系临时举措
  • 下一篇:跨界创新 上海老字号借阿里变成“新国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