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9月28日讯 据闽北日报报道 青山环抱,碧水奔流。福建,是中国最绿的省份。闽北,是福建省最绿的翡翠。然而,守着最美山水的闽北,城乡面貌却一度落后。
70年,闽北在薄弱的基础上艰难起步;70年,城市乡村走向生机勃勃;70年,闽北人用勤劳和汗水绘就水美篇章……
城乡在变,生活在变。在闽北这块翡翠上,舒展开一幅美丽新画卷。
城市,因水而兴、得水而美、缘水而盛
南平全市有大小河流700多条,10个县(市、区)至少都有一条以上河流穿城而过。得天独厚的水资源禀赋,让南平人民依水建城,亲水栖居。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当时南平城区面积不足3平方公里,仅有寥寥无几的砖木结构建筑,几条街巷交错在商肆、作坊和民宅之中,逼仄狭窄。延福门一带的道路,简单到用木桩夯填而成;城区最像样的小水门闽剧院,却用竹篾绑扎柱子;沿江层层叠叠的虚脚楼,让人望而却步……
67岁的市民张水源就出生在延平区小水门的一处虚脚楼内。“虚脚楼从街面上看是二层,第一层是店铺,第二层是几户住家;从江面上看是三层,底层用木柱子撑着,为几户人家公用的厨房。虚脚楼里既怕水,又怕火。”这样的虚脚楼,他一住就是二十年。
水,是城市的灵魂。丰富的水资源,给南平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1987年3月,随着水口水电站破土动工,地处闽江三大支流汇合处的南平成为水口水电站大面积库区。南平城区受到库区影响之广、建设规模之大、时间之紧迫,在南平市城市建设史上是史无前例的。
1990年8月至1994年1月,总长13.15千米的南平城市防护工程建成;1992年至1994年,结合防洪需要,在护岸顶面将市中心最繁华的中山路改建为滨江路,全长5.17千米、宽36米。防洪工程把防洪防涝与美化城市结合起来,在市中心区的主体部分沿江筑起一道坚固屏障。被誉为“金光大道”的滨江路,至今还占据着南平城市景观的“C位”。
南平城区是水口库区唯一的城市淹迁库区,城市移民人数1.72万人,拆迁房屋37.52万平方米。在确保库区移民拆迁安置的前提下,南平进行城市基础设施、旧城改造、完善商业网点等多项建设。
“中山路、四贤街、新建路全部改造,沿河虚脚楼全部拆迁。”老城建人、南平市住建局副调研员郑灿华回忆,上世纪90年代期间,库区建设结合旧城改造、“7·25”火灾灾后安置,在南平城区盖起上百栋10层以上的楼房,沿江更是出现一批20多层的大厦,金辉大厦、黄金大厦等一批沿江标志性建筑就是当时盖起来的。
1995年1月,南平升级为省辖地级市,城市建设又迎来了发展新机遇。十余年来,随着玉屏桥、剑州大桥、闽江大桥等一批路桥工程先后竣工,城市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城区空间得以拓展。2017年中心城区实施十大补短板项目,主城区42条道路白改黑31.2公里,主要街区建筑立面改造96幢,2018年延城夜景亮化工程投入使用……城市整体功能和品位提档升级,面貌焕然一新。
2014年南平市行政区划调整获国务院批准,建阳和武夷新区加快同城化发展,武夷新区加快建设各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核心区综合路网等一批基础设施投入使用,轨道交通1号线、文化中心、艺术中心、体育中心等项目,完善了城市公共设施的同时,补齐了传统主城区公共设施的匮缺。
与此同时,邵武、武夷山积极打造闽赣周边区域性中心城市,建瓯、顺昌、浦城、光泽、松溪、政和等县市城区扩张、人口聚集互动融合步伐加快,城市化水平明显提高,城乡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南平全市城镇化率由2005年的46.2%提升到2018年的56.7%,提高了10.5个百分点;2018年,南平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已达46.5平方米,是1993年的6.4倍。
水美带动城兴。2016年,南平市率先提出“水美城市”理念,截至目前,首批12个总投资300亿元“水美城市”项目,已完成投资139.76亿元。
素有“百里松荫碧长溪”美誉的松溪,牢牢把握机遇,迅速打响水美松溪城市建设战役,做足“水文章”;建瓯以建设闽源古建州、水上丝绸驿”的水美城市目标,实现建瓯水岸复兴;延平区小水门公园、滨江花海景观段、古渡口码头等一系列水城相融“三江六岸”景观工程已经建成,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全长3.8公里的顺昌富金湖慢道,将顺昌文化艺术馆、图书馆、博物馆等民生项目串联起来;建阳区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的观书园(水美公园)项目接近尾声……
