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人们口中的“红木”,指的是在2000年制定的《红木》国家标准中规定的五属八类33种木种。不过,从今年7月1日起,这33种木种成为了历史。新修订的《红木》国家标准正式实施,红木木种也从33种变成29种。
《红木》新国标实施已超过半个月,笔者走访发现,木种数目的变更并未对新会红木产业造成明显影响,新会红木产业仍然保持平稳的发展态势。不过,《红木》新国标的实施,也促使部分红木企业寻求变革之路。
红木家具市场的“唯材论”道路将越来越窄,家具的器型、工艺、创新等将逐渐取代材质,成为判断家具名贵与否的标准。
红木定义更加科学严谨
此次《红木》新国标的修改内容共计29处,其中备受业内关注的部分是红木木种由原来的33种改为29种。那么,减少的4种木种是被直接除名了吗?业内人士表示,减少的4种木种并不是直接去除,而是对同种不同名的木种进行合并。
具体而言,紫檀属花梨木类中的鸟足紫檀、越柬紫檀被认定为大果紫檀的异名,未被列入红木木种;黄檀属黑酸枝类中的黑黄檀,被认定是刀状黑黄檀的异名,未被列入红木木种;柿树属乌木类中的蓬塞乌木,被取消。
以上几个木种都是不同时期、不同人对同一木种的不同称呼,《红木》新国标的修订,旨在将这些名称统一,便于以后的交流。因此,《红木》新国标对木种的修订对新会红木产业影响甚微。
“新修订的《红木》国家标准,对红木的定义更加科学严谨。”新会古典家具城的新汇红木检测有限公司一名木材检测人员表示,在以往的检测中,他们发现鸟足紫檀、越柬紫檀与大果紫檀之间不存在区别,因此猜测这三种木种属于同一木种,此次《红木》标准的修订印证了他们的想法。
有业内人士表示,红木木种总数减少是顺应市场的需要,能打击浑水摸鱼的企业混淆木种名称,有利于消费者甄别红木木种。除了合并一些同种异名的木种外,《红木》新国标还将红木分为紫檀木类、花梨木类、香枝木类、黑酸枝木类、红酸枝木类、乌木类、条纹乌木类和鸡翅木类8类,并列出了8类红木的木材构造特征、心材颜色、气味等主要特征,便于鉴定它们的类别。
企业将更重视工艺传承
“新修订的《红木》国家标准,没有增加木种,在这29种木种中,海南黄花梨、小叶紫檀、老挝大红酸枝都列入了濒危木种,其他木种也面临数量减少的现状。”新会古典家具城董事长袁秋耘表示,毫无疑问,红木产业可用的木材会越来越少。
针对红木产业的这一困境,早在去年,新会古典家具城就提出“重工艺,轻材质”的理念,结合新修订的《红木》国家标准来看,这一理念极具前瞻性。
在以往的红木家具市场上,同类不同种的原材料被人为划分出三六九等,《红木》新国标的实施模糊了部分红木界限,可以看出,红木家具市场的“唯材论”道路将越来越窄。此后,家具的器型、工艺、创新等将逐渐取代材质,成为判断家具名贵与否的标准。
在此趋势下,新会不少红木企业开始寻求变革之路。
“未来,我们希望更加重视工匠的培养和工艺的传承。”新会红木商户陈先生表示,木材会枯竭,唯有工艺代代相传,永葆生命力。