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正能量”联合《兰州晚报》寻找全国30名“正能量志愿者”持续进行中
平凡的志愿 不凡的感动
每日甘肃网4月11日讯 据兰州日报报道(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赵文瑞)“为人民服务!”,有人把这句话作为工作时的座右铭,从此有限的责任变成了无限的责任心,每一个“举手之劳”都可能成为“正能量瞬间”;有人把这句话当做生活中的指南针,从此平凡的人生拥有了不凡的人生观,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志愿者。今年3月初,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联合各地媒体面向全国寻找30名“正能量志愿者”,《兰州晚报》作为甘肃省内唯一合作媒体,征集消息一发出,就吸引了兰州、天水、庆阳等多地志愿者报名。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们一个个打开翻看这些报名表格和事迹简历,也一次次被这些平凡志愿者的不凡经历感动。
红古“渐冻人”组织创建兰州罕见病爱心义工联盟
看到他报名表格里的一寸红底照片时,记者隐约觉得“他和别人不太一样”,看完他的履历简介后,果真“他不寻常”。他叫吕元明,来自红古区海石湾,从小患脊髓性肌萎缩症,这是导致“渐冻人”的其中一种疾病。这种漫长而无法治愈的罕见疾病让他四肢纤细,双手拿不起任何东西,脊椎的严重侧弯致使胸腔和腹部鼓起,所以照片里的他即便只露出了上半身,看起来也很不协调。“我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我要为他们也为自己做点什么!”为了让身边的罕见病患者更有尊严地活着,2015年,吕元明组织创建的兰州罕见病爱心义工联盟引来多方关注。截至目前,该组织已有临时志愿者100余人,登记病友会员32人。每一次公益出发,本来行动不便的吕元明都会亲自前往,每当结束一天的忙碌,解下腰上的支架,他身上都能看到渗出的血印。2018年11月,吕元明登上了中央电视台“向幸福出发”栏目,他和他的团队故事还先后被新华社等媒体报道。
他是一个躺在床上,用嘴打字的残疾人,我们不知道他填完这份报名表格花了多长时间,但其中艰辛可想而知,虽然他在报名表的“工作单位”一栏留下了空白,但他一生为之奉献的事业已清晰可见。
城关小伙而立之年创建“甘肃省无偿捐献器官(遗体)志愿服务队”
33岁,你会自己送上什么生日礼物?他给自己的是——到甘肃省红十字会登记成为当年第28名器官(遗体)捐献志愿者。他叫张森,2013年时父亲重病住院,急需换肾却迟迟等不到合适肾源,让他萌生了器官(遗体)捐献的想法,“我想挽救像爸爸一样身患重病的人,我希望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在张森的带动下,他的母亲、妻子、岳父岳母、姥爷姥姥先后登记成为“无偿捐献遗体(器官)志愿者”。之后,张森和志愿者们创建了“甘肃省无偿捐献器官(遗体)志愿服务队”,义务为市民讲解无偿捐献器官(遗体)的法律法规,在这群志愿者的影响下,甘肃省无偿捐献遗体器官登记志愿者从2015年的28人,增加到2018年的1847人,增长了65倍多,位居全国前列……而这,并不是张森志愿服务的全部,他与同伴们创立的兰州市城关区阳光公益志愿服务中心,长期为残疾青少年和残疾孤寡老人提供志愿服务,他们提出的“天天捐助1元钱,天天付出1小时”号召也得到了志愿者们的热烈响应。
高中女生用志愿服务丰富课余人生
十七八岁的青春里,你会怎样打发时光?方秀文是西北师大附中国际部一名高二学生,高中学业虽重,但她还在努力丰富自己人生、点亮他人生活,环保治沙、助老慰问、藏区支教都成了她的业余生活。在国家下大力气整治民勤生态环境的同时,一批批志愿者也随之响应,方秀文就是其中一员,在民勤的烈日下、沙海中,方秀文和同行志愿者们的小小身影在沙丘上移动,所过之处,一株株梭梭树出现在了治沙防沙的草格中。2018年,自加入西北师大附中的校内慈善社团后,方秀文还和社员们到兰州新区慰问陪伴孤寡老人,到甘南合作那吾乡多合小学支教,给藏区孩子们当起了小小英语老师。
此次“正能量志愿者”征集报名将在本周末结束,经过初选、公示、网络投票、专家投票等环节后,入围全国30名“正能量志愿者”名单的将获得荣誉证书及1万元正能量奖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