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8月9日电(记者 何欣荣)上海市发展改革委近日表示,在1.0版、2.0版的基础上,上海已启动营商环境改革3.0版工作,争取营商环境面貌有更大提升。
8月7日,上海成立“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咨询会”,聘请多位专业人士担任咨询会咨询委员。第一批咨询委员共24位,包括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业协会负责人、律师、会计师及产业园区招商负责人等。
这些咨询委员将收集梳理企业集中诉求,并组织开展解决方案研究,形成更具操作性的初步方案,推动上海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工作更接地气、更有实效。
在世行营商环境评价中,上海和北京作为中国的样本城市,上海权重为55%,北京为45%。上海对世行营商环境评价的每个指标都成立了多部门协同推进工作机制,对标先进经济体经验,已经实施了两轮对标改革。
世行对标改革1.0版,是指2017年底,上海出台实施了全面优化营商环境的行动方案。在吸收了24项世界银行对我国提出的营商环境改革建议后,主动争取8个国家事权的改革事项先行先试;共出台实施了40多部专项改革政策和配套文件,开发上线了20个新的办事系统。
经过1.0版的改革推动,世界银行的《2019营商环境报告》中,中国总体排名比上一年上升32位,位列第46名,为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发布以来中国最好名次。
世行对标改革2.0版,是指2019年3月3日,上海制定了“上海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实施计划”,提出88项改革举措和建议,其中地方事权改革举措46项,向国家争取先行先试9项,修法修规建议33项。
在全面落实2.0版各项任务基础上,上海市还对照国办印发的《对标世界银行评估标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任务清单》和财政部《关于转发营商环境政策落地成效第三方评估报告的函》做了进一步深化。按照更高标准的要求,上海市又推出了20项新的深化改革举措,一并纳入世行对标改革任务共同推进。
上海市发改委副主任朱民说,目前66项地方事权改革事项已全部落地,共出台了34个专项政策。“预计改革后,获得电力、开办企业、办理施工许可、登记财产、跨境贸易等以地方事权为主的5个指标,企业办事时间缩短了40%左右,手续环节又减少近50%。”
不过,朱民表示,上海营商环境与国际前沿水平仍有差距,企业感受度的提升仍有较大空间,营商环境适应市场创新的能力还不够强,法治保障力度还不够。接下来上海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将扩大覆盖面,注重企业感受度。
具体来说,就是借鉴世行评价方法,选择若干领域,以国家营商环境评价的18个指标为重点,以企业办事便利为核心,改变从部门事权出发搞改革的方法,分类整合再造行政程序,打通企业办成一件事的全流程,大幅压减办成一件事的时间、费用、材料、环节。同时,探索在准入中准入后的事中事后监管领域,加强营商环境优化。
国家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在世行12个指标(包括劳动力市场监管、政府采购2个观察指标)的基础上,新增获得用水用气、招标投标、政务服务、市场监管、包容普惠创新与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等6个指标,共计18个指标。
“上海将结合国家测评指标和即将发布实施的《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在营商环境改革3.0方案中纳入相关改革内容,积极推动以评促改、以评促优。”朱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