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港码头装卸工干起,历经技革员、车间副主任、工科长、技术副经理、经理、副总裁、市政府参事,现为华东师范大学国际航运物流研究院院长――68岁的全国劳动模范、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副总裁包起帆,履历绝对算得上丰富。不过,在他看来“工人”才是自己永恒的本色。他始终认为,岗位可以变,初心不能忘,宗旨不能变。
提到包起帆,马上就会把他与“抓斗大王”的美誉联系起来,而这背后体现的是他勇挑重担的精神。过去,码头木材装卸工作十分繁重、危险。包起帆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圆木能不能用抓斗来抓呢?用抓斗后,工人不下船舱,就能真正保障安全。别人都说肯定不行,但包起帆不甘心,一头扎进了抓斗的发明中,白天上班,晚上在家画图,经过数不清的不眠之夜,终于搞成一套港口木材抓斗工艺系统,实现了木材装卸机械化。此后,工人再也不用下船舱,从根本上保障了安全,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67倍,卸船期缩短了46%。交通部在全国港口推广木材抓斗后,再也没有发生过伤亡事故。
上世纪90年代,上级让包起帆改行到龙吴港务公司当经理。当时的龙吴公司十分困难,有时码头两三天也等不来一条船。当时,中国集装箱运输和装卸全部是外贸箱,能不能在内贸标准集装箱运输上动动脑筋,开辟一条中国内贸标准集装箱航线?包起帆北上寻求交通部等单位支持,南下寻找船公司、货主和码头的合作。终于,1996年12月15日开辟了中国水运史上第一条内贸标准集装箱航线。去年,中国内贸标准集装箱已经发展到遍布全国60多个港口,吞吐量突破6934万标箱。
跨入新世纪,港口迈开了由机械化向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变革的步伐。包起帆又被调任上海国际港务集团担任分管科技、装备和基本建设的副总裁。2003年开始,包起帆提出创意并参与建设了我国首座集装箱自动化无人堆场,研制了世界上首台全自动散货卸船机、装船机和我国首台全自动散货斗轮堆取料机。
2015年,已经64岁的包起帆在国际上拿到第36个发明金奖。闭幕晚宴上,日内瓦发明展组委会主席看到他28年前在这里拿金奖的资料,十分感慨。“其实并没有什么诀窍,不忘初心搞创新,牢记使命乐奉献,我就是坚守了这样的本分。”包起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