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讯 据江淮晨报报道,合肥作为列入全国首批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46个重点城市,3月底已经正式出台了《合肥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4月25日,合肥市召开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会议,会上,各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都签订了《合肥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责任书》,领到了“任务书”。
45小区4万余居民参与生活垃圾分类试点
当前,合肥市实行的是“大类粗分、干湿分离”的分类方式,对纸、塑料、金属等干垃圾进行回收再利用,对其他不可回收垃圾进行焚烧、填埋等无害化处理,对餐厨垃圾进行单独处理。
合肥市城管局局长李锋介绍,目前,试点工作分三个方面展开。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方面,滨湖新区省政务办公区内全部省直机关单位及蜀山区政府、蜀山区行政中心、民生大厦等16家党政机关、公共机构均已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校园生活垃圾分类试点中,合肥市屯溪路小学、师范附小、望湖小学、第四十八中学滨湖校区等13所中小学均已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
最为重要的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试点上,合肥市共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小区45个,参与居民4.27万户,覆盖居民5.67万户,回收厨余垃圾2946吨,回收再生资源392吨。
合肥人每天“制造”4000多吨生活垃圾
“虽然我市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上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距国家住建部和省住建厅的要求,距分类先发城市和先进地区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李锋表示,2018年底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回收利用率要达到10%以上,建成7个以上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100%。离这个目标任务还有距离。
此外,合肥在分类终端处理能力上还有待提高。目前合肥市城区人口超过400万,日均生活垃圾进场量约为4250吨。每天产生餐厨垃圾约400-600吨,但是餐厨垃圾处理厂目前处理能力仅为200吨。
将统一垃圾分类标识,发放统一分类垃圾袋
根据《方案》,合肥市以年度为时间节点,具体明确了2018年、2019年、2020年每年的工作目标任务,要求在2035年前全面建成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垃圾主要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餐厨垃圾(易腐垃圾)、其他垃圾,这也被称为“四分法”。
届时,合肥将统一垃圾分类标识和标准垃圾桶的颜色,发放统一的分类垃圾袋。各区、开发区根据区域具体情况,自行确定智能分类设备样式,优化分类垃圾桶布局,合理确定垃圾收集容器数量和设置位置。
各责任单位还会根据相关规定安排足量督导员,加强桶边值守,引导市民准确分类投放,纠正不准确的投放行为,提升分类投放的准确率。
合肥将建设生活垃圾处理产业园
按照规划和要求,到2020年,合肥必须新建日处理能力不低于950吨的厨余垃圾处理设施,以满足厨余垃圾处理需求。
合肥将加快垃圾终端处理设施规划建设。修订生活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建设五年规划和年度计划,建设资金列入市大建设计划。结合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产业功能布局以及新的生活垃圾焚烧项目选址,统筹规划建设生活垃圾终端处理利用设施,建设集垃圾焚烧、餐厨垃圾综合处理、资源化回收利用为一体的垃圾分类协同处理项目。
下一步,合肥市将积极推行生活垃圾处理产业园建设,重点加快推进市餐厨垃圾处理厂二期工程、市固废二期工程、肥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长丰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工程、龙泉山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等项目建设。
(记者余佼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