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晚,在长宁区图书馆,第152期文汇讲堂邀请著名的上海史专家、上海社科院研究员熊月之主讲党史系列讲座之二《上海城市集聚功能与党的诞生和发展》,分享了诸多最新考证。
嘉宾主讲
上海城市集聚功能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上海特大城市在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巨大比重,使得共产国际和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特别重视上海。二是上海全国文化中心的地位,使得1921年前后,上海每年所出新书总量约占全国70%。三是上海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开阔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眼界,为他们寻找、探索救国方案提供了新颖的参照系数。四是上海乃当时中国产生新思想、新文化的基地,新人物和新思想在此交流、交锋、交融,先进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创立中国共产党,既是此前历次进步思潮不断演进的结果,也是民主主义、无政府主义、马克思主义等思潮,在这里碰撞、升华的结果。
本次演讲选择若干方面加以阐述。
中共发起组成立
1920年6月19日以前,中国共产党发起组在上海成立。发起者陈独秀此前已与上海有过七次关联。此后在上海,陈独秀两次被捕,最终以罚款获释,上海华界、法租界、公共租界三个政权的管理缝隙,提供了从事革命的便利空间。
“一大”召开前,中国共产党已是全国性政党组织
在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立前,陈独秀等于1920年5月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理论上的准备。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来沪提出建党后,双方一拍即合,迅速建党。6月19日前,在老渔阳里2号《新青年》编辑部,陈独秀与李汉俊、俞秀松、施存统、陈公培共五人,议定成立党组织。这已是一个非常正式的组织。首先有书记,由陈独秀担任;其次有纲领,李汉俊起草了 “纲领十条”,虽未保留下来,但主要内容在当事人回忆录中都有提及,与后来的中国共产党纲领精神一致,包括运用劳工专政、生产合作等手段实现社会革命的目的等;第三,有办公地点和杂志。这些表明她已是全国性政党了。
组织建设、理论建设、政治建设在“一大”前充分展开
中共发起组成立以后,立即在党的组织建设、理论建设与政治建设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组织建设方面,包括建立各地支部、发展党员、培养青年干部三个方面。中共一大召开前,全国已有58个党员,6个地方支部,2个海外支部。培养青年干部方面,1920年8月22日,成立社会主义青年团,以俞秀松为书记,机关设在新渔阳里6号。1920年秋,开办了外国语学社,在自觉利用上海城市特点进行集聚的作用方面尤为显著。
理论建设方面,一是将《新青年》定为党的机关刊物,创办《共产党》月刊;二是翻译马克思主义书籍,包括陈独秀委托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恽代英翻译考茨基著作《阶级争斗》,李汉俊译介《马格思〈资本论〉入门》,李季译克卡朴《社会主义史》等。三是拟定《中国共产党宣言》,作为吸收党员的标准。
政治建设方面,主要是筹备中共一大。代表大会制度,是欧洲、共产国际、苏俄共产党的传统。中华革命党在1919年10月10日改组成中国国民党,当时并没有举行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直到1924年才举行。
共产国际高度重视上海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共一大的召开与共产国际的指导密不可分。随着共产国际一些档案的解密,学术界展开了相当充分的研究,我从上海城市的角度切入,会使这个结论更具说服力。
五大原因促使共产国际把东亚书记处设在上海
1919年共产国际成立后,迫切希望在中国、朝鲜、日本等远东地区推动革命运动。远东局主要在西伯利亚、海参崴一带活动,但他们把东亚书记处定在了上海。
参照俄国十月革命成功的五条经验——马克思主义指导、工人武装、在城市举行暴动、重视舆论宣传、工作深入到军队,要推动东亚的革命,上海最具备条件。首先,上海是远东最大的城市。1921年,上海人口已达250万,几乎是同期北京的3倍、苏州的4倍、广州的1.5倍;经济体量上,北京、广州和天津的总和还不到上海的一半。第二,上海是个港口城市,而革命需要同世界各地发生联系。第三,上海产业工人占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第四,交通便捷。水路处于长江入海口的交叉点,铁路已有沪宁线、沪杭线。第五,文化发达。从1860年到1949年,中国出版的新书中,有70%在上海出版。
