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安徽新闻

和县:走进田头“解民渴”

时间:2019-10-29

和县历阳镇东河村是当地蔬菜大村,共有大棚蔬菜近5000亩,日常用水主要来自宝塔河、冯湾河两条河流。由于今年降水减少,村民用水量增大,河流几乎干涸见底,2000多亩菜地受到影响。

在主题教育活动中,和县县委组织部了解到这一情况,第一时间会同该县水利局、历阳镇政府,赶赴东河村现场。经察看发现,解决难题需向得胜河“借水”,方案当天决定、当天实施,泵机架好后,六天六夜连续作业,东河村“菜地之渴”得到解决。

“党组织的效率就是高,我家10亩大棚蔬菜活过来了。”村民常勤明竖起大拇指。

“强化宗旨意识,立足群众的实际问题,走进基层、贴近群众,通过‘以学促做’‘以做带学’,提高为民服务水平,确保主题教育有实招、出成效。 ”和县县委书记戴瑞告诉记者。该县聚焦“抓思想认识”,推动学习教育入脑入心,同时立足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紧迫问题,注重开门抓教育。该县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走下基层、走进农户、贴近群众,并结合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制定问题清单,立行立改解民忧。

“以前吃的井水不干净,打水也不方便,现在好了,有了自来水,吃水不再愁。 ”今年71岁的杨宏胜是和县善厚镇高祖村村民,由于地理、规划等原因,高祖村几个自然村过去一直是自来水“空白村”,杨宏胜等70多户村民只能吃井水、塘水。今年主题教育开展后,高祖村“用水难”被列入问题清单,善厚镇与水利等部门迅速行动,8月初动工、9月底完工,不到两个月时间新建8.03公里管网、两座泵站,不仅解决了“空心村”通水问题,也提升了整体供水能力,沿线4个行政村均受益。

东河村“菜地之渴”、高祖村“用水之忧”,一为燃眉之急、一为积年顽疾,终得化解,百姓在田间地头、在生活中感受到主题教育的成效。 9月份以来,和县全县党员干部走访群众3400余人,走访企业200多家,征集意见建议300余条,有效解决群众反映重难点问题150余个。(记者 贾克帅)

【专题】安徽高质量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 上一篇:六安市图书馆:探索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新模式
  • 下一篇:凤台县:多样化搬迁安置暖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