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采访开国少将陈挺之女陈黄河(中)。
这几天,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硕士研究生们正在进行10集纪录片《新四军英烈的故事》后期制作,以期在7月1日前推出。
走得再远,也不能忘记来时的路。自2012年10月起,上海大学联合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抢救性采访红军、八路军、新四军等老战士及亲属上百人,完成百集口述历史纪录片《红色传承》,播出后受众超千万人次。同学们也深受教育,“很震撼,他们才是真的英雄”。
抓紧“抢救性”采访
每位革命前辈的经历都如一部厚重的书,有着说不完的红色故事。
创作团队牵头人、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王晴川依然记得九年前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宣传委员会委员、影视工作小组负责人余江如找他合作时说的那番话——“老同志年事已高。如果不尽快进行抢救性采访,他们一旦离开我们,英雄的事迹就会湮没于历史长河中。”
一边是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与老战士有密切联系,但缺少足够人手与专业设备;一边是高校有人有技术有热情,却苦于没有机构牵线搭桥。双方一拍即合,决定用镜头记录老战士的峥嵘岁月。“使命感让我们先做起来。做多久?怎么做?当时都没细想。”王晴川至今记得余江如说的那句话——“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
当时还有一种声音,如果从艺术效果角度出发,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应该去找专业机构合作。但余江如有自己的看法,研究会本身就有向年轻人讲好党史、军史、革命史的责任,“与高校合作,既为老战士留下宝贵的口述历史资料,青年学生也能从中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一举两得”。
这与王晴川的想法不谋而合:“新闻传播学的专业教学不能只停留在教室里,要走出校园,把创作写在祖国大地上。”面对面采访老战士,加上前期策划与后期剪辑合成,正是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有效抓手。
九年来,先后有300余名学生参与《红色传承》系列创作,足迹从长三角周边,延伸到广西、甘肃、陕西、云南等地,先后完成《长征的故事》《新四军将士风采录》《新四军对日伪作战经典战例》《上海解放的故事》等百集纪录片。
带着“历史自觉”采访
上海大学延长校区行健楼1028室,是创作团队的基地。在这个略显局促的空间内,摆着5个工作台,配着几台电脑。角落的木桌上,摞着一些老战士的回忆录、人物传记与历史资料片。
“对我们95后、00后而言,那段历史远了一点。”硕士研究生二年级学生汤晓洁说。采访前,同学们要做大量案头工作,尽量了解受访老战士的生平经历。
用余江如的话说,就是要带着“历史自觉”去采访。“年岁上去了,老人的记忆力与表述能力都在下降。”作为开国少将余光茂之子,他愿意与年轻人分享采访技巧,“事前给老同志提供采访提纲,或者提供有关事件的历史资料,引导他们进入状态。”考虑到采访对象的身体状况,采访一般控制在一小时内。口音听不懂怎么办?要么请家人帮忙翻译,要么先录下来回去再慢慢听。
“不少老战士一开始很惊讶,居然有年轻人愿意耐心听他们讲那么久远的革命故事。他们很高兴,只要身体允许,都会滔滔不绝讲下去。”时隔8年,王晴川还记得采访参加长征的红25军卫生员洪明贵的情景。那一次,洪明贵老人讲了两个多小时,难抑激动之情。回忆起那些倒在枪林弹雨中的战友,尤其是讲到红25军政委吴焕先牺牲时,老人潸然泪下。
在专访洪明贵老人的纪录片《孤军远征的故事》末尾,同学们特意加了段解说——“老人用沙哑的声音将红25军长征的历史娓娓道来,在他的叙述中,我们仿佛看到一支孤军在奋力前行,步履艰难却义无反顾,诠释着信仰的力量。”
最大的“对手”是时间
“我们最大的‘对手’是时间。”这是《红色传承》团队的共识。
2016年8月20日,在采访完老红军、四川省军区原副司令员孔诚一个多月后,老人离世了。那位红25军老战士洪明贵也于2016年12月去世。团队做过统计,在上百位受访者中,离世的老同志已有十多人。同学拍摄采访的珍贵影像,很多成了先辈们留在世上的最后画面。
与时间赛跑留下的遗憾也有很多。比如,2016年初,他们计划去南京采访“皖南事变”中牺牲的新四军指挥员周子昆的遗孀、百岁红军老战士何子友。不巧,老人那几天身体不适,创作团队决定下次再去。然而,大家再也没有等到下一次。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遗憾只会越来越多。“老同志是宝贵的党史学习教育资源。”余江如说,当下最需要做的,就是抓紧时间采访,为后人留下珍贵的红色记忆。
“与当初尝试着去做不同,现在感觉责任在肩,发自内心想去做好。”每年新生开学季,在基本确定好采访对象后,同学们会尽快开工。明年是建军95周年,团队打算创作《开国将军的故事》。未来几年,采访对象会延伸至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老战士。“他们年纪也很大了,我们的行动越快越好。”王晴川说。
这些年,参与其中的学子也在成长。“老战士端坐在你面前,听他们讲惊心动魄的战斗故事,感觉自己一下子长大了。”参与其中的研究生汤诗韵说,这种成长不只是新闻专业能力的提高,更是从内心对红色历史的注目与致敬。
曾经参与采访的学子们还记得那一幕:已经身患重病、躺在病床上的老红军孔诚,坚持边吸氧边接受采访。他用微弱的声音告诉同学们:“要把革命军人坚韧不拔、献身祖国的精神传递下去。”
“我们一定要完成他们的心愿。”余江如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