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安徽新闻

【记者走江淮】“让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校”

时间:2019-10-22

9月2日上午9时,肥西县丰乐中学在忙碌中迎来开学第一天。这所学校是丰乐镇唯一一所公办初中,今年开学迎来120名新生。两个月前刚刚完成报名统计时,这个数字让所有老师都吃了一惊。 “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5年前,我们只能招到20多名新生。”从校园改扩建工地上赶来的校长胡俊生,抹着汗向记者解释说。

随着城镇化发展以及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追求,丰乐镇很多家长都带着孩子搬到城里就读,或者送进民办学校。近年来,随着丰乐中学教育质量的提升,学区内原先流失的生源又回来了。生源多了,校舍不够用了,于是整个暑假学校进行了大规模的改扩建。整个改扩建工程按照千人标准来设计。为解决师资问题,丰乐中学今年又与知名教育集团合作,引进2名副校长和12名年轻教师,充实学校管理和教学岗位。“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上到好学校,家长负担轻了,城区就学压力也减轻了。 ”胡俊生说。

乡村学校生源回流,正是我省义务教育由办学条件向“办学内涵”转变、向“优质均衡”的目标迈进的缩影。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将在加强师资、改善管理、办出特色、提高质量等方面下足功夫。为实现量化考核,我省今年还修订了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启动实施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提升工程。

合肥市全面建立财政投入保障机制,2019年市级财政转移支付建设资金达21.3亿元,用于支持各县市区中小学幼儿园建设,大幅增加教育设施布点。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新建改扩建中小学243所、新增学位36万个;新建改扩建幼儿园455所、新增学位12万个。该市还积极盘活城区因学校整合而闲置的校舍资源,2011年以来,城区累计有11所学校近380亩闲置校舍资源用于举办义务教育,一批优质义务教育资源得到扩充,极大地缓解了老城区学校布点难、扩容难、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

“我们还通过集团化办学、名校办分校、委托管理等多种途径,高起点办好新建学校,推动教育资源由功能性向品质化转变,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校。到今年底,我们拟建成中小学项目47个、新增学位7.9万个;幼儿园项目71个、新增学位2.6万个。未来3年,每年都将有100所以上中小学幼儿园项目开建。”合肥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目前,该市编制施行了《合肥市普通中小学规划建设管理导则》,全面提高中小学原有建设标准,要求全部使用环保材料建校。(记者 陈婉婉)

  • 上一篇:马鞍山:让工业、绿色、人文携手并进
  • 下一篇:淮北华丽蜕变:“乌金”煤城变“绿金”美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