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上海新闻

金山区电动自行车安全头盔佩戴率达97% 从“要我戴”到“我要戴”

时间:2021-04-29

4月27日上午,金山公安交警支队和金山卫派出所民警对路口来往非机动车进行“二次过街”引导,并提醒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佩戴安全头盔。

骑乘电动自行车应佩戴头盔,这是《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新设定的通行规则,该条例将于5月1日起实施。

连日来,记者在上海市区部分路口观察发现,目前骑乘电动自行车的人员佩戴头盔比例有所上升。一名一线交警告诉记者:“现在10个骑车人里大概有四五个人是戴头盔的,外卖骑手基本都戴上了。”

而在金山区,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佩戴头盔的比例已超过九成。早在去年4月,金山就已开展佩戴安全头盔的宣传活动,走进学校、社区、农村和企业,面对不同人群开展针对性宣传教育。经过一年的持续推进,路口抽查情况显示,目前金山电动自行车安全头盔佩戴率维持在97%以上;同时,涉电动自行车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下降38.8%。

在一线交警看来,要求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佩戴头盔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金山是怎么做到的?记者实地探访。

路口劝导:不戴头盔更麻烦

中午时分,行经金山卫零路沪杭公路路口的电动自行车络绎不绝。记者在现场看到,绝大多数电动自行车骑车人都戴着头盔,极个别未佩戴头盔的驾驶人均被执勤交警拦下。

“我有头盔的,在家里忘记带出来了。”当民警询问是否有安全头盔时,吴女士说。金山公安交警支队车宣大队民警王姚俊把吴女士请进了路边的交通安全宣传劝导站,播放了一段时长5分钟左右的非机动车安全教育视频,“这些都是真实的交通事故。你也看到了,没戴头盔的骑车人事故死亡率非常高,以后骑车一定要戴好安全头盔。”

吴女士点头道:“我今天急着出门,忘记了,下次不会了。”“再急也不能不顾安全。从5月1日开始,骑电动自行车必须要戴头盔,否则还要被处罚。”王姚俊递过一张宣传单页,上面不仅列举了佩戴安全头盔的种种益处,还用图示明确头盔的种类和正确佩戴方法。结束安全教育后,王姚俊又拿出一张《“安全出行,幸‘盔’有你”宣传、教育、劝导通知单》,吴女士填写了个人信息,承诺下次骑行电动自行车时,保证自觉规范佩戴安全头盔。

去年4月开始,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金山16个主要路口发生。“很多人不愿戴头盔就是嫌麻烦,我们制定了针对未戴头盔人员的宣传劝导程序,没戴头盔的人要看教育视频、签承诺书,反而更‘麻烦’。”王姚俊说,通过这种“增加时间成本”的方式,让市民感受到佩戴头盔既能保护生命安全,出行也更便利。

通过观看真实事故案例视频,进行现场普法教育并签署承诺书,这样一整套宣传劝导流程走下来,让市民真正认同了佩戴安全头盔的必要性。“今年,我们还设置了‘共享头盔’。对未佩戴安全头盔的群众,我们可以先‘借’头盔给群众并要求按期归还。当然,考虑到疫情防控问题,我们的‘共享头盔’配有一次性浴帽,而且每使用一次都要进行消毒处理。”王姚俊说。

除了固定的“劝导站”,金山公安分局每周都会组织开展“百警上路”交通安全宣传劝导活动,截至目前,累计劝导10.6万余人次。

联动宣传:凝聚安全共识

相比数量庞大的电动自行车骑乘群体,仅靠民警在路上一个个宣传劝导,显然杯水车薪。“要发动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宣传推广。”金山公安交警支队车宣大队大队长段学龙说。

公安部门的想法得到区里的大力支持,各部门形成合力,从学校到企业、从社区到农村,一场又一场定制化的关于佩戴安全头盔的宣传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

在金山张堰镇建农村,村道的“大喇叭”每天都会播出交通安全宣传专题节目,要求村民骑电动自行车外出必须佩戴安全头盔。“我们还有‘村民微信群’,社区民警结合最新的事故案例对村民进行‘以案说法’式宣传教育。”张堰镇建农村党支部书记曹燕说,村里还购买了一批安全头盔免费发放给村民。

