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安徽新闻

马鞍山:让工业、绿色、人文携手并进

时间:2019-10-22

9月3日,“网聚美好安徽,见证五大发展”南线采访团一行第二站来到安徽省马鞍山市。

马鞍山市郑蒲港作为安徽江北地区唯一的万吨级深水良港,拥有国家级综合保税区、一类开放口岸、指定口岸三个开放平台,将成为安徽江海联运枢纽中心。位于郑蒲港新区现代产业园区内的马鞍山综合保税区,是区港一体型的综合保税区,也是安徽省继合肥、芜湖后第三个获批的综合保税区。马鞍山郑蒲港新区现代产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党工委书记吴晓东介绍说,2019年上半年,综保区外贸进出口总额已超过1140万美元。综保区内已建成项目2个,在建项目5个,已签约、即将开工建设项目4个,在谈项目10个。

绿色食品产业是郑蒲港新区主导产业之一,一方面成分利用港口、综保区肉类、粮食进口口岸优势,做大肉类、粮食进出口贸易规模,延伸粮食加工产业链条,另一方面不断拉长做厚食品产业链。落户郑蒲港新区的北冰洋饮料项目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合作。北京著名老品牌北冰洋一直深受众多老北京消费者的喜爱,安徽是北京一轻食品集团在长三角及华东地区的第一布点。据悉,二期投产后,该厂将成为北冰洋在全国最大的厂区。

北冰洋在南方最大的工厂(央广网记者果君摄)

马鞍山作为一座工业之城,因钢设市、工业主导,工业化率近50%,传统主导产业是钢铁、汽车、电力、化工等,新兴产业主要有轨道交通装备、高端数控机床、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绿色食品、生物医药等,工业门类齐全,配套能力较强,产业基础雄厚。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是马钢转炉炼钢和轧钢生产的发祥地。马钢制造的热轧H型钢产品填补了我国H型钢产业化的空白,打破了国外在高等级热轧H型钢关键生产技术上的垄断。产品广泛应用在海洋石油平台、高层建筑、桥梁、铁路车辆工程等领域,成功应用于中华世纪坛、央视新大楼、鸟巢体育馆、俄罗斯极寒地带YAMAL油气田、华盛顿州会议中心等中外重点工程项目。

工业城市的骄傲(央广网记者果君摄)

从1959年7月2日冶炼出第一炉合格钢水到2019年计划建成我国第一条重型H型钢生产线,马钢以结构调整、创新驱动为主线,以令人瞩目的“马钢速度”完成了总投资400多亿元的两轮大规模结构调整。

素有“九山环一湖、翠螺出大江”美誉的马鞍山在发展工业的同时,不忘生态建设。

走上马鞍山薛家洼观江平台眺望远处,悠悠江水与绿色植被交融延绵,一派生机盎然尽收眼底。很难想象,不久前这里还是一片杂乱无章的景象。非法码头聚集,污企业扎堆,江岸环境和长江水体和区域整体环境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为了修复长江生态环境,马鞍山以薛家洼区域整治为突破口,对长江东岸23公里岸线、30平方公里范围进行生态修复、综合治理,还市民一个休闲、健身、观光的城市生态客厅。

群众书法展示活动(央广网记者果君摄)

在人文建设方面,马鞍山市也是成绩斐然。这里是中部地区首个“全国文明城市”并且实现了“四连冠”,志愿服务是当地的一大特色。通过充分发挥志愿网格小组作用,不断扩大志愿服务工作的覆盖面,依托镇、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载体,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全面提升镇村志愿服务工作水平。

据悉,截至2019年6月,马鞍山全市已组建各类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1268支,登记在册实践志愿者61489人,开展活动4628次,服务市民186877人次。

【专题】网聚美好安徽 见证五大发展

  • 上一篇:小小竹篾编出美好生活
  • 下一篇:【记者走江淮】“让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