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安徽新闻

【记者走江淮】大数据分析,精准资助贫困生

时间:2019-09-03

8月23日,亳州市第十八中教师燕贯良和同事们一起来到学校为迎接开学做准备。他根据市里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发来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名单,逐一电话联系。 “这套系统很‘聪明’,能发现我们不容易发现的情况。 ”燕贯良说。

去年班里有位学生父亲遭遇车祸,医治无效去世,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一下彻底经济瘫痪。但这名同学出于自尊心没跟班上任何老师和同学说。开学前,资助管理系统根据从公安、卫健委等部门传来的数据,为该同学的贫困指数自动赋分,将其列入助学名单中,直接推送给班主任。燕贯良立即带上助学申请表去这名同学家中家访,动员她申报助学金。她和她母亲既惊讶又感动。最后这位同学获得了每年3000元的助学金。

“我市的学生资助系统,借助了智慧城市脱贫攻坚信息服务平台,与扶贫、民政、残疾、房产、卫健等8个相关职能部门共享了941类数据,涵盖了受资助学生家庭的各种收支情况,为实施智慧资助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撑。 ”亳州市教育局总督学乔红侠介绍说。 “数据跑腿、数据打假,既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又让资助更精确。 ”

从2017年起,我省在亳州等部分市县和11所高校中开展“智慧资助”试点工作。信息化为基础,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手段,实现部门数据对接与信息数据共享,辅助学校精准识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试点单位在资助对象精准识别、简化工作流程、数据互融互通、资助资金精准分配等方面获得了阶段性进展。

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负责人表示,保障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以大数据支撑的“智慧资助”,可以让资助资金分配避免平均主义,将资助资金给到真正需要的学生手中,减少申报和评议制度中的人为干扰因素。受助后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变动情况,也可以有效地得到追踪。

2019年秋季学期起,我省将进一步扩大“智慧资助”试点范围,将所有本科阶段高校全部纳入试点范畴。并加快试点工作推进,不断提升总结,形成可参照、可移植的试点经验和成果,尽快在全省范围内推进实施。

据悉,我省目前已经建立了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阶段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并自2008年以来,省委、省政府每年都将学生资助工作纳入民生工程强力推动,实现了资助政策各个学段全覆盖、公办民办学校全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教育部门和学校实施、学生受益的工作格局,在制度上保证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记者 陈婉婉)

  • 上一篇:超高时空分辨率汤姆逊散射诊断系统问世
  • 下一篇:安徽省建立普惠性民办园补助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