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上海新闻

申城绿色生态区建设进展看这里 亮点不容错过

时间:2019-08-08

  

    上海正推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记者从市住建委获悉,桃浦智创城规划确定了“一轴、一心、两带、多街区”的功能结构,多项目将于2021年完成建设。前滩国际商务区在七年内完成225亿元工程量,已初步建立具有前滩特色、创新性的“互联网+智慧前滩”的智慧服务体系。

  桃浦智创城

  多项目于2021年完成建设

  桃浦智创城规划,融入“低碳绿色生态、城市设计人性化、产城深度融合”等理念,确定了“一轴、一心、两带、多街区”的功能结构。

  中央绿地的北三块已基本建成,其中部分区域已对公众开放,正在积极推进南二块园林景观工程和地下空间建设,力争至2021年基本完成建设。

  重点项目中,承接国家级战略中以(上海)创新园,一期载体“英雄天地”的整体提升改造正全力推进施工,计划年底开园运营。积极推进智创TOP等重点项目建设,一期工程将于2021年竣工。在海绵城市建设计划要求的基础上,先期重点推进“一带”(桃浦绿地)、“一河”(新开一号河)、“一池”(雨水调蓄池)三大工程建设。

  市政道路方面,以构建“以人为本、慢行优先”、具有“弯、窄、密”特征的道路网络,结合相关地块开发建设,分批分段完成相关路段建设。2018年-2021年预计启动约15条道路建设。

  另外将抓紧启动一批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建设,力争于2021年基本建成中央绿地地下空间标志性的文体结合设施,2018年-2021年计划启动养老设施、文化设施、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基础教育设施各1处。

  打造最美中央绿地

  桃浦中央绿地呈现“J”型布局,核心区内面积约50公顷,结合沪嘉高速抬升工程北拓区域规划50公顷公共绿地,中央绿地建设规模将达到100公顷,将成为上海中心城区最大的开放式绿地。

  它借鉴纽约中央公园和伦敦海德公园设计理念,融合中国传统元素(书法、舞蹈、太极艺术),打造延绵起伏的地形和蜿蜒动态的水系,形成层叠展开的山水长卷和行云流水的动态空间。

  围绕绿色建筑标准,三星级绿色建筑比例约18%,健康建筑比例达到20%以上。全面采用BIM技术应用于建筑的设计、施工和运营等阶段。

  还积极采用新技术。例如,国内首座3D打印景观桥已于1月11日正式投放于桃浦中央绿地,这是一座运用3D打印技术完成的一次成型、最大跨度、多维曲面的高分子材料景观桥。

  前滩国际商务区

  七年完成225亿元工程量

  作为上海新一轮城市发展的重要功能载体,以及浦东“十三五”规划中“一轴四带”空间布局与“4+4”重点开发区域之一,前滩国际商务区聚焦建设300万平方米绿色运行标识建筑、城区尺度建筑信息模型运行管理平台和工业化建筑建造,打造世界级滨水区的绿色生态样板区,创建国家、上海市的三星级绿色生态城区。

  前滩国际商务区规划面积350万平方米,其中,商业面积66万平方米(占规划面积18.9%)、办公面积147万平方米(占规划面积42%),住宅面积90万平方米(占规划面积25.7%),其他面积(含文化、教育、医疗等)47万平方米(占规划面积13.4%)。除去已建成的东方体育中心21万平方米和战略预留地块29万平方米,可开发面积约300万平方米。

  截至2018年底,前滩国际商务区累计开工面积255万平方米,占前滩目前可开发规划面积300万平方米的85%;累计竣工面积91万平方米,占前滩目前可开发规划面积的30%;2012年至2018年,累计完成工程量约225亿元。

  计划至2021年底,累计开工地上建筑面积306万平方米,按计划实现全部开工的目标(除战略储备用地外),累计竣工地上建筑面积211万平方米,竣工比例70%。

  前滩地区创建绿色生态城区的特色在于规模化的绿色建筑。未来前滩园区内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项目全面执行绿色建筑设计二星级以上评价标识,所有自持经营性项目办公、商业部分必须达到绿色建筑二星级以上运行评价标识。

  还组织制订了《上海前滩国际商务区绿色建筑工程竣工验收(暂行)规定》。在总结试行项目经验的基础上,在前滩国际商务区内各绿色建筑工程的竣工验收中推广执行。

  前滩地区海绵城市建设包含生态修复、低影响开发两大类途径,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作用,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因地制宜、灰绿结合,统筹协调给排水、园林绿地、道路等设施建设,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和径流污染。

  前滩地区以提供内部管理控制的“基于BIM的综合管理平台”和提供园区便民服务的“公众服务平台”为主要入口,已初步建立具有前滩特色、创新性的“互联网+智慧前滩”的智慧服务体系。

  建成园区光纤承载网、通讯基站、Wi-Fi基站、数据中心、监控中心等一批基础设施;在地块的开发建设过程中,通过BIM、绿色建筑、无人机等手段,为工程的前期设计、进度管控、物业运营都提供数据和管理系统支撑。

  服务方面将建成以提供内部管理控制的“基于BIM的综合管理平台”、提供园区便民服务的“公众服务平台”为主要入口的智慧服务体系。

  其中,“基于BIM的综合管理平台”使用GIS、BIM技术制作整个前滩地区三维模型,包含道路、地块、建筑以及市政设施,包含租赁管理、噪音监测、视频监控、应急响应等功能。(记者 刘辉)

  • 上一篇:半年减税降费930多亿元,上海究竟用这些钱换来了什么?
  • 下一篇:上海科学家解析早期胚胎细胞的“成长路”,或将改写细胞“家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