还有一个特别的因素,1921年前后在上海的俄侨最多,已多达5000人之众。这有利于共产国际开展活动。
购买报社、设通讯社、建贸易机构,用足租界优势
在东亚书记处设在上海之前,共产国际就在上海做了坚实的铺垫。
首先是购买1919年就存在的《上海俄文生活报》作为据点。1920年2月,共产国际以5000美元买下虹口熙华德路12号(今长治路177号)的报社作为活动据点。1920年7月2日,在渔阳里6号成立了中俄通讯社(陈独秀就住在渔阳路2号)。它是中共第一家通讯社,又是苏俄中央新闻通讯社罗斯塔北京分社的上海分机构。其主要任务是通过从俄罗斯通讯社北京机构、莫斯科、西伯利亚寄来的苏俄报刊,从共产国际刊物《国际新闻通讯》、俄国远东的报纸以及欧美诸多报刊中搜集信息,提供给中国31家报刊使用。《新青年》的马列文章即主要来源于此。第三,在九江路14号,成立全俄消费合作社中央联社驻沪办事处。这是苏俄在中国进行贸易的机构,也是苏俄、共产国际在华的一个中转站和提供秘密经费的单位。
全俄消费合作社中央联社驻沪办事处,设在地处英租界的九江路,便于从事货币兑换、商品进出比较方便。东亚书记处、 《上海俄文生活报》设在长治路,属于公共租界,与俄国驻沪领馆毗邻;中俄通讯社设在渔阳路,属于法租界,俄侨比较集中,而陈独秀等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都在那里活动。这些地点的精心选择,有效地发挥了上海华洋混处的社会环境的掩护作用。
上海集聚各地先进知识分子
共产国际为何重视上海?陈独秀为何重视上海?这与上海的集聚功能有关,它可以把全国的精英吸引过来。其中同乡组织发挥了重要作用。1843年开埠时,上海有20来万人口,1921年至少增至250万,已有二百多个大大小小同乡组织。
李汉俊、董必武、陈潭秋上海相识,毛泽东、蔡和森借款2万银元
以参加中共一大的三个代表李汉俊、董必武、陈潭秋为例,他们在湖北时并不相识。上海湖北人成立同乡团体湖北善后会,董必武被公推为驻会主持,李汉俊也在上海,湖北善后会的会址设在渔阳里南面,两人成为至交。在李的影响下,董必武逐渐认识了俄国革命和布尔什维克党,认识到中国的独立按照孙中山的道路行不通,必须走另一条路。
1919年6月,武汉地区爱国运动的主要领袖之一的陈潭秋,来沪参加全国学生联合会成立大会。会后,陈潭秋来到湖北善后公会,结识了董必武。受其引导,走上马克思主义道路。
再以毛泽东为例。1920年5月,毛泽东从北京来到上海,欢送赴法勤工俭学的会员。因为赴法船票涨价了,毛泽东、蔡和森持杨昌济手书到上海拜见同乡章士钊,请其设法资助。章手中恰有湖南军阀赵恒惕一笔赠款,立即以2万银元付毛、蔡。毛泽东以一半资助学生赴法,一半携归湖南充作革命经费。
陈望道等回忆“被赶拢、吸拢、派拢”至上海
上海巨大的城市体量,奇特的政治格局,及五方杂处、华洋混处的社会结构,为众多知识分子的汇聚,提供了难得的空间,为诸多思潮的产生、交流、交锋与交融,提供了难得的平台。从陈望道生动的描述中看出:当时,上海的新型知识分子一是“被赶拢来的”,他们思想激进,为别处所不容,唯上海可包容他们;二是“被吸拢来的”,在上海能发挥别处不能发挥的本领,比如章士钊、鲁迅最终都定居上海;三是“被派拢来的”,中共成立后,组织上委派一些骨干到上海,进入外国语学社,接受培训,刘少奇等一批人便是被派拢来的。
早期中共党员在法租界的居住地距离不超过两平方公里,思想不断交流、交锋,其中包括与一些无政府主义者的交锋,也包括与戴季陶等人从一度合作到分道扬镳,这是一个明晰概念、廓清边界、辨明是非、权衡利弊的过程,也是一个理论创新、理论升华的过程。
学术界关于创新机制的研究成果表明,城市规模越大,人们互动、交流机会越多,创造与创新几率也越高;城市人口异质程度越高,不同文化相互之间差异越大,相互取长补短的概率越高,创新速率越大。这便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会在上海创立、并以上海为重要活动基地,长期将中央机关设在上海的社会原因。
上海的文化产品引导青年接受新思想
上海城市的集聚功能,分有形和无形两类。后者既体现在上海城市文化对全国的辐射作用,也体现在上海这座城市中新思想的影响力。这在青年时代的毛泽东身上特别典型,上海在毛泽东的思想成长史、革命斗争史中作用巨大,地位特殊。
1919年以前,毛泽东从未踏足上海,毛泽东1936年在延安与斯诺畅谈自己思想的发展轨迹,谈到他所读过的书报。我将他提及的书单一一进行了考证与研究,发现几乎所有启发他新思想的书报都是上海出版的。
第一部是毛泽东13、14岁于韶山时阅读的郑观应的 《盛世危言》,这本宣传变法图强、振新中华的名著,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使得原本想辍学的毛泽东继续求学;同期,毛泽东还读了冯桂芬所著 《校邠庐抗议》,该书系统提出社会改革思想。这两本是光绪皇帝钦命印刷要百官阅读的变法参考书,所以在经济发达程度、所读书籍的时新程度,和上海至少相差十年的韶山也能读到。这两部书都是在上海撰写。
毛泽东在17岁时,得到近邻李漱清先生推荐,读了一本关于列强瓜分中国的小册子,很受刺激。这本书其实就是陈天华的名著《警世钟》。
