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傅文婧5月27日报道:夏天的到来也意味着一年一度的毕业季再度开启。在拿到毕业证书的同时,人生下一站又要去哪里呢?在上海纽约大学,来自安徽无为的孔小燕将目光放在了可持续发展,而山东济南的马家骥将怀着对物理的热爱奔向耶鲁大学。
上海纽约大学毕业生孔小燕
一位“敢做梦”的姑娘
上海纽约大学互动媒体艺术专业的2021届本科毕业生孔小燕来自安徽无为,刚出生不久,她就随进沪务工的父母来到上海生活,直到读完初中二年级。孔小燕的父母先前在农贸市场经营一家杂粮店,后在建筑工地工作。
由于是非上海户口,孔小燕和姐姐在初二以后不得不先后离开父母,返回安徽老家读完初中和高中。直到高考之后,孔小燕才如愿以偿进入上海纽约大学,并获得了奖学金和助学金的支持。
新生报到时孔小燕与父母、姐姐在一起
“能接受大学教育是一件幸运的事,有很多人没有这样的机会,”这名从小在菜市场长大的女孩这样说,“我觉得我们能进入高质量的大学,并不代表我们是最聪明、最有才华的那一群人。反而,作为有机会优先尝到高等教育果实的人,应该去思考如何去帮助那些没有同等机会的人。”
2017年秋天,孔小燕正式成为上纽大的学生。怀着对社会的思考,她通过校园内外的各种活动增进自己对社会的理解,并探索如何将自己的追求与社会利益联系在一起。大一刚入学时,她就成为上海当地一家非营利公益教育组织“铺路石”(Stepping Stones)的志愿者,为当地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辅导英语。“我觉得这是一个回报社区的好机会,因为我在成长过程中也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孔小燕说道。后来她成为了农民工子女服务组织“根与芽”的团队负责人,在上海郊区的一所农民工子女小学开展艺术治疗课程。
孔小燕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上艺术课
切实解决全球问题的愿望成为孔小燕在学业上勤勉奋进的动力。大一时,她选修了互动媒体艺术专业开设的一门与可持续相关的课程。看到艺术与前沿技术的结合引发了观众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孔小燕感觉深受启发。“在这学期的‘感应性环境’课上,教授给我看了几个展示全球气候问题数据的艺术装置。如果只是看原始数据,你不会有太大的感觉。但借助艺术装置,我们将数据可视化,就更容易打动观众的心。”
既体味过乡村生活、也经历过大都市繁华,这样的生活经历让孔小燕一直在探索——以这样的身份能为两者之间的资源平衡做些什么?大三那年,她曾前往捷克和加纳参加海外学习,观察、体验布拉格和阿克拉城乡地区的生活现状。
“在布拉格学习期间,我参观了一些村庄。我发现即便是在偏远的农村,人们也可以过着舒适的生活,周围的环境也很好,”孔小燕说,“在我的认知里,国内大部分人都想离开农村去大城市生活、学习和工作。这种现象造成了一部分的城乡迁移问题,有时政策也会迫使家庭成员分离,譬如我自己的家庭。在我看来,如果城乡资源能够更加平衡,情况可能就会好很多。我知道这个问题很复杂,但只要我们不失去信心,问题是可以慢慢被解决的。”
在布拉格的一所小学担任志愿者
在因疫情提前回国之前,小燕曾深入加纳阿克拉最贫穷的地区,在一个名为BASICS的非政府组织实习。她在孩子们的课余时间给他们辅导功课或一起玩耍,还策划了一场废物利用工作坊,将塑料瓶做成垃圾桶投放至社区使用。
在进行毕业设计时,孔小燕将自己的亲历放入其中。“我的毕设是一个声音艺术装置,以留守在农村的老大和随父母流动在城市的老二为主人公,讲述他们之间的分离、团聚、回忆和失去;也侧面反映了某些特定时期内,社会、公共政策和教育体系对城乡流动家庭的影响,”小燕说,“整个创作过程也是自我身份探索的历程,更多信息让我不断在思考: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要往哪里去?”