去年以来,金山公安交警支队会同各派出所,深入148个村(居)委,落实专人逐一上门宣传、签约,排摸登记头盔保有情况,督促未配备的家庭及时购买,并通过指导制定村规民约等方式,落实驾乘电动自行车未佩戴头盔不出村(居)、小区等措施,骑车戴头盔的居民数量大幅提升。

不仅是基层居村委,在公安部门坚持不懈地上门宣传中,很多企业也主动承担安全主体责任,助力推广佩戴安全头盔。上海起帆电缆有限公司是金山一家大型企业,有近2000名员工,其中约三分之二的员工骑电动自行车上下班。“我们买了1500余顶安全头盔免费送给员工。”公司工会主席周建忠说,保障员工的安全是企业责任,提升员工安全意识也有助于企业发展。“我们还建立了惩罚制度,让员工更自觉佩戴头盔。”

据介绍,金山公安交警部门已和595家辖区工业园区、企业完成签约,落实园区进出规定、厂纪厂规、奖惩措施等方式,加强员工佩戴安全头盔管理。

算安全账:提升推广内驱力

“一个头盔100多元钱,但工人上下班路上出了交通事故要算工伤的,严重点的,企业承担的各种费用要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还是花小钱保安全最划算。”金山新城G4地块动迁安置房项目施工方经理钟哲思算了笔“账”。

金山新城G4地块动迁安置房项目位于金山杭州湾大道、海芙路、龙航路、龙堰路中间,是重点建设的动迁安置房项目。类似的建筑工地在金山还有不少。工地紧临金山主干道路,人员出入频繁,交通安全问题突出。在金山交警支队和山阳派出所民警指导下,施工方专门搭建了80平方米的彩钢结构电动自行车车棚,配置充电设施和消防设施,还设有“共享头盔”专用柜供工人使用。此外,工地出入口也设置了各种交通安全提醒标志标线,还有智能提醒装置,有电动自行车经过工地出入口时,就会发出注意佩戴头盔等安全提示。

此外,金山共有快递、外卖站点16个,骑手约1300人,除了指导企业和骑手算好安全账外,金山公安交警支队还发动企业将佩戴安全头盔的宣传单位放在递送物品的袋子里,借骑手之力开展头盔宣传。

现身说法:事故中死里逃生

采访中,记者发现,市民虽有各种理由不愿佩戴安全头盔,但佩戴头盔的好处和必要性也显而易见。从一场交通事故中死里逃生的许女士深有体会。去年5月,家住金山区的许女士驾驶电动自行车沿蒙山北路由南向北行驶,至蒙山北路龙航路路口时,见路口是绿灯,便左转往西行驶,与一辆由南向北直行的红色轿车发生碰撞,整个人被撞飞,头部重重摔到地上。这一撞造成许女士身体多处骨折,幸运的是,在安全头盔保护下了,她的头部并没有受伤。“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中,人员死亡原因大多由颅脑损伤引起。佩戴合格的安全头盔,确实能保护骑乘人员的颅脑安全。”王姚俊说。

记者发现一些骑行电动自行车的市民虽戴着头盔,但并没有系下颌带。这些人也被执勤民警拦下。“戴头盔时,一定要把搭扣扣住、系好下颌带,不然起不到保护作用。”还有一些人把工地安全帽当作安全头盔戴在头上。王姚俊说,工地安全帽和安全头盔结构不同,保护的部位也不一样,“安全帽主要保护头顶部位,安全头盔则是对颅脑全方位保护,两者不能混用”。

“佩戴安全头盔关乎生命安全,是个社会性问题,不能简单地寄希望于‘罚’。”经过持续一年多的宣传推广,看到越来越多市民群众自觉规范佩戴安全头盔,段学龙很自豪,“从‘要我戴’到‘我要戴’,我们的努力转变为社会风气,也切实改善交通安全状况。”

  • 上一篇:有旅行社蹭热点误导消费者 冲着花博会却遭套路游
  • 下一篇:鲜食玉米市场添新品种,“沪红糯1号”将规模化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