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新村新建的农民集中居住房。 资料照片
许多市民都去过召稼楼古镇,那里一年客流量有420万人次。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古镇坐落在一个名叫“革新”的村庄里。不过,这个夏天,让革新村村民自豪的是,村里的黄家宅和徐家宅也仿佛成了网红景区,吸引一批批考察团和市民游客前来参观。
在革新村,市民游客看得津津有味的,是那一幢幢新建的江南特色宅院和周边宜人的田园风光;而一批批考察团感兴趣的,则是当地如何发动上百户村民从16个分散居住点“平移”到了2个集中居住点,百姓动力从哪儿来、资金怎么实现平衡,这个村的后续发展规划如何等……
记者调查发现,作为上海首批9个乡村振兴示范村中唯一的“中国传统村落”,革新村正以“推进农民集中居住”为切入点,探索包括产业兴旺、文化激活、治理升级等在内的“由内到外”的全面振兴。
“统规自建”积极性从哪来?
“前几天,我儿子已经请人过来测量设计,很快,我家的新房子就要开始装修了。”62岁的村民朱阿姨一边接受采访,一边热情地邀请记者去她家新宅参观。
走进她家所在的黄家宅,仿佛来到了一个雅致气派的高档小区,一幢幢独立小楼,或两层,或三层,都是粉墙、黛瓦、小庭院,檐口、门头、绿化等都经过了精心设计,既展现了协调的江南风情,又融入了现代化的时尚气质……小区道路上,除了外来考察者和市民游客,还有许多没入住的本地村民,他们几乎每天都会来“欣赏、陶醉”一番。
革新村党总支书记王耀忠告诉记者,到目前为止,革新村农民集中居住签约率已完成90%以上,125套易地新建的农宅全部结构封顶,晾上一两个月就可以开始内部装修了。预计到年底,原本分散在7个村民小组16个分散居住点的100多户村民就可以搬入新居,随后,他们原先的老宅将被陆续拆除。
值得注意的是,革新村的120多幢农民集中居住房,并不是由镇村统一建设,而是由每家每户自建。所以,今年3月到6月,村民几乎每天都“守”在各自新宅基上,盯着施工现场的每个细节和每项进度。原来,为了调动农民的主体积极性,革新村实行了“统规自建”的模式,村里统一规划、统一规范、统一风貌、统一监理,村民自己出资、自行找施工队建房,当然也可以委托村里推荐的几家施工队。这也是宅基上每幢宅院各不一样、但风貌协调统一的原因。
据测算,每套宅院的建造成本在30万—40万元,装修成本则根据各家的实际情况而定。但村民们反映,这次因为有政策支持,他们获得了风貌奖励补贴和房屋残值评估补贴。“40年来,我家翻建了三次房子,前几次都是借钱造房子,没想到,这次政府会给我们一大笔补贴,这真是一件难得的大好事!”朱阿姨兴奋地告诉记者,因为考虑到这些,今年初自己主动去做其他村民的思想工作,让大家早点签约、早点造新房子。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缓解农民建房的资金压力,浦江镇还探索了银行房贷、政府贴息的方式,预计贴息约6.6万元/户(30年期),总计引进金融资本3900万元。朱阿姨说,为了造房和装修,自家也向银行贷了30万元,利率只有2%。
据透露,最初,革新村的村民并不同意搬迁,有的说没钱,有的说自家房子前几年刚翻建过,有的说年纪大了不想折腾了。但今年春节后,村里100多户农民迅速签约,并纷纷启动建房。浦江镇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一开始,对于易地迁建的农户,镇里给的是“风貌奖励”政策。后来,根据工作组调研到的实际情况,又出台了“残值评估”的新政策,每户根据老宅的新旧和装修情况,可获得残值评估补贴。这个新政策,再加上镇里派驻7个工作组150名工作人员深入做工作,让农户态度很快发生了大转变。
让农民心动的是,搬到集中居住点后,各项生活配套将大为改善,比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天然气入户、文化客堂间、红白喜事操办场所、互助式养老项目等。而且,集中居住点离召稼楼古镇更近了,村民们平时散步、游玩、购物都有了更热闹的去处。
更重要的是,革新村村宅归并还将释放一系列的土地红利——农居点用地减少1.19公顷,节地率近26%;同时,农用地增加0.41公顷,建设用地减少7.04公顷,水域和其他用地增加6.63公顷,腾出1.93公顷商服用地。
古村落文化之美如何激活?
