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通八达的高铁网络。
美丽的合肥港。
高铁在美丽的匡河边穿行。
中安在线讯 据江淮晨报报道,国际内陆港规划建设,合新欧班列加密运行……今年一季度,全市进出口保持高速增长势头,进出口总量在全省排名第一,占到全省的43%,开放发展成果显著。合肥对标国家自由贸易试验区,在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上迈出新步伐。目前,合肥市制造业、商贸类企业已经延伸到欧美等国家和地区。企业“引进来”,既壮大发展了合肥优势产业,又给合肥带来了新鲜血液;企业“走出去”,既输出了合肥的资本和产能,又扩大了合肥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安徽造”乘上“钢铁驼队”踏上“新丝绸之路”
4月18日,一列集装箱班列装载着太阳能光伏、液晶面板等“安徽造”产品,从合肥北物流基地开出,驶向中欧德国汉堡。这是合肥始发中欧班列开行以来的第93列。今年3月7日至10日,合肥始发中欧、中亚班列(合肥-汉堡)每天开行1列,首次实现4列连发,集装箱班列装载的都是我省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产品。
4列连发去往中欧、中亚方向的班列,满载着340个TEU标准集装箱“安徽造”产品,从合肥北物流基地始发,自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出境,将货物“一站式”运达德国汉堡及中亚部分国家。
行驶在“丝绸之路”上的“中欧班列”,像“钢铁驼队”,为合肥市乃至安徽省直接与中亚、欧洲发生经贸关系开辟出了重要通道。
回程班列,从德国汉堡发出,跨越欧亚两洲,途经波兰、白俄罗斯、俄罗斯,由中国新疆阿拉山口口岸换轨入境,“一站式”运达合肥北站物流基地,中途无需货物分拨,全程运行10600公里。运输时间约15天。运输成本比空运价低1/5,效率比水路高,仅为海运时间的1/4。
“2017年,合肥货运中心累计开行中亚班列19列、中欧班列48列,近3000车‘安徽造’太阳能光伏、液晶面板、机械设备等产品踏上了‘新丝绸之路’。”合肥北物流基地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此基础上,今年合肥铁路将增开班列,力争年内实现中欧班列开行量翻一倍。
据统计,2017年“合新欧”国际货运班列保持稳定运行,共计发运70列,货值43.08亿元。这条“钢铁驼队”进一步助力合肥打造长三角区域货运和商品集散中心,积极融入全球开放体系。
目前,中欧、中亚回程班列开行步入常态,基本上是每周到达1列,欧洲生物医药、特种建材等优质货物平安运达安徽,丰富了合肥及周边地区市场。
“合肥造”汽车坐上轮船火车走向海内外
4月10日上午,800台安凯高端客车出口沙特发车仪式在合肥隆重举行,随后直接开赴连云港装船沿“海上丝路”直抵沙特――此举成为2018年中国高端制造――客车出口第一大单。
安凯客车是中国最大的全承载客车生产厂家,一直以来是中国高品质豪华客车的发展典范。近年来,安凯客车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凭借技术创新、绿色制造以及新能源客车领域方面的优势,通过合肥逐渐架起的交通枢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获得大量订单和良好声誉,成为中国制造的“品牌代言”。
与此同时,江淮汽车在走向海外的历程中,光2017年,就实现出口6.5万辆,同比增长15%,位居行业第四,其中SUV出口位居行业第一。目前,江淮汽车累计出口销量已突破52万辆,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30多个。
实际上,“合肥造”的汽车经常坐着火车从上海铁路局合肥货运中心出发,大大降低了成本。2015年8月,合肥货运中心为进一步满足经开区企业运输需求,降低社会物流成本,还打造了功能完善、运输便捷的经济开发区铁路货场。
合肥货运中心经济开发区铁路货场距离江淮汽车生产基地仅4公里,比原来需要先将小汽车运输到40公里以外的合肥北铁路货场装运缩短了90%的路程,大大降低了短泊物流成本。货场正式运营当天,便开行了“合肥至昆明”的江淮汽车班列,快捷高效的“火车运汽车”服务拉开帷幕。
从合肥制造到合肥创造,从合肥速度到合肥质量,从合肥产品到合肥品牌,“合肥造”汽车已经成为中国制造业企业走出去的“排头兵”。
合肥“米”字形高铁网络给企业发展带来便利
4月15日,主题为筑梦“芯”高地,扬帆“芯”征程的国家集成电路重大专项走进安徽在合肥举行。与会的包括清华大学微电子研究所、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的知名专家,以及中芯国际、紫光集团、通富微电子等国内集成电路领域知名企业负责人。
记者在采访时,无论是知名专家还是企业负责人都提到,合肥良好的区位优势,给企业发展带来便利。
北京兆易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一明对记者表示,合肥具备良好的区位优势,去一线城市如上海都非常近,如今高铁可以当天来回北京、上海等城市,很便捷。
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建设对外通道是基础。如今的合肥,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确立,“米”字形高铁网络基本形成。今年,合肥将建成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构建现代交通体系,提升国际国内通达能力。
经常在下午,上海铁路局合肥货运中心一片忙碌。在这里,城际“特需班列”成为继长三角货物快运、中欧班列、铁海联运等货运产品后的又一货运产品。货物运输全部在夜间,广大客户白天将货物交到铁路手中,第二天一早便可运抵目的地,实现货物运输夕发朝至,为合肥运往上海的货物提供了一条便捷、安全、经济、稳定的运输通道。
如今,合肥与全国24个省会城市(含自治区)和4个直辖市有列车直达,合肥经济辐射的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
去年年底,“12・28”新图实施后,合肥形成以快速客运铁路为主骨架的区域综合交通网络,合肥市作为长三角经济副中心作用更加突显。
建设开放平台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
有着“开明开放、求是创新”基因的合肥,正在发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双节点城市功能,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建设开放平台,畅通开放通道,创新开放模式,将开放融入发展血脉,开创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4月29日,一架装载50.6吨波士顿龙虾的波音747包机成功降落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标志着“合肥-欧美”国际生鲜包机航线成功首航,合肥空港进境食用水生动物指定口岸正式开检运行。波士顿龙虾、车厘子、三文鱼这样一些欧美比较盛产的物品将可以通过飞机直运到达合肥,减少了中间环节,购买价格也大大降低。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口岸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明榆介绍,“以前龙虾如果没有生鲜口岸是不可以直接进口的,必须从北京、上海口岸进入,再通过卡车进入合肥。”
近年来,空港示范区申建空港进境指定口岸,已获批运行水果、冰鲜水产品、食用水生动物三个口岸,今年还将申建药品、肉类口岸,进一步健全口岸功能体系,同时积极谋划增开加密国际货运航线。
天上飞得快,海里则跑得更经济。今年一季度,合肥港国际集装箱码头已完成集装箱吞吐量74493标箱,同比增长26.27%。
合肥港已经开通了“合肥-芜湖-上海”“合肥-南京-上海”两条集装箱支线班轮航线,平均每天至少8班始发班轮,形成公交式驳船运输,通过长江沿线港口及上海港口中转,航线基本覆盖全球所有海港的基本港,货物可达国内沿海及世界各主要港口。
如今,合肥港成为长江支流航道上最大的内河集装箱港口,合肥的家电、江淮汽车等产品通过水运进入长江,出口海外,极大地提升了合肥及周边外贸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晨报记者余佼佼/文李福凯/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