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上海新闻

上海推小初高体育艺术教育“一条龙”新政

时间:2019-08-08

如果你家有个对体育或艺术项目很感兴趣的孩子,那么,刚刚出炉的这则消息,可能会让你对孩子的综合素质培养有新的思路――上海市出台《关于加强本市中小学体育艺术工作的指导意见》,本市将形成统筹兼顾、重点突出的中小学校体育艺术项目布局结构。

【政策】

孩子在体育、艺术的某个方面有兴趣、有天赋,是件好事,但不少家长也有实际顾虑:如果仅靠校外培训,时间和效果是有缺憾的,更重要的是,特长需大量练习,这势必会挤占学习时间,在升学上可能处于劣势。也正因此,不少家长到了孩子初中后,宁可放弃体育、艺术方面的特长培养。

根据《指导意见》,未来本市65所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每所都有项目布点的要求,每个高中对应2-3所初中,每个初中对应2-3所小学,预计将覆盖600-900所初中,1200-1800所小学,且公办民办都涵盖。自2022年起,各“一条龙”高中阶段学校将开展优秀体育学生和应届优秀艺术骨干学生的招收培养工作。

在全市学校体育艺术特色普遍形成基础上,形成统筹兼顾、重点突出的中小学校体育艺术项目布局结构,将确定一批由各区布局的重点项目以及选择性布局的推进项目。承担各重点项目及推进项目布局建设的学校覆盖各学段,不同学段学校间数量比例适当,为培养的有序衔接以及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原则上,一所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阶段学校按照项目与一定数量的初中和小学共同组成一个基本的“一条龙”布局单位,在课程、师资、场地、科研及评价等方面,形成相关项目的高品质、系统性供给,并推进资源共享。

【解读】

艺体项目增加师资从哪里来?

学校要配足相应的教师,也鼓励有此专长的其他学科老师任教,更鼓励高水平艺术家进校园。同时,将进一步保障硬件综合开发力度,以及经费上的长效投入保障机制。

通过“一条龙”的统筹规划,同一学段有相应的培养计划,射击、击剑、冰壶、马术等都有望进入项目布局,不同学段间数量比例要适当,形成跨学段衔接有序的培养体系,做好不同学段学校间体艺生的衔接。

特长突出学生升学有何优势?

长期以来,不少有志于在体育、艺术上培养孩子的家长都有一个顾虑,任何一门兴趣爱好,都需要大量时间精力的投入,但这样会影响孩子的学科学习。在升学上,如何切实地平衡这部分孩子的实际需求?

根据《指导意见》,为促进各“一条龙”相关高中阶段学校做好优秀体育学生和艺术骨干学生的招收培养工作,要求统筹考虑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文化学业成绩,对专业能力和初中学业水平统一考试成绩达到一定要求的,按照计划足额录取。具体要求将按照国家和本市的相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另行制定。

据悉,目前本市65所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未来每所都有项目布点的要求,且公民办都涵盖,布点考虑项目的均衡性,基本可以实现全覆盖。各“一条龙”相关高中阶段学校将一定比例的优秀体育学生或艺术骨干学生的招生计划分配到同一“一条龙”布局单位内的初中学校。

  “一条龙”范围内专业不对口怎么办?

对于在体育艺术上确有兴趣和特长的孩子来说,在升学时主要有两条路:第一,如果孩子的兴趣爱好恰好符合“一条龙”的布局及相应的专业考核要求,高中又有相应指标的名额,那么,他就有望在中考时,享受到针对优秀体育学生和艺术骨干学生的招收培养政策上的优惠。第二,如果孩子的兴趣爱好不在他所属的“一条龙”布局里,那么,在升学时,他也可以根据当年的细则,选择非“一条龙”对口的中学进行报考。

但“一条龙”的政策,重点在于让孩子在校期间,兴趣爱好上得到专业的训练,增强体质、提升艺术审美能力,而并非是纯粹为了选拔;如果“一条龙”的学校布局里没有孩子当下喜欢的兴趣爱好,也可以鼓励孩子尝试学校现有的项目。作为牵头的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也有责任对相应的中小学进行师资、场地的共享。

据悉,明后年本市将继续做好高中阶段招收特长生的工作,保持现有政策的稳定性。

“一条龙”培养是指升学衔接吗?

所谓的“一条龙”,不是指小学、初中、高中的升学,而是指在体育艺术的培养上,普及、提高、深造的连续性,具体包括五个方面:

第一,老师教练一条龙,比如高中的专业教练直接到中小学进行指导,还有高水平艺术家、体育局教练进校园。

第二,相关研究一条龙,要达到体育、艺术上的高水平,就一定要进行相关的研究;而从普及、提高、深造在时间纵向和覆盖面横向上,更为进行研究提供了基础。

第三,场馆一条龙,将在硬件设施上提供支持。

第四,竞赛一条龙,每个学校都要有高水平运动队,不仅有班级和班级、学校和学校间的竞赛,还有更多高水平的竞赛。

第五,评价“一条龙”体现在孩子平时在校训练或参加业余训练都要有记录,这些记录将进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现过程的公平性。

  [业内观点]

更关注学生对体育艺术兴趣的提升

那么,这一政策仅仅是为了在体育艺术方面有特长的孩子而设计吗?

上海市体育特级教师、市东实验学校校长沈洪认为,这一政策的出台,是帮助学生对体育艺术全面兴趣提升的重要举措,也是学生全面发展评价制度改革很好的切入口。

本市将以课程教学、课外活动及课余训练等为载体,持续推进课程改革建设,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效果,组建各级体育运动队及艺术团队,科学开展训练排练工作,完善赛事活动体系,组织青少年学生广泛参加,大力创建“一校多品”“艺术特色学校”,并逐渐形成品牌特色,推进实施高水平的体育艺术普及教育,营造浓郁的校园体育艺术文化氛围,健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进一步形成科学的育人导向。

作为学校,首先要进行顶层设计,创造条件,确保让学生有多样化运动项目的体验;其次,要确保学生在校期间体育运动的时间和质量,这是提高体质、掌握技能的保障。沈洪坦言,目前中小学在体育运动的时间上基本都能保证,但在质量和效率上要进一步研究和思考,深化课程改革,“体育活动形式要在运动密度、强度、质量上下功夫”。

同济大学教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张增鸿认为,根据政策要求,2020年左右,学校开设的运动和艺术项目将达到一定数量,这对学校层面体育和艺术项目的教学配置出了新的要求,以重点高中为龙头,将若干项目在区域内形成一条龙布局,形成高品质系统性的格局,学生才有可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来选择,并一路得到梯级的培养,在高中学段形成特长。

  • 上一篇:ofo小黄车变有桩模式 5次没停对就不退押金?
  • 下一篇:浦东公交枢纽首次引进喷雾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