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安徽新闻

双墩遗址核心区或为祭祀场所

时间:2017-06-10

  中安在线讯 据安徽商报消息,今日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昨日下午,2017年中国文化遗产日安徽省主场活动在蚌埠正式启动。作为活动的重要一部分,蚌埠双墩遗址最新考古成果昨天正式发布。在最近的考古发掘中,考古专家发现,双墩遗址核心区的台地是人工堆筑而成,其时代之早,体量之大为全国罕见。专家推断,人工堆筑台基应该是古人祭祀活动场所。通过对现场发现大量兽骨堆积的检测,考古学家们还精确揭示了双墩遗址的年代下限,最晚在距今7000~7200年左右。

  重要发现

  台基体量巨大国内罕见

  作为淮河流域最具地方特色的史前文化,双墩文化分布范围地域广泛,文化影响北抵黄淮下游,南达长江下游。双墩遗址1985年被发现,中间历经数次考古发掘,曾出土过新石器时代双墩刻划符号、陶塑雕题纹面人头像等大量珍贵文物。但直到目前,双墩遗址的发掘面积仍不到2000平方米,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于双墩遗址核心区的聚落结构知之甚少。

  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昨天告诉安徽商报记者,2014~201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徽队围绕双墩遗址核心区展开了系统的考古勘探与发掘工作,目的在于全面揭示双墩遗址的聚落布局,获得双墩文化聚落研究的典型案例。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双墩考古发掘负责人张东告诉记者,通过考古勘探和试掘,考古人员发现,双墩遗址核心区目前所展现的台地是人工堆筑而成,台基主体分为三层,西部被陶片兽骨堆积叠压。这也是这次考古发掘中最重要的发现之一。

  张东介绍,三层的形状、土质、结构各不相同,明显是人工堆筑而成。台基最上层厚度约0.5米,面积接近800平方米。中层台基厚度同样0.5米左右,顶部面积大约为900平方米。最下面一层台基总厚约0.9米,顶部面积达到3000多平方米。台基顶层和中层设有通道,底部台基四周边缘还有大约3米左右的护坡。

  张东介绍,初步推断台基的三层应该代表了三个不同的时期。但这么大的台基到底是如何在漫长的年代里人工堆筑而成,还需要进一步的考古发掘来揭示。

  七千年前陶片兽骨堆积

  在双墩遗址西南部台地的缓坡地带,考古专家还发现了大量的陶片和兽骨堆积。这些陶片和兽骨的堆积同样很有章法,有着明显的人为痕迹。“大量陶片和兽骨沿着一个统一的坡度,都面向西南夹角。”张东告诉记者,这些陶片和兽骨的堆积同样分为三层,明显不是生活中自然留下的痕迹,更像是人工收集后二次堆积在这里的。“堆积的目的很可能是在有意垫高高台,增加活动面积。”

  昨天在蚌埠还举行了“双墩遗址与淮河流域古代文明进程研讨会”,来自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国家博物馆、中国科大、省考古所及多所高校的考古专家们现场展开了讨论。有专家认为,这些陶片和兽骨的堆积可能还有季节因素。蚌埠雨季泥泞,古人可能使用这些陶片和兽骨铺在地上,增加台基的活动面积。

  考古专家还对其中一层兽骨进行了检测,兽骨的碳十四测年数据经树轮校正后的绝对年代集中在公元前5000~5200年。张东告诉记者,这说明双墩遗址最晚应延续到距今7000~7200年。

  遗址核心或为祭祀场所

  过去不少专家认为,双墩遗址核心区是古人生活的场所。但截至目前,考古专家对双墩遗址核心区的考古发掘中却没有发现任何与居住有关的遗迹。“人类居住留下的筑洞、建造墙壁留下的红烧土堆积、生活留下的灰烬层,都没有发现。台基顶部可以说非常洁净。”张东告诉记者,台基的洁净再加上周围大量的兽骨、陶片堆积,考古专家推断,核心区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类居住的区域,而是一个人类进行大规模聚集活动的区域。“我们推断是某种史前祭祀活动,但祭祀活动的具体内容到底是什么,还需要下一步在台基表面大规模的考古才能展示出来。

  待解之谜

  古人用神秘坑储藏啥?

  近年来的考古发掘为我们进一步描绘了7000多年前双墩人的生活图景。但随着考古发掘的深入,更多的谜团也浮现出来。

  在2016年的考古发掘中,考古专家在台基顶部试掘时发现有数座坑状遗迹。口小、底大,有些还呈现袋状。这些坑状遗迹被认为最初具有某种储藏功能,后经人为填埋并夯实了。张东告诉记者,在黄河流域等黄土发达的地区,挖坑作为贮存场所是非常常见的,但这些已经被夯实的坑状遗迹当年具体是贮藏什么东西的,还要进一步的考古发掘来揭示。

  双墩人到底居住在哪?

  过去人们认为双墩遗址核心区是居住区,但直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发现居住遗存。那么古代双墩人居住在哪里?

  考古专家认为,遗址核心区台基承载了大规模的人群活动,而这些人群很可能来自距离更远的周边地区。张东告诉记者,今年的主要考古工作就是将围绕台基顶部进行整体的揭露,同时在外围加大考古发掘的范围,进行试掘。

  出土器物当年干啥用?

  在考古发掘中,双墩遗址还出土了不少器物。其中陶器胎体羼合料相当复杂,烧成温度普遍较低,以外红里黑的夹蚌陶最为常见。器形则有着非常鲜明的双墩特征,形态各异的平底釜,支脚、圈座、碗、钵、甑篦和鼎足都有出土。其中鹿角靴形器和陶纺轮的出土量很大,还有废弃的陶拍、骨针、骨锥和石锛等工具。另外,一些石英质的球、坠和环饰为本次新的发现。

  但这些出土器物究竟是怎样的用途,尚未找到确定的答案。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专家王吉怀认为,像四个嘴的四流器、石英质的球等一些器物明显不具有实用性,很可能是祭祀等礼仪性活动使用的。

  • 上一篇:法院录错信息男子误上失信黑名单
  • 下一篇:虹鸣:我的一生都是与黄山有密切联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