召稼楼由来、当地知名乡贤、旧时乡土民俗、村民捐赠的老物件……在革新村新建的一座农耕文化馆里,记者还“穿越”了解了革新村的前世今生。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革新村也在全方位梳理文脉,努力实现乡土文化的复活和振兴。
据新编村志《革新村前世今生》介绍,南宋时期,革新村及其周边地区迎来垦荒热潮,明正德年间,“谈田建楼以招耕旅”,推进漕粮基地建设,周边望族相继迁入,至明末清初即形成一个庄园群落,使“召稼楼”逐步发展成为江南地区知名的“乡间市镇”。
这两年,革新村还梳理出了8个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点,包括奚氏宁俭堂宅院、赵元昌商号宅院、革新村益民桥、礼耕堂、梅园等。同时,村里不仅组织文艺骨干创排反映乡贤乡风乡情的群文节目,还发动村民自发捐赠了50余件农耕用具和生活用品。这些“老物件”现在被陈列在文化客堂间、农耕文化馆中,供村民怀念,供游客品味。
去年10月,召稼楼“酒厢”也完成装修并对外开放。随着海上兰亭书画院的入驻,一系列书画、篆刻、茶道、民俗活动在此开展。结合古镇的文化底蕴,革新村将进一步传承发扬江南文化。
召稼楼古镇二期即将启动建设,今后将把古镇“版图”从原来的7.7公顷拓展到77公顷,扩容10倍。而此前,浦江镇已开始积极打造以革新村为核心的“文旅走廊”,在今年5月开通免费旅游专线,打通“革新村—合作社—古镇—上戏—郊野公园—长寿禅寺”旅游线路,目前月平均游客量3万人次。
历史文化名村“内外兼修”的振兴,将给当地百姓带来更多自豪感,让市民游客有更多向往和探访的理由。
产业兴旺富民棋如何布局?
前不久,革新村成立了合作社产销联盟,并在召稼楼古镇试点设立第一个品牌销售中心,对当地的各类农产品进行统一包装、统一销售,希望由此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帮助更多农民实现增收。
记者采访发现,随着革新村成为第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村,当地也谋划出了更多的“产业兴旺”可能,涉及都市农业、乡村旅游、资产投资等领域。
王耀忠介绍说,革新村有1280亩农田,现在已全部流转出去,承包给合作社种植草莓、葡萄、火龙果、猕猴桃等经济作物。接下来,村里将围绕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创意农业以及一二三产业融合型综合体。比如,以农业合作社为龙头,打造水果产业农旅示范区,建立水果研发及培训中心,建设水果科技博物馆,投资总规划1.72亿元,未来可实现总产值8亿元。依托古镇人气的溢出效应,还可以打通合作社、集中居住点的产业链条,开展亲子采摘、体验观光等项目,预计年客流量超40万人次。
新兴的文旅产业,也让农民更有获得感。此番,在新建和翻建的农宅中,有60多幢房子的主人平时并不住在村里,便将其委托给村里统一运营,引入社会资本,打造文创、民宿、养老为一体的休闲空间,首期投入2600万元,今后可实现集体经济年增收258万元,农户年租金7万元/户。同时,村里还鼓励村民制作传统特色小吃,由召稼楼古镇免费提供自产自销疏导点50个,为村民节约年租金5500元/户,预计每户每年可增收上万元。
更值得期待的是,借助古镇二期开发,革新村还将新增一块资产收入。近期,集文化旅游、时尚消费、都市农业、古镇民居等于一体的古镇二期即将启动开发建设,规划用地77.73公顷,商办用地18.8公顷,引入首期10亿元、三年80亿元的社会资本,承担起江南元素走向世界的使命。其中,10%的经营物业大约3万平方米,将归属地集体经济组织,未来可实现年收益1650万元。同时,农宅归并腾出的1.93公顷商服用地,也将落在古镇二期范围内,预计年租金收益1260万。
期待这一系列输血和造血的产业振兴举措,将在革新村真正实现“藏富于民”。(记者 黄勇娣)
原标题:闵行革新村推进村宅归并集中居住,释放一系列红利同时,更为村民提升生活品质
探索传统村落“内外兼修”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