1910年,在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毛泽东读到一本关于世界名人的书,其中有拿破仑、喀德邻女皇、大彼得、卫灵吞、格莱斯顿、卢梭、孟德斯鸠和林肯的介绍,这部书对毛泽东确立人生志向很有影响。经考证,这部书很可能是《世界名人传略》。封面标“山西大学堂译书院译印”,版权页标“印刷者商务印书馆”。事实上,山西大学译书院不是设在太原,而是设在上海。聘请英国传教士窦乐安主持,每年经费一万两白银,从西学专斋费用中拨出。
毛泽东一生都非常重视逻辑,而他对逻辑的爱好就是从阅读严复翻译的名著《穆勒名学》开始的。
毛泽东与斯诺谈话中,还述及一份著名的报纸《民立报》,也是在上海出版。毛泽东用三个第一来谈影响,第一次看到报纸,第一次听说孙中山,第一次发表政治意见。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毛泽东青年时代的政治观念、世界观念、知识结构发生重要变化关节点,几乎都与上海书报刊的影响有关。这些新的出版物,激发了大批青年求知的欲望、振兴中华的思想,引导他们先是走向民主主义、进而走向马克思主义的道路。
受陈独秀的影响,他们走上马克思主义道路
毛泽东与上海具有很深厚的关联,还表现在陈独秀对他早年的影响,这对他之后走上马克思主义道路至关重要。
毛泽东与陈独秀的交往,源于1917年向《新青年》投稿《体育之研究》,这是24岁的毛泽东第一次公开在全国性刊物上发表文章;1918年,毛泽东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陈独秀时任北大文科学长。两人曾有简单对话,令毛泽东兴奋不已。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陈独秀因散发传单被捕入狱后,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上发表《陈独秀之被捕及营救》一文,文末 高呼“我祝陈君万岁!我祝陈君至坚至高的精神万岁!”称“万岁”应是独例。
1920年在上海两人得以深交。毛泽东多次前往渔阳里2号拜访陈独秀。两人谈了很多,讨论了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讨论了湖南改造等问题。毛泽东说:“他对我的影响也许超过其他任何人。” “到了1920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
正是在上海,由于这座城市的集聚功能,使得像毛泽东这样的一大批青年知识分子,深受陈独秀的影响,信仰了马克思主义,走上了马克思主义道理。这批青年中还有旅法支部的赵世炎、周恩来,湖北的恽代英等,不胜枚举。
1923年的中共三大,中央委员共9人,5人组成中央局——陈独秀、蔡和森、毛泽东、罗章龙、谭平山(后由于谭调职,改为王荷波),陈独秀为委员长,毛泽东为秘书。《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秘书负本党内外文书及通信及开会记录之责任,并管理本党文件。本党一切函件须由委员长及秘书签字”。这和陈独秀对毛泽东的欣赏不无关系。
对于陈独秀的错误,毛泽东也予以毫不留情的批判,但1942年、1945年,毛泽东比较全面地、辨证地评价陈独秀的历史贡献。他评价:“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现在还不是我们宣传陈独秀历史的时候,将来我们修中国历史,要讲一讲他的功劳。” “他是有过功劳的。我们是他们那一代人的学生。《新青年》杂志,是陈独秀主编的。被这个杂志和五四运动警醒起来的人,后头有一部分进了共产党。这些人受陈独秀和他周围一群人的影响很大,可以说是由他们集合起来,这才成立了党。”
上海红色文化的闳、深、雄、奇助力中共壮大
上海红色文化为什么如此丰厚,其闳、深、雄、奇的四大特点,归根到底,就是集聚功能。
闳,内涵丰富,影响广阔。从1921年至1949年的28年间,中国共产党共举行过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其中三次在上海举行,另有多次中央全会也在这里举行。中共中央领导机关有12年设在此处。上海留下的红色文化旧址、遗址,多达千余处,分为15个门类。
深,思想深邃,影响深远。党史上许多重要的思想、理念,是在上海酝酿、产生的,党史上许多具有重要意义、深远影响的事件是在上海发生的。
雄,英勇、雄壮。五卅运动,全球震动。工人三次武装起义,气冲牛斗。刘华、陈延年、赵世炎、林育南、何孟雄、李白等众多革命先烈视死如归,光耀千秋。此类英烈,不胜枚举。
奇,奇特、奇妙。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利用上海政出多门、事权不一的特殊格局,创造出许多人间奇迹。中共中央多次在上海举行各种会议,由于隐蔽工作做得周密,基本没有出过大的危险。这种奇,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城市中也都找不到类似情况。
上海红色文化如此丰厚,源于近代上海特殊的国际联系、政治格局、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与文化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