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建安工业雅安生产基地驱动桥和悬架生产车间,大批刚刚下线的汽车零部件“整装待发”,准备送往长安、东风小康、鑫源等重庆汽车企业。
该公司市场营销部部长岳俊刚表示,自2月10日复工以来,雅安生产基地产能已接近全负荷的三分之二,这主要得益于长安等“龙头”复工的拉动。作为长安的驱动桥等部件配套商,建安工业每年对长安销售额达10亿元,占建安年销售额的40%。
忙碌的生产场景,同样出现在成都华川电装、上海毓恬冠佳成都生产基地等数十家四川企业生产线上。作为长安等重庆车企的重要配套商,在主机厂的复工带动下,各家配套企业顺利复工复产。
重庆车企送来资金等“及时雨”
“企业最怕的就是‘空转’。”华川电装相关负责人表示,受疫情影响,企业在没有营收的情况下,仍要支付人工、租金等成本,导致现金流紧张。另外,该公司还急需解决外贸产品生产交付的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复工复产,将无法完成现有订单,造成违约。关键时刻,作为主要客户,长安、小康、隆鑫、英特等重庆企业拉动复工,送来了一场“及时雨”。
华川电装主要为长安等车企配套雨刮总成、发动机的发电机和起动电机等。上述负责人说,在非常时期,重庆企业和川渝两地政府部门通过积极协调,解决了该公司的物流车辆调度、产品准入等问题,对该公司准时交付产品起到了关键作用。
对此,毓恬冠佳成都基地运营副总李恩阳深有同感。他介绍,该公司在重庆保税港区有一个物流基地,因为疫情原因导致复工审批延后,企业无法按时交付汽车天窗产品。关键时刻,长安积极和保税港区协调,推动在达到防疫标准前提下对企业进行优先快速审批,物流基地3天就通过了复工申请。
“长安和重庆当地政府给我们的支持是全方位的。”岳俊刚表示,国内很多主机厂都因为疫情防控影响,选择了延迟给配套商打款,而长安却在2月中旬提前打款,真正解了配套企业的燃眉之急。
建安工业在江津双福有生产基地,为及时复工,长安专门成立工作小组帮助企业制定整套复工防疫标准和规范体系。当地政府和园区管委会也做了大量指导和协调工作,优先安排人员对企业进行复工条件审查。如今该企业不仅恢复生产,还拉动了多家二级配套商复产,使得整个产业链开始顺利运转。
130余家川企为重庆汽摩配套
其实,长安等重庆龙头企业,与四川企业的合作向来紧密。
如华川电装与长安的合作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长安第一款奥拓车的雨刮总成、交流发电机、起动电机、风扇总成等5款电机电器件,就是由华川生产的。近年来,华川电装在长安的雨刮总成配套份额已提升至97%。长安最新技术蓝鲸NE系列发动机,也搭载了华川电装的高效发电机、启停电机及轻量化起动电机等新技术。
建安工业上世纪90年代建厂时,就得到过长安的直接支援,如今建安工业的研发中心,就是长安汽研院的分中心,双方紧密的产业合作关系可见一斑。
技术交流、质量管控、管理提升、人才交流……多年来,长安等重庆车企与四川配套企业的合作,早已从单纯的订单往来,发展到同步规划、同步开发、同步量产的新阶段。
以毓恬冠佳为例,通过参与长安逸动、CS35、CS75、CS85、睿骋CC等系列车型配套,如今该公司在产业合作上,全部是从立项阶段就提前介入,与长安联合设计研发。
市科技局相关人士表示,目前四川有130余家汽摩零部件生产配套企业供货重庆,实现了补链成群、互利共赢。
合作的深度广度不断拓展
重庆日报记者采访发现,当前,以长安及其配套商为代表的川渝两地汽车产业合作,正在进入深度、广度均不断拓展的新阶段。
如四川迅华、四川江华恩一等企业,正为重庆整车企业提供新能源车电池、智能网联器件、橡塑轮胎等汽摩零部件;重庆与遂宁车企合作,长期开展两地技术人员交流;江淮汽车、坤鼎车业、海特汽车等两地车企及配套商之间,实现了智能化协同设计和制造……
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未来,华川电装相关负责人非常看好。他表示,两地拥有大规模、高质量的汽车整车厂及汽车零部件产业群,行业内企业应定期开展互动交流,并互推优质零部件供应商。
李恩阳则表示,重庆拥有主机厂规模优势,和明显的产业政策洼地优势,川渝两地间可以形成各有所长的互补格局。在智能网联和新能源等新技术发展迅速大背景下,川渝两地要注意把相关技术资源整合起来,形成新领域的深度合作。
岳俊刚认为,目前川渝两地应进一步提升本地配套率,并提升产业政策在两地的通用性。此外可以考虑搭建互通有无的物流体系,把两地间零散的物流资源整合起来,大大提升物流效率,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