在加纳阿克拉最贫穷地区实习
为了毕设项目,孔小燕采访了姐姐和家乡的同学们,他们有的也因父母外出务工而从小与父母分离,也有人因教育政策限制而不得不和兄弟姐妹分开成长。“每位受访者都有自己的故事,你可以从他们的声音里感受到不同的强烈情感。这些情感非常真实、坦诚,周围搭造的环境也在试图帮助唤起观众对这个问题的共鸣。”
毕业之后,小燕的计划包括去欧洲攻读可持续发展领导力的研究生项目,她希望借助更加广阔的视角、利用更加专业的知识做自己想要做的事。再次回望过去四年,小燕忍不住感叹,在上纽大的种种经历让她对自己与世界的关系有了不一样的认知。“作为一个来自农村、从小在菜市场里长大的姑娘,我听到最多的话就是‘你要考上名牌大学,赚大钱’。但经过这四年之后,我不再想追求别人眼里重要的东西了,我意识到最重要的,还是我自己想要什么。感谢上纽大给了我探索自我的空间和机会,真心感谢。”
一位“爱奔跑”的小伙
上海纽约大学物理学与数学专业毕业生马家骥来自山东济南,作为一名马拉松爱好者,去年11月他曾参加上海国际马拉松赛。当他抵达33公里标记线时,马家骥觉得已经耗尽了全力,可望着前方,还有九公里未跑完的路。
马家骥参加马拉松赛事
“当时我的腿感觉就像铁棍儿。用跑圈儿术语来讲,我‘撞墙了’。但既然已经跑了这么远,就算是爬,我也要爬过终点!”最终他挺直身体跑完了全程,用时2小时55分39秒。越过终点线的那一刻,马家骥感到难以置信,又备受鼓舞。
这样的感觉对家骥来说并不陌生。在上纽大学习科研的过程也如同一场马拉松。自大二起,他就在物理学助理教授陈航晖的指导下接受科研训练。三年来,他学到了很多,也取得了一定成果——参与发表了两篇研究论文,并在两场国际会议上展示了研究成果。
在“新地公益垂直跑 - 勇闯上海IFC”比赛中获所在年龄组一等奖(左二)
刚进大学的前几个学期,马家骥经常有类似的经历。高中时,他的英语水平在班上名列前茅;但通过“学术写作”和“人文视野下的社会”等课程,家骥意识到自己的英语写作还有许多要提高的地方。“我觉得学校的英文写作训练改变了我的思维方式,”他说,“我需要更注重逻辑——提到某件事时,我会去思考它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在大一秋季学期末,马家骥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整个下背部疼痛难忍。“早上起床后都没法弯腰洗脸,有些课需要站着上因为坐着太疼了,就光咳嗽一下腰椎那里也会钻心地疼。”他回忆道。
医生提供了两种方案:做手术或卧床休息。因为担心手术效果不能持久,且甚至有失败的风险,马家骥选择了保守治疗,前半个寒假都在卧床休息。“我就光躺着,盯着天花板看,担心下半辈子都只能这样躺着。”
2018年参加上纽大院长基金公益服务项目,赴云南植树(左三)
“在床上躺了一段时间以后,我意识到这不能是我度过余生的方式,”马家骥说,“我必须找到和疼痛相处的方式。既然疼痛一定在那里,我必须做到能集中精力干别的事,而不被疼痛打乱思绪。”于是他开始尝试每天坐起来阅读或学习几分钟,并渐渐地可以在疼痛中保持专注。小小的进步令家骥备受鼓舞。后来经过针灸专家的一系列治疗后,他背部的疼痛终于得到了迅速缓解。他后来又进行了几个月的低强度康复训练,增强背部肌肉力量,这才让身体状况恢复正常。
这段艰难时期经历的痛苦以及对自己无法完全康复的担忧,是马家骥大学四年遭遇的最大挑战。这段经历让他对残障人士生起了更多敬意,也让他重新思考在患病前长时间紧绷的生活状态。他开始审视自己人生中什么才是最有意义的事。
部分意义来自于科研,来自于发现一点点前人不知道的事。还有一部分意义来自于做自己喜欢的事——不论是在世纪公园跑步、沿黄浦江骑行,还是和朋友室友们开玩笑、包馄饨、煎牛排,他都乐在其中。他终于明白,他不应从“相异”之中找“定义”。“我最终找到了一个舒服的自处方式。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很快乐,而不用在意是否与众不同。”马家骥说。
海外学习时,在断脖岭上俯瞰湍急的哈德逊河
病痛也让他意识到,有时向他人寻求帮助很有必要,这一想法在他参与科研的过程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印证。“我们的目标是解决最终的问题,而不是独自‘硬刚’大问题中的每一个小细节。我们不能、也不应该凡事都单靠自己解决,”马家骥说,“应该学会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并与他人合作。”
今年秋天,马家骥将带着这些新的人生领悟和研究经验,前往耶鲁大学攻读应用物理学博士学位。马家骥说,他很期待未来在耶鲁学习更多物理知识,并在课外学习更多的新事物。“我们必须一直努力学习新知识,接受新视角,否则就可能在固有思维定式里止步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