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上海新闻

“小人物”折射“大时代”,原创话剧《渔阳里的“大人物”》在沪首演

时间:2021-06-25

东方网记者熊芳雨6月25日报道:在波澜壮阔的时代进程中,每个渺小的个体都与国家命运紧密交织,小人物的选择也能折射出大时代的变迁。近日上海市“永远跟党走”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项目之一——大型原创话剧《渔阳里的“大人物”》在九棵树(上海)未来艺术中心大剧场举行首演。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改变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百年征程自此启航,而在上海这座城市探寻孕育中国革命火种的红色原点,就绕不开“渔阳里”。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在这里校对;上海市档案馆珍藏的《新青年》杂志创刊号,该刊物的编辑部就位于老渔阳里2号;这里是中国共产党发起组的诞生地,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传播中心;诞生了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性质的青年团组织——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

话剧《渔阳里的“大人物”》,选取了1920年的老渔阳里这一历史横截面,伟大的红色种子正在萌芽,看这一幢不起眼的石库门小楼里,“开天辟地”的大事件如何酝酿萌发。

“伟大故事的B面永远是人间烟火”。《渔阳里的“大人物”》通过小人物的视角切入时代大背景,讲述时代洪流之下平凡人的生活轨迹及思想转变,通过小切口讲述大主题,用小人物折射大时代,是该剧的一大亮点。

剧情选取住在老渔阳里的普通年轻纱厂工人余冬生以及他心仪的弄堂女孩杨佳婴这一小人物的视角,讲述在他们平凡的人生里,有非常特别的两年(1920-1921),因受到隔壁邻居陈独秀、俞秀松、杨明斋等几位“大人物”影响而发生的故事。而剧中那位出生于松江浦南、作为中共一大会址曾经的女主人薛文淑的艺术形象,也是第一次在舞台上展现。

同时剧中还体现了档案元素:服装设计参照了上世纪20年代的照片档案,舞美设计参照了石库门房子的特点,道具也是参照《共产党宣言》首部中文全译本、《新青年》等珍贵档案进行原貌复制,上海市档案馆专门选派了4名青年工作人员参与话剧的演出,展示档案人的文化风采。

该剧由上海市档案局、上海市档案馆出品,奉贤区文旅局、上海戏剧学院编剧学研究中心、上海人文松江创作研究院共同创作,并得到中共奉贤区委员会、上海戏剧学院的大力支持。

  • 上一篇:共饮一江水 携手两相宜
“携手重庆·投资渝中”重庆市渝中区招商推介会在上海举行
  • 下一篇:他演李侠、他演江华……是什么样的精神感召让他们入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