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10月12日讯(海峡导报驻福州记者 林芹 实习生 赖一田 文/图) “泰兴珍瓷 回归故里”,10月12日,“泰兴号”沉船德化陶瓷珍宝回归系列活动启动。
该活动以“泰兴珍瓷 回归故里”为主题,主要包括“泰兴号”沉船德化陶瓷珍宝回归巡展之旅暨“青花传韵谱新章”主题文化踩街启动仪式、“青花传韵谱新章”文化踩街和“泰兴号”沉船德化陶瓷珍宝捐赠仪式。此次活动内容形式丰富、内涵深刻,是进一步打响“世界陶瓷之都”品牌的重要活动内容,将对提升德化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泰兴号”沉船德化陶瓷珍宝回归系列活动:火鼎公、火鼎婆方阵
德化是千年古县,也是我国三大古瓷都之一,陶瓷制作历史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3700多年前的夏商时期开始制作原始青瓷,此后虽历经朝代变迁、隶属变化,但窑火始终生生不息,陶瓷技艺代代传承。现拥有陶瓷企业3000多家,2018年实现陶瓷产值328.5亿元,是全国最大的陶瓷工艺品生产和出口基地、国家级出口陶瓷质量安全示范区,被联合国世界手工艺理事会授予目前全球唯一的“世界陶瓷之都”。
德化陶瓷以“白”见长,瓷雕技艺享誉天下,被誉为“中国白的故乡、瓷艺术的摇篮”。清代的青花瓷是德化“中国白”传承发展中的瑰宝,也是当时销往世界各国的陶瓷文化艺术精品,达到“一笼陶瓷一箱银”的程度。清代诗人郑兼才描述过当时瓷器外销的盛况:“骈肩集市门,堆积群峰起。一朝海舶来,顺流价倍徒。不怕生计穷,但愿通潮水。”“泰兴号”沉船发现的35万件德化青花瓷就是这一历史的印证。
本次活动具有以下突出特色:文化踩街——重温辉煌瓷史。此次文化踩街地点设在陶瓷街,包括“瓷韵流芳谱新章”主题花车、“民窑青花绽放风采”花车、锣鼓方阵、舞龙方阵、舞狮方阵、大鼓凉伞方阵、踢球舞方阵、火鼎公火鼎婆方阵、拍胸舞方阵等。不仅融入德化的民俗元素和青花瓷的元素,更是融入了泉州市的民俗文化元素,体现了200年前德化瓷生产和外销的盛况,见证了德化瓷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迈出国门开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的辉煌。
活动吸引众多市民驻足。
青花传韵——印证外销瓷路。德化除了精湛的白瓷雕塑技艺,青花瓷也是独树一帜,是清代德化窑的主流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以及东南亚、非洲等世界各国。1999年,在印尼海域里发现并打捞出水的“泰兴号”沉船,轰动了全世界,沉船上发现的35万件德化青花瓷器,印证了德化不仅是“中国白”的旗帜代表,也同样在青花瓷上享誉全球。泰兴号沉船事故直接证明了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海洋大国。南海航线是中国人最早开辟的自由行线,更昭示了当今在中国倡导下如火如荼开展的一带一路战略是与历史的顺承对接。“泰兴号”上打捞出水的德化陶瓷复原了一段被遗忘了的东方历史,不仅验证了德化瓷在“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影响,也为进一步研究德化窑瓷、德化瓷外销史及中国古代港口的贸易情况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证据。
珍宝捐赠——发扬海丝精神。2018年11月,泮庐集团董事长郑长来从英国一次性购入10万余件“泰兴号”沉船德化青花瓷,让这批沉寂海底近200年的国宝最终回归祖国怀抱,实现了无数国人的热情期盼,祖国强盛,国宝归来。郑长来董事长无偿捐赠“泰兴号”沉船德化窑青花瓷文物190多件给国家博物馆,今年9月又无偿捐赠400件给德化陶瓷博物馆,这种真挚的家国情怀、强烈的责任担当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让人深深感动、无比敬佩。郑长来董事长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向我们展示了中国企业家回报国家和社会的高尚美德,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做出自己的贡献。这是一个真正的“丝路使者”应该具备的高尚品质,通过此次捐赠,能够大力弘扬中国陶瓷文化,吸引更多社会有志之士,共同参与到中国陶瓷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中来,把中国陶瓷文化推向一个新的艺术高度。不仅更多推动德化陶瓷文化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继续扮演重要角色、发挥重要作用,更是为“一带一路”文明的对话交流增添光彩。
活动现场
据悉,德化县将通过办好本次“泰兴号”沉船德化陶瓷珍宝回归系列活动,实现“三个目标”。一是扩大文化宣传。借助举办“泰兴号”沉船德化陶瓷珍宝回归系列活动,充分展示德化陶瓷辉煌历史,提升“世界陶瓷之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二是搭建交流平台。通过此次活动,构建一个文化展示、历史研究、交流合作的平台,进一步加强与全国各陶瓷产区、各博物馆的文化合作和技术交流,加快我县陶瓷产业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三是推动文旅发展。通过本次活动,以陶瓷这张名片带动我县文旅产业发展,打造“海丝”路上最具山水艺术特质的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