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9月24日讯 据大武夷新闻网消息 21日,南平市首批22处车辆路面动态检测技术监控启用。这标志着南平市从“人力治超”转向“科技治超”。
车辆路面动态检测技术监控是指,在不影响车辆正常行驶的情况下,在路面安装电子抓拍系统、动态自动称重设施、相关告知设施等,完成对货运车辆的称重检测、实时采集,并将数据实时上传至市级监测监控指挥中心,为公路治超非现场执法提供证据。
今年5月,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国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的通知》,将福建省列入全国治超非现场执法6个省级试点单位之一。南平作为省内唯一地市级试点单位,率先开展治超非现场执法工作。首批22处车辆路面动态检测技术监控安装在延平G205线K2104+240、建阳G205线K1992+600、邵武G316线K337+800等十县(市、区)主要国省干线重要货运通道,可全天候、多方位监管,初步形成全市科技治超“一张网”。
“和治超速一样,司机在行驶过程中首先会看到一个告示牌,提醒前方将进入公路治超非现场执法路段,货车驶过路面的称重检测设备后,司机可以在情报板上看到车辆超限情况。”市交通综合执法支队陆路督察科路政负责人李炜介绍,数据信息会实时上传至支队治超监控指挥中心,指挥中心会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审核,并将审核结果推送至各县市交通执法部门。
据介绍,我市车辆路面动态检测技术监控抓拍率高达99%,可对车辆异常行驶进行检测,其人工智能系统可在恶劣天气下识别多种车牌、车型、车身颜色、车辆主品牌及子品牌等,保证画质清晰稳定,获得准确检测数据。
此外,指挥中心的“治超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融合提升了其他省市治超系统的优点,具备信息采集、审核、告知以及案件办理、智能分析、布控稽查等功能,并整合交通、公安等13路信息资源,发挥各部门资源优势,联合治超。系统还保留了与其他业务平台对接的接口,为今后综合执法留下拓展空间。
我市公路科技治超试点工程建设时间为2020年至2022年,计划建设47处车辆路面动态检测技术监控。下一步,市交通综合执法支队将继续推进公路科技治超试点工程建设,不断完善制度,总结经验,为全省推行公路科技治超建设提供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样板。(记者 严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