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上海新闻

政协专题会议聚焦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护短板等问题

时间:2021-01-25

东方网记者孟繁嘉1月25日报道:上海需要何种人才?人才需要哪些保障?保障体系又该如何建立?今日,在上海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举行的“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专题会议上,委员们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

不因疫情“一时热”,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已成时代之需

“新冠肺炎疫情让更多人关注到公共卫生领域,”市政协委员黄钢表示,公共卫生事业的意义不仅在于应对突发事件,更多还体现在诸如慢性病诊治、预防保健等日常工作中。如何让上海市民享受到更优质的公共医疗服务?黄钢委员认为关键还是在“人”。

市政协委员 黄钢

公共卫生人才要“招得进”“教得好”“留得下”,对此,黄钢委员建议设立地方条例或机构准入标准,将配备公共卫生人才作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基本要求,同时加强培养复合型人才,这与许剑民委员的建议不谋而合——要培养既有临床能力又懂公共卫生专业的医防融合的复合型人才。同样聚焦于公共卫生领域,郝勇委员则建议将更多目光对准基层社区,健全相关从业者的薪酬评估体系,让人才“留得下”。

谁为新业态劳动者“撑腰”?委员建议发挥好工会作用

在上海,新就业形态正成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潜能所在,但新业态劳动者在社会保障和劳动维权等方面还存在明显短板。对此,多位市政协委员建议,要利用好、发挥好工会的作用。

市政协委员 王勇

王勇委员建议,吸引新业态劳动者加入工会组织,为其提供劳动维权等各类服务。同时,可借力“互联网+工会”,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加强对新业态劳动者身份信息和劳动事实的认证,为权益保障过程中的追溯、维权、举证提供帮助。对此,总工会界别委员童麟表示,可以在各区试点设立工会分会,也可以依托街道和社区,让这一群体切实享受到工会福利。

此外,王勇委员表示,完善机制同样不容忽视,应从完善社会保险政策、修订行业监管机制、强化企业雇主责任等方面着手,为新业态劳动者提供劳动立法保障。

有技能还会创新,工人也可以像科学家一样工作

“工人也可以像科学家一样工作,”在王军委员看来,一线职工也能成为高质量转型发展的主力军,关键在“岗位创新”。他建议打造前瞻性的培养体系,通过专项资助和政策引导,让高技能产业工人更加注重理论学习,提供智能化系统培训项目,将技能评级、职称申报、专家工作等与高技能人才基地建设对接。

市政协委员 王军

同样着眼于工人技能培训,胡振球委员则希望让企业园区能成为“往日的技校”,建议在企业内部设立技能工作室,养成传帮带的制度,形成全员学习的氛围。此外,鼓励职业学校的学生到一线企业来实践,让年轻人才可以提前了解、快速适应岗位需求。

(图片来源:阿基米德FM)

>>>点击进入上海两会专题

  • 上一篇:世纪公园“五一”起免费开放 细则正在制订中
  • 下一篇:正式发布!青浦、吴江两地探索为企业发展赋能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