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里变新居,一个地下一个天上!”四代六口人挤在24平方米的日子结束了,今年底,上海爷叔张扎根一家即将搬进宽敞明亮的新房。同他们一起改善生活的,还有6000余户生活在北外滩的居民。
7月份收官的昆明路以南旧改项目,几乎涵盖了所有旧改房屋类型,是虹口区有史以来覆盖街坊最多、投资总额最大的项目。它的成功,标志着北外滩区域成片二级以下旧里征收工作全部完成。自此,北外滩新一轮发展将翻开崭新的篇章。
百年里弄的告别
临近中午,73岁的江奶奶坐在树荫下的矮凳择菜,花猫在她腿边摩挲。再过三天,她就要搬离住了大半生的地方。
江奶奶的家在临潼路上,11.4平方米的老屋,斑驳的墙皮隐约露出砖面,推开红漆重刷过的小木门,一人宽的过道尽头就是她的屋子,尽管骄阳当空,步进屋檐下忽然昏暗的光线,诉说着几代人居住于此的状态。
在这间百年房龄的老屋,曾经住着三代人,随着江奶奶的儿子和母亲相继离世,也只剩下她和70岁的弟弟相依为命。
靠着门口是弟弟不到一米宽的床,江奶奶的床摆在里屋,几个打包好的包裹、两三件老家具,就是他们全部的家当。
“夏天啊,关上门弄盆水浇着冲凉。没有厕所就用痰盂罐,早上到街对面去倒掉。”这样的日子姐弟从出生过到现在,终于要结束了。
江奶奶的弟弟一生没有娶妻,年轻时谈过女朋友,但到家里一看是这种情况,就没了下文,江奶奶指着窄小的床铺,说,“结婚没地方住啊。”
说起搬迁,她的眼眶突然泛红,或许是有关老屋的往事涌上心头,或许是感慨大半生过去终将有个像样的家。
与江家相隔百米的张扎根,十年来已经习惯了凌晨三点出门散步。
总共24平方米的两间小屋,住了老张家四代六口人。张扎根的儿子是一名公交司机,每天三点半就要起床上班,为了给儿子腾出活动空间,老张凌晨三点就起来收起折叠床,走出家门。
日复一日,他甚至数得出从家走到上海市人民英雄纪念塔,需要五千七百步。
到了饭点,老张的爱人每每下厨,都是在与六户邻居共用的厨房做饭,过后还要盖起灶台、锁好橱柜。吃饭时,一张折叠小方桌就把屋里仅有的空地占满,收起方桌撑开沙发,刚才的空地又变成了床铺。
张扎根看着满满当当的屋子说:“家具必须是能活动的呀,不然没地方睡觉了。”
人均4平方米的老屋,生活质量无从谈起。为了九十多岁的老母亲健康着想,张扎根不得不把她送到了养老院,家里还剩的五口人,算是勉勉强强过得去日子。
江奶奶和张扎根家的情况,在这片里弄俯拾皆是。9平方米亭子间里的一家三口,7平方米小屋挤着的兄弟俩,一个水池上接出的8只水龙头……老房子经受着雨天潮湿闷热,白蚁成群,高龄的墙皮一碰就扑簌簌掉下来。
6月28日,昆明路以南旧改征收项目正式签约率达到98.8%,北外滩区域成片二级以下旧里征收工作全部完成。
江奶奶姐弟打算用拿到的旧改安置款,在周边靠近医院的位置买一套二手的两居室,最近,他们正在看合适的房子。
张扎根一家分到了两套崭新的两居室,几天前,老张登上新小区18楼的天台,用手机拍下一段新家的视频。
“太开心了,20多年的蜗居生活结束了,旧里变新居,一个地下,一个天上!孙女跟我说她终于能有自己的公主房了。”离开老屋前,张扎根和邻居们互相加好微信,说要常联系。
在今年底正式交房之前,老张家将使用政府补贴款暂时租房过渡。这并不是特殊照顾,每一户尚未交房的旧改家庭,都能拿到租房补贴。
盼着生活改变的居民
今年6月,昆明路以南项目的房屋征收信息,10个街坊,6000余户,贴满了长长几十米的公告栏,盼着生活改变的居民们认真查看表格中自家的一栏。
“底层后天井搭建”“二层西北间”“二层凹阳台”“假三层西南间(附壁橱一间)”……
密密麻麻标注好一家一户独用部位、产权属性、评估单价的表格背后,是旧里改造项目工作人员下的真功夫。
旧改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在短时间内,完成如此大规模的旧改征收,“5+2”“白+黑”“997”是一线征收人员的工作常态。窄门旧梯、一砖一瓦,都见证过居民和工作人员间的来往与情谊。
早在2000年初,北外滩街道旧改分指挥部就成立了群众工作组,由街道原党工委副书记徐仁祯担任组长,116名退休或在职社区居委干部组成。他们熟悉居民情况,“上得了门、认得清人、谈得上话”,和居民有着天然的亲近感。
昆明路以南项目最高峰时段,工作组全部成员都扑到旧改动员工作当中。徐仁祯虽已72岁,却精神矍铄,走在一线,他总结出九种工作方法,从真情感化、现身说法,到给予台阶、换脸上门。
