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福建新闻

三明涂声福:从“老有所乐”到“老有所为”

时间:2021-03-12

涂声福和其制作的“龙头”

台海网3月10日讯 据东南网报道 家住金湖西路的老人涂声福,可以说是三明泰宁最知名的“文艺青年”。这位精神矍铄的老爷子在泰宁文艺界名气相当高,吹、拉、弹、唱样样精通,还是泰宁非遗传承的“守望者”。从“老有所乐”到“老有所为”,涂声福用一腔热爱,让泰宁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风采。

踏上文艺之路

1941年,涂声福出生在泰宁一个贫苦家庭。15岁时,父亲想让涂声福学一门手艺以解决生计问题,便安排其去开善乡一位老木匠那学木艺。就这样,涂声福每日跟着师傅走家串户接活打下手。偶有一日,听见雇主家女主人在唱泰宁山歌,声音婉转悠扬,涂声福一下就被吸引住了。淳朴的旋律给单调的生活增添了色彩,而文艺的种子也在涂声福心里悄然种下。

凭着一腔热血,涂声福加入了梅林戏团。刚入戏团,涂声福什么都不会,但什么活都抢着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涂声福每日跟老师苦练发声、唱腔,跟工作人员学习布景、道具摆放,跟伴奏老师学习乐器。渐渐地,涂声福开始扮演些小角色,初露锋芒。经过多年扎实的刻苦练习,练就了涂声福成为吹、拉、弹、唱样样精通,十八般武艺样样都行的“文艺大拿”,也成为梅林戏团不可或缺的中流砥柱。

涂声福正在制作鱼子灯

退休后的精彩生活

2001年退休后,涂声福开始潜心钻研茶东坑鱼子灯等民俗。为了将泰宁鱼子灯传承下去,退休后,涂声福以家为工作室,自掏腰包,购置材料,钻研工艺。

泰宁县杉城镇茶东坑村民间有鱼灯习俗,始自清朝道光年间,至今已有一百八十多年历史。涂声福从小浸润在泰宁的传统习俗中,特别喜欢看灯、玩灯、制灯,且之前在梅林剧团就能将演出道具等制作得惟妙惟肖,这也给他制作鱼子灯打下了基础。扎鱼灯骨架、剪鱼鳞、敷鱼身、做鱼头……一道道精细复杂的工序,对心灵手巧的涂声福来说都不在话下。

每年的节庆前,也是涂声福最忙的时候,有许多单位与街道都向他预订鱼子灯。除了做鱼子灯,涂师傅还有一个绝活——稻草龙,由田间的稻草扎成一长条,头上开个口子,算是龙头,身上再插满线香,由几个小朋友举着玩的花灯。

作为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涂老师不仅积极开展“鱼子灯进校园”等传承保护工作,常受邀走进校园等给在校师生手把手传授鱼子灯制作技艺和闹灯习俗,还经常性地参与对外交流展示等活动。涂声福曾荣获“最美非遗守望者”称号,他不仅仅是鱼子灯的传承人,还对泰宁的梅林戏、茅担舞、上青古乐、民俗婚庆等本地特色非遗项目和民俗有大量的沉淀,如今,涂声福已成为泰宁民间文化、民俗文化的优秀传承人、带头人和组织者,是泰宁有名的“文艺青年”。

受其熏陶,涂声福的老伴夏芝华也热衷文艺,老两口一人拉二胡、一人演奏三弦,再唱上几首泰宁山歌或是梅林戏剧目,好不惬意。(来源:东南网)

  • 上一篇:三明将乐县常口村:吃上“生态饭” 端上“金饭碗”
  • 下一篇:致匠心!在泰宁民宿里传承木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