随着“水美城市”项目的推进,一批集防洪、观景、休闲、健身、旅游功能为一体的水美长廊、森林公园等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项目加快实施。南平正以水为魂、以水为脉、以水为媒,以水美为依托,进一步补齐城市短板,积极打造“山水相融、城景相依、人水和谐”的亲水型宜居宜游城市,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明显提升。
乡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1949年,南平各乡镇、村庄仅有31389户,98640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闽北农村发展缓慢,乡镇经济萧条。村民居住在茅寮、木屋、土木结构房屋里,冬春风雨入屋,炎夏酷热难耐。
1978年以后,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农村实行改革开放、放宽搞活的政策,给村镇经济发展和村镇建设带来勃勃生机。闽北农村出现“建房热”,1979年至1994年间,闽北农村共有19.7万户建新房,占总户数的37.44%。
2005年南平市农村实施“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6年启动系列“清洁家园”行动,治理农村垃圾。2008年在全省率先实施新农村中心村镇建设。2013年实施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建设。
2014年起,南平市通过建立“万人保洁”机制,大力推动农村环境卫生整治,通过解决“有人保洁”“有钱保洁”“长效保洁”的问题,探索出一条农村环境卫生常态长效的保洁新路子,成功破解农村“千年陋习”。
2015年,南平市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评星活动,对达到市级三星级以上标准的美丽乡村,由市政府命名授牌,并予以适当奖励,以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推进生态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目前,全市共认定授牌三星级以上美丽乡村119个,建成精品示范村25个。
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各村根据自身条件,合理定位村庄特色,规划好“居”味,保留好“古”味,营造好“和”味,打造好“韵”味,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原则,打造“一村一品”,激活“美丽经济”。全市通过打造美丽乡村景观带,将一个个美丽村庄串点成线连片,给乡村带来了旅游发展机遇。
2018年末,有高速公路出入口的乡镇占33.0%,100%的村通公路;全市实现100%的村通电,大大提高了农村生产力,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
2018年末,我市100%的乡镇集中或部分集中供水,99.1%的乡镇生活垃圾集中或部分集中处理,97.6%的村生活垃圾集中或部分集中处理。
2019年起,南平市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坚决打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仗。
以前在农村,走街串巷的生意人用鸡毛换糖,如今,在邵武肖家坊镇、武夷山市兴田镇西郊村、浦城县管厝乡、松溪县祖墩乡等地的爱心美德公益超市,村民可以用垃圾换日用品。随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的开展,我市摸索出一个个贴近实际且行之有效的办法,激发村民改善环境的行动自觉。
——延平区洋后镇创新“红黑榜”公示管理模式,正面树立“美丽乡村”“美丽庭院”典型,反面曝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六乱”整治巡查到的乱象,带动农户及各村互相比拼、一起参评,发挥群众的舆论监督作用。
——建阳区潭城街道因地制宜,创新开展“小手拉大手,共创美丽庭院”活动,每户签订门前三包责任制,有效激发了村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
——邵武市大竹镇洋坑村拆除樱花·虹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前旧仓库,农户以土地入股,建设107个停车位的生态停车场,既拆除了危房,又解决了车辆乱停放的问题,农户每年可获得近1.5万元土地租金。
在采访中,记者听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因地制宜。南平市正突出区域特色,彰显乡土风貌,在推进乡村振兴中,让农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