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芦苞涌岸边,清风徐来,花香扑鼻,只见两岸的芦苇摇曳生姿,碧绿的河面泛着粼粼波光……让人仿如进入“南宋四大家”杨万里当年途经芦苞赋诗的情景之中:“芦荻叶深蒲叶浅,荔枝花暗楝花明”。
芦苞涌蜿蜒在千年古镇、历史商埠芦苞镇旁,自古以来是货运物流的主要驿道,见证了芦苞乃至三水发展的风风雨雨,被芦苞人称为“母亲河”。随着近年区镇不断加大对芦苞涌治理的投入,开展沿涌环境治理和生态提升,“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文兴”目标逐步实现。整治后的芦苞涌将成为提升城市形象、承载文化内涵的“水上黄金带”。
芦苞镇镇长、芦苞涌镇级河长黎锦标在“绿色家书”中,不仅对这条千年古驿道的古今往事娓娓道来,还分享了他的治河心得。
千年河涌见证城市变迁
“回望月台烟雨外,万峰尽处五羊城。” 800多年前,“南宋四大家”之一杨万里到广东任职,多次因公务乘船从广州沿芦苞涌、北江北上,途经芦苞时诗兴大发,吟诵了著名诗篇《明发青塘芦苞》。
从古到今,芦苞涌是一条有故事、有诗意、有情怀的古河道。它全长34.64公里,西起北江芦苞水闸,东经芦苞、乐平、南海官窑等镇,与西南涌汇流后直达广州。它和芦苞一起经历了千年历史文化的风风雨雨,见证了芦苞从古河道、“小广州”到如今文旅名镇的城市变迁,更见证了三水从“农业三水”到“工业三水”,再到“城市三水”发展历程。
芦苞涌在芦苞辖区内的长度为13.4公里,是连通芦苞的“水上黄金带”。芦苞涌北岸是古建筑和现代建筑的商住区、文旅产业区,包括以胥江祖庙为核心的老街区和以新昌奥特莱斯为核心的新时尚文旅商住区,南岸为高端制造业产业园区。芦苞老街区、时尚文旅区和产业园区就是通过芦苞涌这条“水上黄金带”有机连接起来。
但曾几何时,由于城市排污管网建设滞后,这条千年古驿道也一度被污染所困扰而变得黯然失色。生活污水、农业养殖污水、工业废水直接排入芦苞涌,河面长满水浮莲和漂浮着许多水产养殖箱……未整治前,芦苞涌水质不达标,一直处于劣V类水和V类水之间。
以水为魂是三水的重要城市特质,芦苞涌作为一条有历史沉淀的河涌,作为一条贯穿城市的主干河,应该焕发昔日光彩,重新成为城市、文化和情感的重要载体。
近年来,佛山市、三水区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自从实施广佛跨界河涌综合治理后,我们多管齐下对芦苞涌进行整治提升,2017年,芦苞涌水质从劣V类已经提升到IV类。整治后的芦苞涌将成为镇内一河两岸的“水上黄金带”,再度推动芦苞繁荣发展。
重拳治污再现昔日优美风光
经过大力整治的芦苞涌,已经逐渐恢复昔日光彩:河涌水质清澈,岸线优美,沿岸鲜花盛开、绿草如茵、芦花瑟瑟,亲水栈道上尽是市民休闲、戏水之景。如今的芦苞涌,已经成为我们镇里的重要景观带,市民休闲娱乐好去处。
与中心城区的河涌治理重点难点不同,芦苞涌和其支涌周边村庄集中、农业高度集聚,农业污染是芦苞涌污染最为突出的问题,也是整治难度最大的地方。
我们采取源头截污水的方式,以限养区禽畜养殖场清理为契机,投入1.2亿元全面清理禽畜限养区养殖场。现在禁养区禽畜养殖场已自行清理了781个,基本完成清理工作。对于限养区养殖场,我们遵循“只减不增”的原则,对原有的限养区养殖场,加强教育管理,建立长效监管机制;严格控制限养区新建改建扩建行为,做好取证,坚决拆除。同时,希望市推行的配额养殖制措施能加快推进,进一步加强禽畜养殖管理。
而治理的另一个难点是要阻断农村生活污水源头,这需要加快建设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站逐步解决,但由于芦苞镇农村面积大、村庄多且分散、村民环保意识未达到新形势的要求,因此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站全面覆盖难度大。
芦苞镇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引导村民接受并支持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站的建设;推出“以奖代补”的方式,通过绩效考核激励村干部推动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站建设,着力推动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站建设。去年,芦苞镇推动建设15座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站,今年将再建18座。
