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福建新闻

暑期来临 孩子们“充电”形式翻新样

时间:2017-08-12

台海网8月12日讯 据闽南日报报道,转眼间,暑假已经过半,记者走访了解到,孩子的暑假学习“充电”形式多样,呈现一些新的动向:报班辅导、才艺培训、在线教育、参加夏令营、研学活动。

多数家长为孩子报了好几个班

英语突破、书法提高、口才培训、小升初衔接……记者采访中发现,暑假俨然成了不少孩子的“第三学期”。“暑假给孩子报了数学提高班,我的孩子数学一直比较弱,趁着暑假给他补短下,另外还给孩子报了游泳课、书法课,一动一静相结合,这样暑假孩子不会空度。”家长吴美玉说,像她这样给孩子报三个班以上的家长不在少数,“暑假里,大家还是想让孩子多学点东西。”

记者走访了市区几家辅导培训机构,发现几乎每家机构都开设了不同类型的课程,如培优班、一对一班、暑期衔接班等,不少培训机构还推出各种优惠政策。“孩子暑假补习是我们的一大笔花销,像我儿子的那家机构,作业辅导周一到周五午间11:00——14:30是400元/月,晚间16:30——20:80是750元/月;如果是周末全托则要1100元/月,如果是整个月价钱会降低一些,这个价钱已经算是比较合理的。”孩子正读小学三年级的张军水先生说,自己从事的是服务行业,平时比较忙,没有办法,只能给孩子报了晚间这个辅导班,“暑假有专门的老师辅导,孩子学习才不会落下。”除此之外,张先生还给孩子报了书法班以及跆拳道班,为了让孩子暑假生活能够充实些。

记者了解到,家长报名暑假衔接班最为火热,“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开学时候很多学校都有考试,家长不敢怠慢,8月是暑假辅导培训的一个高峰期,不少家长结束了孩子的游玩,送孩子前来培训辅导,提前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 漳州某培训机构的杨老师接受采访时说。

杨老师同时也表示,现在很多家长暑假都给孩子报好几种类型的班,不仅有课业辅导班,还有才艺兴趣班,很多家长认为孩子不仅学习要跟得上,还需要有一项技艺傍身。因此,他们机构也针对家长的需求,制定了几种培训形式供选择。“像我们除了有针对暑假的衔接班外,还另外开了绘本写作班、小主持人班等,各个培训内容请了各个领域的专业老师来教学,让孩子在这里能够得到一条龙的服务。”

在线教育平台“显露”

除了培训班火热外,记者了解到,在“互联网+”的涌动中,一部分家长还选择网络辅导、在线教学。

在线教育即e-Learning,或称远程教育、在线学习,与网络培训概念相似,和线下学习相比,在线教育最大的优势就是价格优势。

“一年交360元,里面很多课程就可以进行学习,一般来说一段课程差不多20多分钟,孩子自己去听课,然后进行学习消化,个人感觉还是不错的,比如英语,除了知识点讲解外,还有一些趣味英文可以学习,比如看原版英文电影学英语等。”家长陈磊说。比起动辄几千元的培训费,在线教育算是很便宜的了。

陈磊表示,网上在线教育平台很多,内容大概包括“直播教学、在线录播、互动问答、考试题库”等,“我选择在线教育平台,最主要看重的是它突破了时间地点的束缚,手机、电脑都可以操作,避免了我们接送的繁琐。”不过陈磊也坦言,像网络教学靠的是孩子的自觉,“我身边一些家长反映网络是单向教学,孩子有没有学进去,就不太能够知道。我们是女孩子,相对来说,比较坐得住,只要认真听,效果还是不错的。”

另外,记者了解到,在线教育虽然也有互动式的教学,但是不少家长表示,在线提交问题后,回复通常比较慢,“有的平台师资也不是很稳定,互动方面比较差,再有就是资质还有待确认,管理还比较乱,如果家长没有认真选择,很容易发生消费纠纷。”家长王先生说,不过他坦言,至少给孩子多了一些选择,这种在线教育目前来说发展趋势也不错,“期望以后越来越正规。”

素质拓展类受青睐

记者了解到,暑假里,还有不少家长选择让孩子参加一些研学游、夏令营等团体活动,让孩子参与学习考察、参观体验、志愿服务,拓展孩子素质。

去年11月,教育部等11部门下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指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

今年暑假,不少机构和旅行社推出了研学游、特色夏令营,并将之定位为“移动课堂”。目前市场上的研学游、夏令营主要有几种类型,一类是户外拓展型,一类是亲子活动型,一类是才艺型,甚至一些还增加了特色学习的内容,比如国学班、文化礼仪班等。

“我们并不是简单的游玩,而是把一些课程纳入其中,让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让孩子带着兴趣和好奇心去探寻、去思考。比如旅途中设置一些文字游戏,让孩子去查找当地的人文风情以及民俗,还有历史文化知识。一些夏令营我们也会配备老师进行专业辅导,比如一些英语口语训练、英语词汇学习等。”担任一夏令营总辅导员的蔡先生说。

“孩子少,难免娇生惯养,所以现在很多家长对小孩子的培养方式也在逐渐改变,并不会一味地在孩子的学业上施压,而是有意识对孩子进行一些生活自理能力的锻炼,让孩子既能增长见识又锻炼能力。”在漳州一家事业单位上班的邹晴说,今年暑假,她也选择把孩子送到少年军校去学习体验,让孩子体验封闭式军营生活,进行基本军事技能训练、接受国防教育、学习紧急救护知识等。

像邹晴一样想法的家长不在少数,记者了解到,让孩子参加研学游、夏令营进行素质拓展越来越受到家长的青睐。“这类的夏令营带队老师不再是‘保姆角色’,活动内容几乎是孩子要学着自己去做,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掌握一些生活技能,还能学到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交际能力,这是我们所看重的。

  • 上一篇:全力提升水环境质量 全市河长制工作推进会召开
  • 下一篇:漳州外来务工也能申请公租房 符合条件均可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