像他这样的老法师,在此次旧改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首轮摸排居民家庭基本情况和对旧改的态度,为了见到晚归的居民,工作人员时常要等到半夜。有的承租人远在金山、崇明甚至外省,工作组主动上门讲政策、送通知书,不漏一户一人。
尘埃落定后,老法师吴鹿娣回忆起这段时间的点滴,长阳路138弄的调解工作让她最为难忘。
138弄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老楼房,这里住着许多离休干部。在第一轮政策讲解阶段,居民们普遍认同旧改,90%以上的住户同意旧改。然而,第二轮确定补偿方案的工作却遇到了麻烦。
吴鹿娣因为自己的特殊身份,也经历过内心的挣扎。她既是负责138弄协调工作的组员,也是这里的住户。当房屋评级和补偿系数确定之后,这里的三百余户家庭不能理解,为何一墙之隔的其他里弄竟比自己的高。
“系数不同,一套房子能差出几十万,不是小数目,这里住的都是退休老人,让他们上哪再去赚这笔钱呢。当时大家情绪还是挺大的。”
吴鹿娣说,她在这里有两间房,两个房产证,一共二十多平方米,算下来差的就更多,最初的自己作为当事人,没有纠结过是不可能的。
工作组的伙伴们来到吴鹿娣家中,同她沟通,解答疑惑、重理政策,让她对国家的阳光政策有了更透彻的理解:“这是政府的民生工程,标准公开透明。旧改是为了改善我们的生活。搬一定比不搬好!”
吴鹿娣的积极签字,也成为她现身说法的有力依据。在最忙碌的10天时间里,工作组多路人马分别上门协调沟通,一日不落。
遇到有年轻同志吃了“闭门羹”的,换个脸熟的老同志继续上,遇到户主常年不在也不愿沟通的,就积极说服租客做中间人。理解了阳光政策的有理有据,住户们纷纷提笔签字。
吴鹿娣的经历,是一线党员带头作用的缩影。自2013年起,区旧改指挥部联手属地街道和征收事务所,建立临时党组织,设立“党员签约榜”,党员亮身份的举措,一举扭转了旧改地块的风气。此后启动的旧改项目均以高比例生效,几乎所有地块党员签约率都是100%。
赠给未来的老家具
在这次旧改中,有一户比较特殊的家庭。尽管一样住的是老房子,居民吴之多家却并不拥挤,他们有一整幢3层的花园洋房。
这幢房子里,装着一段久远的记忆。在他的家中,有一套精美的柚木家具,来自父亲的犹太人朋友。
当年,逃难的犹太人把家具拆掉,通过海运带到了虹口舟山里,遇上的房东正是吴之多的父亲。在随后的日子里,双方建立了良好的友谊,直到1964年,犹太人返回以色列前,他的父亲买下了这套家具。吴之多的母亲一直使用到1998年过世,此后被完好地保存到今天。
油亮的色泽、精致的雕花,家具的商标清晰可见。七尺宽的床可以通过卡扣拆分、合并,两个别致的床头柜、一个雕花五斗橱、四开门大衣柜立在周围。
在7月5日上午的北外滩旧改征收工作者致谢暨旧改集市活动上,吴之多正式将这套家具捐赠给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
犹太难民纪念馆所在的提篮桥历史风貌保护区,不少房屋这次都纳入了旧改范围。舟山路上,有一排建于1910年的外廊式建筑,在二战时期,包括担任过美国卡特政府财政部部长的布卢门撒尔在内的一批犹太难民,曾居住于此。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逾2万犹太难民逃到上海,在一些上海老邻居的帮助下得以生存。上海,也成了他们的“诺亚方舟”。犹太难民回国前,一些上海原住民用金条将这些房子买了下来。此后,有的人家子孙后辈一直居住于此,还有的房子经过几道转手,又有了新的主人。
在新一轮北外滩发展规划中,将采取“新旧融合”的格局。东部提篮桥片区将保持“窄马路”“小街坊”的规划理念,保留原有的历史风貌,片区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实施方案的研究也将启动。
7月10日,与犹太难民旧居一街之隔的北外滩来福士开业,未来,站在现代摩登的商场和写字楼里,将再也看不到旧砖破瓦的里弄人家,只有被精心保护的历史文脉与文化记忆。
2012年实施旧改新政以来,北外滩区域成功征收39个地块72个街坊,惠及居民近3.9万户。
2020年6月,虹口旧改再提速,一次性启动多个地块,仅一年时间,北外滩区域相继启动6个打包项目33个街坊,惠及居民2.1万户,一年征收量超过此前八年总和。
旧改是北外滩开发的前奏曲。
根据规划,未来十年,北外滩地区规划建设总规模将达到840万平方米,甲级写字楼数量将可以承载近百家国际型、地区型总部入驻,成为全球高端楼宇最密集的区域之一,新建高度达480米的标志性浦西制高点,将是黄浦江岸新的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