河涌整治是系统性、综合性、长期性的工作,虽然芦苞涌的管理权在上级,但我们全力配合上级,建立了长效监管机制加强芦苞涌日常监管,通过无人机巡查,组建专业队伍采取“白+黑”“5+2”突击检查,建设自动监测为主、手动监测为辅的水环境质量监测体系等举措,保障河涌的整治成效,保持水质达到标准。
打造“水上黄金带”点亮城市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作为镇级河长,我在广佛跨界河涌治理上,感到责无旁贷,这既是社会责任,又是作为镇长的担当,更是我热爱的事业。
芦苞涌见证了芦苞千年发展,能够肩负起治理芦苞涌的责任,我感到非常光荣。现在,芦苞涌环境好了,岸边的龙坡公园更是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出去,每天傍晚都有很多市民在这里钓鱼、散步、打太极,得到不少市民的点赞,使我很受鼓舞。
芦苞涌沿岸分布着新昌奥特莱斯、独树岗、温泉等多个旅游项目。随着芦苞涌水环境改善,沿岸景观改造升级以及文旅产业链条的完善成熟,未来我们将以水为魂,用芦苞涌串连起各旅游景点,延伸芦苞涌景观轴线,融入芦苞特色民俗文化、长寿文化、孝善文化,打造一个充满芦苞元素的生态自然与文旅产业相结合的滨水景观带,提升城市空间格局和品质,重塑“小广州”繁荣,让芦苞涌助力“城市三水”实现水更美。
对于我们而言,芦苞涌不仅是城市景观,还是历史文化载体、市民的感情归宿。芦苞因盛长芦荻和苞草而得名。我们在河涌治理中仍保留岸边的芦苇,不仅因为“芦苞”这个名字,更重要的是唤起芦苞市民的情感共鸣。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是芦苞的一分子,自觉担当起责任,自觉去保护芦苞涌的洁净,保护芦苞的环境,共同推动芦苞的经济社会发展。
接下来,我们将加大对芦苞涌的治理力度,继续提升芦苞涌水质,令河涌水质达到并稳定保持在IV类标准,让“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芦苞涌,成为提升芦苞经济社会发展的“水上黄金带”。
■巡河记
“一河两岸”景色美
浪漫花海让芦苞涌颜值更高
在巡河过程中,笔者深深感受到芦苞涌的精致,与芦苞古镇小而美的气质相得益彰。在主打文旅产业的芦苞,没有工业园区与城镇交错难分的复杂城市体,也鲜见风格迥异的大型建筑,更多是一望无垠的绿草坪、连片成规模的青砖岭南建筑群,河涌就在这座小镇里静静地流淌,渲染出浪漫、静谧的气息。
在芦苞涌整治中,美化绿化芦苞涌两岸,推进芦苞涌景观提升工程是一大重点,芦苞前期已投入700多万元进行景观提升工作,该镇一贯精致、浪漫的审美能从中窥见一二。
在芦苞涌的老街区河段,龙坡公园沿着芦苞涌而建,公园内有500多米亲水栈道,栽有黄金风铃木,并充分融入民俗文化、长寿文化、竹编文化和龙舟文化等芦苞历史文化元素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融于一体。由于就在镇中心,龙坡公园一到傍晚,就会迎来老老少少,在这里散步、聊天、乘凉。
在芦苞涌的时尚文旅区河段,岸边是芦苞镇精心栽种的生态花海,这是芦苞涌“一河两岸”风景线的建设项目。花海以大花金鸡菊为主,配搭芦苇、狗尾草,一眼望去,金黄金黄的小花如星星般缀满绿油油的草坪,让芦苞涌两岸乃至芦苞镇的颜值加分不少。在节假日,这片浪漫花海吸引了不少市民在这里摆造型、拍美照,热度可以媲美“网红”摄影点。
芦苞镇河长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还将继续推进芦苞涌(芦苞水闸至芦苞一桥)景观提升工程,同时结合创建广东省森林小镇工作,对两岸堤顶路进行扩宽和绿化美化亮化,通过增加绿植,加强水体涵养,进一步提高景观提升的覆盖面。
除了两岸环境优美,芦苞涌水面也始终保持洁净,岸线整齐,整个河涌景观相当协调。据了解,芦苞涌通过提升北江活水引入量,汛期力争引水流量达到50立方米至100立方米/秒,洪水期引水流量增加至200立方米/秒,从而改善芦苞涌水质。
上述负责人说,今年将开展芦苞涌疏浚工程,加强对涌面漂浮物的清理和堤围两岸的管养工作,保持水质稳定,涌面洁净。同时,将进一步优化生态护岸,让美景助力打造“水上黄金带”,培育旅游新业态。
撰文:梁楚欣
统筹:罗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